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综合类   53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我国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体制创新的需要,是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需要,也是中国加入WTO后高等教育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历了一个有序发展的过程,总的来说,成绩是巨大的,表现在多个方面。但同时还有许多方面值得继续深化改革和不断探索研究。要进一步提高对高校后勤改革的认识,进一步完善高校后勤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陈嘉冰 《科技资讯》2014,12(21):202-202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普遍存在着公共必修课的课程定位有待落实,师资力量差强人意,第二课堂建设明显滞后等问题.为此,必须提高重视程度,确保就业指导课程的必修课地位: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加强第二课堂建设.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等学校是否适合开展本科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本文从创新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当代大学教师是否具备创新能力及其培养能力、本科生究竟能否培养出创新能力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以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车辆工程系为例进行论证,认为大学教育适合开展本科创新能力培养教学。  相似文献   
14.
C语言程序设计对高校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课程,不仅对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起引导和铺垫的作用,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综合能力培养同样至关重要。结合国内教育趋势、工程认证要求以及人才培养规划,阐述了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C语言程序设计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简要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化学类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和重要性,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着重提出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同时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经过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学生义务管理员参加图书馆工作的意义,介绍了学生义务管理员的工作内容,探讨了学生义务管理员的培养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邵芊 《科技信息》2011,(7):234-238
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是昆明市林业技工学校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中心工作。本文结合专业教学实践,以一名教师的角度对课程体系现状与不足,改革建议以及综合运用语言传递信息方法、直观感知方法和实际训练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做了比较系统的探讨。由此对中等职业教育定位、社会需求、发展趋势、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实施、课堂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引用相关数据和实例,从宏观到微观,从个别到一般,从理论与实际多个层面,阐释了笔者的体验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谢亮 《科技信息》2010,(17):I0040-I0041
动漫产业作为创意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其健康的发展离不开大量合格的动漫设计人才的培养。本文从高职教育的角度,在分析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高职学生对于校园文化的认同以及分层教育基础上,剖析高职高专动漫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刘安航 《科技信息》2013,(23):204-204,264
本文利用高校馆藏文献资料、专业技术、人力资源等的优势,构建高校信息综合服务平台,面向企业,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实用的信息服务,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使信息真正成为企业的战略资源,推进企业信息化和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模式新探——基于物流专业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工学结合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基于物流专业的分析表明,工学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师生认识模糊、学校实施不力和企业支持不到位等不足。创新工学结合的模式,应以合作各方的互利互惠为基础,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通过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