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综合类   411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用EBV,DNP及PMA分别或协同对人胚鼻咽粘膜裸鼠移植物进行诱癌研究,探讨上述因素在人实验性鼻咽癌发生中的作用。免疫荧光法检查证实,经B95-8上清液体外及体内转染的人胚鼻咽粘膜上皮表达EBNA。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各组均可见各种增生性改变,对照组仅见一般增生性病变。各诱癌组均可见癌前病变,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共出现癌8例(1)EBV组:原位癌1例。 (2)EBV+PMA组:早期浸润癌1例。(3)EBV+DNP组:原位癌及浸润癌各1例。(4)EBV+DNP+PMA组:浸润癌1例。 (5)DNP组:原位癌1例。(6)DNP+PMA组:原位癌及浸润癌各1例。结果提示EBV可能在人鼻咽上皮实验性癌变过程中起病因作用。本研究成功诱发了三例浸润癌,均系DAP与其它因素(PMA、EBV)协同作用,提示人鼻咽癌的发生可能与多种致癌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2.
<正>南京地区国槐(Sophora japonica)溃疡病病原主要是Dothiorella ribis,其次是Fusarium tricinctum。它们终年潜伏在外表健康的绿色树皮组织内,当树皮失水到肿胀度85以下时,即会引起病害。终年都能用失水的方法诱发溃疡病发生。与上述二种病原同时潜伏在国槐健皮组织内的真菌还有六种,它们是健康组织内的寄生菌,但不引起病害。  相似文献   
73.
简述了防血吸虫感染防护服面料的研制过程,包括血防药物、面料规格的确定、药物整理以及染整工艺的选择,药物整理织物耐疲劳模拟试验和药物含量的测定,并通过动物试验以检测其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74.
Using recently developed methods for root research, an investigation initiated concerning effects of doubled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on root surface area and infection of 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l (VAM) fungi in seedlings of maize, wheat and soybean. Results showed that doubled CO2 concentration significantly extended root system surface area and promoted VAM fungal infection intensity and viability. However, interspecific variation existed in these responses. It is suggested that plant community succession would be changed due to altered characteristics of roots among species in the future climate.  相似文献   
75.
报道了自行设计合成的8种具有抗植物病毒、抗菌或具有生长调节活性的化合物,它们均含二硝基三氟甲苯基结构单元.  相似文献   
76.
丛枝菌根真菌的增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目前国内丛枝菌根真菌的主要增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以三叶草作宿主植物,采用单孢和多孢两种接种方法,分别将摩西球囊霉、地表球囊霉、地球囊霉、缩球囊霉和网状球囊霉,在土培、沙培、水培的条件下进行增殖.收获后分别测定它们的侵染株率、侵入点的密度和侵染率.研究结果表明,三叶草是理想的宿主植物,其在液培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侵染能力最高,沙培法法次之,土培法最低,摩西球囊霉和地表球囊霉对三叶草侵染能力较高.  相似文献   
77.
牛蛙迟缓爱德华氏菌变异株K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pH5.8~6.0的普通培养基从厦门同安某牛蛙养殖场患病的牛蛙肝脏分离到细菌K,但在pH7.2~7.4的普通培养基中几乎分离不出.对该菌株进行人工感染、生理生化特性、药物敏感等一系列试验,分离菌株的主要特性为杆状、革兰氏阴性、周生鞭毛,接触酶、硝酸盐还原阳性,在三糖铁琼脂上产H2S,氧化酶、丙二酸盐利用、V.P试验、明胶液化、尿素酶、甲基红阴性,确认该病原菌为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siella tarda)甲基红阴性变异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PVP-I、高锰酸钾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78.
摘要: 目的研究H1N1 流感病毒感染能力及机体免疫应答反应。方法利用0. 1LD50剂量A/PR/8 /34 ( H1N1) 病毒感染C57BL/6 小鼠,利用ELISA 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IL-5、IL-6 水平和CD4 + 效应性T 淋巴细胞比例。结果3dpi 小鼠肺脏病毒复制达到高峰,为107EID50 /g,7dpi 肺脏组织病理学观察呈间质性肺炎、炎性细胞浸润; 5dpi 时IL-6 水平达到峰值,为122pg /mL; 7dpi 时IL-5 达到峰值,为680pg /mL; 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CD4 + CD44 +CD62L - 效应T 细胞比例显著升高。结论结果表明PR8 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脏病毒复制水平高,机体免疫应答强,适合用于进一步的免疫学研究。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本地区支原体在人类泌尿生殖道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MYCOPLASMA IST2)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检测试剂盒,对2 a来955例临床生殖道标本进行培养和鉴定,同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UU及Mh感染率为40.4%.女性感染率50.6%,男性感染率24.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支原体对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氧氟杀星、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9.22%,99.00%,92.00%,81.10%,79.80%,71.24%,70.47%,36.79%,18.65%.结论临床支原体感染已成为泌尿生殖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结合药敏结果,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0.
我国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发现、人的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动物的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诊断要点及防控等方面对我国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