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50篇 |
免费 | 233篇 |
国内免费 | 4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63篇 |
丛书文集 | 47篇 |
教育与普及 | 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7篇 |
现状及发展 | 50篇 |
综合类 | 14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篇 |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86篇 |
2013年 | 68篇 |
2012年 | 123篇 |
2011年 | 112篇 |
2010年 | 102篇 |
2009年 | 124篇 |
2008年 | 134篇 |
2007年 | 128篇 |
2006年 | 115篇 |
2005年 | 127篇 |
2004年 | 98篇 |
2003年 | 85篇 |
2002年 | 55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面向控制的城市快速路网宏观动态交通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城市交通特点,在改进经典的高速道路网宏观交通流模型METANET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控制的城市快速路网宏观动态交通模型。该交通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快速路出口匝道流出能力受限、快速路主线起始点车流以及快速路主线车速控制等现象。对上海高架快速路的实际交通流数据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的动态演化特征,可以作为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62.
63.
64.
线性规划是管理决策领域中常用的基本工具之一,我们开发了一个建立线性规划模型的专家系统原型LPES。该系统用户界面友好,面向实际生产和商业规划领域,采用规则-框架相结合的复合知识表示形式,实现了数值计算与符号处理的有机结合。本文着重介绍了其知识库系统并通过一个例子简要说明了模型综合的思想。 相似文献
65.
用于图像目标识别的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局最优的神经网络(FullDomainOptimumNeuralNetwork)模型用于目标识别。通常所设计的神经网络不能保证全局最优,使得网络不一定收敛到期望样本点上。本文的模型采用了先设计稳定点、再构造吸引域的方法,提高了网络的识别正确率及速度。针对图像识别中矢量维数大的实际,提出了一种不变性方法,使得样本维数下降而分类距离保持不变。同时又证明了网络的收敛性、收敛速度及映射保距等。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网络对噪声或缺损图均能正确识别。 相似文献
66.
高科技成果商业化的过程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一个由初步商业化阶段和持续商业化阶段构成的高科技成果商业化的一般过程模型,将风险投资过程和非风险投资过程整合在一起,揭示风险投资的战略目标和商业竞争优势的真实来源。进一步将该模型与Yiannis E.Spanos和Spyros Lioukas的竞争优势综合概念框架模型相比较,建立起协调一致的对应关系。综合运用两个模型,得出三个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67.
技术创新已成为提升一个国家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创新过程需要一种系统模式思维,系统模式创新正在经历着新思维的革命。国内外有关技术创新系统模式研究的成果可归纳为五种,未来技术创新系统模式必然走向技术与制度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68.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产业集群建模及实证检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几年产业集群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吸引了许多学者加入到产业集群研究中,这些学者涉及许多学科领域,其中包括经济地理学、产业组织学、技术经济学等。新经济社会学的出现,为产业集群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本文尝试从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特别运用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进行产业集群定量化研究,并作以实证检验,旨在为产业集群定量化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9.
电路诊断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目前电路诊断技术研究的现状,综合评述了最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首先论述了诊断理论体系完善的必然性,然后介绍人工智能、模糊数学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电路诊断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基于模型故障诊断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