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5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31.
通过对王坪井田煤层及地层分布特征、水文地质特征、断层特征及煤层渗透性等研究,结合对断层裂隙宽度、应力集中带、地层倾角等的计算,准确预测了断层及采空积水区防水煤柱的合理宽度,并指出矿界煤柱和隔水煤柱应按取大优先的原则,且这一原则对于石炭纪煤层的煤矿都适用。  相似文献   
532.
分析了乾隆年间三位著名诗人赵翼、袁枚、蒋士铨咏王安石的诗作,认为,在三位诗人咏王安石的诗中,赵诗客观公正,充满理性;袁诗认识主观,拘泥于流俗;蒋诗比较客观,但有偏颇。  相似文献   
533.
在王充作《论衡·龙虚篇》以前,已经有很多关于龙的记载与传说。《论衡·龙虚篇》从批判的角度出发,否定了雷为天取龙说、龙之神性说而立龙之物性说,对龙进行了重新界定。王充《论衡·龙虚篇》对后世志怪、奇幻文学的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主要体现为:龙王居水中、物之长者为精的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以及当代奇幻文学的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534.
顾炎武痛砭王学,提倡经学,对扭转晚明空疏学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王阳明学说流行晚明中国社会近百年,顾炎武虽力矫阳明学之流弊,但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王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5.
王阳明去世前后,孙应奎在王门中的地位并不低,可钱德洪等人在编纂<阳明年谱>时却有意无意地对他作了淡化处理,黄宗羲又不加甄别地以此为据而将他基本上排除在明儒之外.尽管由于<天真精舍志>的失传而使我们很难弄清孙氏与天真精舍发展史的全部内幕,但能够编纂<天真精舍志>并为之撰写前后序言的人,肯定是精舍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孙氏把阳明学说概括为"学以尽性之一言",有其深刻意蕴,经他口说出的阳明"致知格物"之"学问宗旨",亦与阳明本人及其高足的说法有很大区别.孙氏是想以阳明亲口所述及文本为据,去寻找解读师说的正确途径,只是经他解读后的阳明宗旨,被定位在了"见在良知"和"提醒良知"上.他对阳明学说的修正方式与王门修正派虽无异样,然其修正内涵则颇显个性.  相似文献   
536.
"秦观三书"就《望海潮》(梅英疏淡)、《御街行》(银烛生花如红豆)两词的系年给出多种说法。通过细致的考辨,认定这两首词分别作于绍圣元年(1094)、熙宁四年(1071)。  相似文献   
537.
王骥德是晚明著名的戏曲理论家,在戏曲研究中他一直被人们作为吴江派的主将而分析研究,但是从他的《曲律》中可以看到,王骥德不但赞赏汤显祖的词采,批评沈璟的鄙俚,而且在具体的戏曲理论方面也和沈璟有很大的不同.针对这些“反常”现象,抛开汤沈之争的派别局限,将王骥德放在晚明戏曲转型的大背景下分析可得,王骥德在晚明转型期的曲坛具有独特的意义.他不但推动了戏曲韵律的规范化,而且看到了词采的重要性,使得戏曲向更加典雅化的道路推进.这对于提升戏曲的地位,改变戏曲是小道的命运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538.
刘红英 《长春大学学报》2013,(11):1444-1446,1489
上海精神是王安忆小说的主题之一,她在不同的时代寓之以不同的形式。《长恨歌》与《天香》以不同的审美方式回溯了上海文化的精神气象,显示了王安忆创作的纵向承续与转型变异。《长恨歌》中的王琦瑶是上海城市精神中优雅精致文化的象征,《天香》则描摹了几代天香园人对刺绣的精湛追求,成就了艺魂诗心的高贵品质。不论是王琦瑶个体式的娇艳姿态,还是天香园人集体式的群芳潜质,都凝结了王安忆对新旧上海文化的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539.
本文拟从王实味冤案这一个案出发,探讨延安整风运动中政治批判模式的构建——文学批评在人为政治的强行干预下,是如何从正常的文学方法讨论变成对文学家的政治批斗。  相似文献   
540.
在时代的变迁中,王安忆以真诚的写作态度不停地寻找、拓展,随着世态的变更,她的小说也呈现出丰富多变的状态。在初期的青春自叙中,她倾诉的是个人的内心世界,带有明显的诗化特点,既清新优雅,又有几分寂寞的感伤。随着创作中对日常琐碎生活的关注,王安忆的小说在叙述中日渐平实,以准确的细节和近距离描写,使作品紧密细致、真切感人。在这过程中,王安忆对小说叙述技巧的探寻也有了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