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5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戏曲是和人民关系最为密切的文艺形式,元杂剧作为我国极具代表性的戏剧样式,集中而生动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其中,包公戏这一门类主要表现贪官污吏之徇私枉法、权豪势要之目无法纪以及由此而生的小民百姓之苦大仇深。凡此种种都与中国传统法制和古代法律文化相关。《蝴蝶梦》正是一出典型的包公戏,主要反映了权贵和平民、程序和实体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人的清官情结。  相似文献   
112.
致良知说是王阳明晚年心学思想中较为成熟的一种理论,也是王门后学讨论的重要内容。江右王学是阳明心学的重要流派,此派坚持“由功夫以悟本体”的路向,通过渐修求良知,纠正了“见成良知”的泛滥。但江右王门学者在“寂”还是“感”时“致良知”,以及“良知”与“意念”的区别等问题上,却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本文试就江右王学的聂豹和邹守益关于“致良知”理论中的“先天之体”、“未发已发”、“寂感”、“诚”、“明觉”等问题作些比较探讨。  相似文献   
113.
孙立故事在水浒故事中具有重要地位。早在宋代就有了关于孙立的话本,由于文本佚失,其内容已不可考。将《青琐高议·王实传》与《大宋宣和遗事》、《水浒传》中有关孙立的情节进行比对,经过文本甄别、民间传承分析,推理认为,作为一个故事系统,《青琐高议.王实传》中孙立故事与宋话本石头孙立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可视为水浒故事源流的一部分,与《水浒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4.
元代王祯《农书》首次描绘了条播后的压实农具——砘车,但该农具是否为元代创制,农史学界未有定论.现发现山西屯留宋村一纪年为金太宗天会十三年(1135年)的墓葬壁画中已绘有其图像,说明我国至晚在金代初年已经出现砘车.  相似文献   
115.
上博简《武王践阼》篇,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武王践阼》的最早传本。通过释读、字形分析后,就简中几处字形隶定或注释提出了商榷意浮。  相似文献   
116.
《淮南子·天文训》提出“太昭”说,迄今已越两千年,却一直未获破译。甚至还遭到过清代王引之的武断误校,以致在中国哲学史界和中国科学史界留下错误影响。该文通过考证,追溯了“太昭”说的思想渊源;揭示了“太昭”和“虚”的概念内涵;统一了《淮南子·天文训》宇宙起源模式的两种陈述;对王引之的系列错误论点给予全面否定;并认为,“太昭”说是宇宙起源于光气(发光的气)学说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7.
青年壬阳明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复杂而曲折的,经历了"遍求百家"、"出入佛老"、"五溺三变"的思想漫游历程.而青年王阳明的思想漫游所体现的实际上是从其少年时期就一直伴随着王阳明的"成圣"追求的心路历程.正是青年王阳明所经历的这种复杂而曲折的思想漫游,不但构成了其早期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而且对其以后成熟形态的思想格局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对我们解读阳明心学的奥秘也富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8.
王国维和李煜在人生经历、性格特征方面都富有“悲剧性”,这样他就容易理解、认可李煜词。此外,《人间词话》论词讲求“悲剧性”,李煜作品合乎这个标准。从“悲剧性”角度探寻《人间词话》推重李煜词的原因,有助于深入研究王国维的词学观。  相似文献   
119.
王佐是元末明初岭南的重要诗人,前期作风浪漫豪放,积极组织与参与南因诗社活动;出仕后则恭敬谨慎,以成功退隐为士林称羡。其诗歌总体雄浑其重,前期以雄峻丰丽为主,后期则转趋沉郁,气骨减弱。王佐诗歌风格总体风格和阶段性特征,是其个性作风、生活经历和明初政治文化背景变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0.
王襞认为,"心"具有通变神应之功效。心为主宰,人的一切行为皆由心之所发。他认为,真机不容己,良知体用乃心之官也。"心"体"虚明",才能容纳,才能拓展。所以一方面要发挥"心"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强化"心"的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