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5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52篇
系统科学   26篇
丛书文集   192篇
教育与普及   1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28篇
综合类   514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在拓扑向量空间中定义了(u,0V)-广义次似凸集值映射.在相对内部的条件下,利用凸集分离定理,建立了此映射的择一定理.利用此择一定理,获得了带广义等式和不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的弱有效解的最优性条件.  相似文献   
82.
细片层珠光体团的塑性响应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细片层珠光体团是由铁素体片和渗碳体片交替叠合而成的复相材料。在小片层间距和各相材料均为弹塑性的假设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垂直于片层方向上的材料响应特性及层厚的影响,并用非经典塑性理论推导了珠光体团的弹塑性本构方程。对不同加载方向上珠光体团的响应特性和循环蠕变特性进行了分析。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珠光体材料的宏观响应特性、损伤和失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83.
深 V 型高速双体船船型阻力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深V型高速双体船型和圆舭型高速双体船型在相同主尺度下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模型阻力试验结果,深V型高速双体船对阻力的影响是存在的,但这种影响远较单体深V型船要小.深V型高速双体船的阻力不但与长度排水量系数L/1/3有关,还与付汝德数Fr有关,而且横向斜升角亦起重要作用.对高速且长度排水量系数大的高速双体船,如能设计成良好的深V船型,则该种船型的阻力可望较相应的圆舭型双体船有所减小.这一结论与单体船情况采用深V船型具有根本的差别.  相似文献   
84.
研究了第三代高强度高塑性TRIP钢的退火工艺对性能的影响和组织演变规律.热轧后形成的原始马氏体与临界退火时形成的残余奥氏体使TRIP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塑性.结果表明:实验用钢可获得1000MPa以上的抗拉强度和30%以上的断后延伸率,且强塑积30 GPa.%;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钢的力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热轧TRIP钢临界退火温度为630℃,保温时间18 h时,实验用钢能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5.
对ASP生产Ti-IF钢的退火再结晶过程分别进行了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模拟实验,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检测,并结合X射线衍射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从不同的实验角度对再结晶组织和织构的形成及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两者的热历史过程不同,其再结晶组织转变温度及晶粒度有所不同,但是再结晶核心的形成位置及演变方式趋于一致,形核方式趋向于择优形核.  相似文献   
86.
钢轨服役过程中,由循环滚动载荷诱发的棘轮效应是其疲劳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现役的热轧和热处理U75V钢开展单调拉伸、应变和应力控制疲劳实验,揭示热处理工艺对材料基本力学性能、循环特性和棘轮行为的影响,进而讨论棘轮效应与疲劳失效行为之间的交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热处理U75V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较热轧态有显著提升,二者均表现出循环软化特性。在相同载荷水平下热处理U75V钢抗棘轮变形能力和疲劳性能明显优于热轧态,当应力幅与屈服应力之比恒定时,相同平均应力下热轧U75V钢棘轮效应更显著。加载的平均应力和应力幅对U75V钢疲劳寿命的影响存在竞争作用,较强的棘轮行为使两种U75V钢疲劳寿命均降低。  相似文献   
87.
杨南  边立群 《黑河科技》2002,(2):33-33,34
为检验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性能进行了实验设计并进行了试件实验,证明粘钢加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8.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不同焊接工艺条件下铝/钢异种金属薄板对接熔钎焊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TIG电弧热源与氩气冷源模型,将常规焊接和随焊氩气激冷焊接的残余应力与变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随焊氩气激冷技术可使焊接纵向残余应力和变形分别降低32.8%和48.1%。为了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铝/钢异种金属薄板熔钎焊试验,将温度场与应力场的模拟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者吻合较好,表明随焊氩气激冷技术可有效控制铝/钢薄板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  相似文献   
89.
由配副硬度差确定摩擦副最佳配副组合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行火炮某关键件摩擦副所用材料45CrN i钢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该材料在原始态、淬火态、530℃回火态、380℃回火态4种不同热处理状态下互相配副时的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研究了配副硬度差与磨损率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确定了最佳配副组合。结果表明:在盘比销硬时,具有最小磨损率的摩擦副组合为380℃回火盘/原始销,但速度在1.33m/s时的最佳配副为淬火盘/原始销;当销比盘硬度大时,最佳配副组合为原始盘/淬火销。  相似文献   
90.
接触单元分析黏钢加固的界面应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采用ANSYS中面-面接触单元对黏钢加固梁和双向板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的黏钢加固梁的界面应力分布和解析解进行对比以及黏钢加固双向板的弯矩、剪力分布和差分解进行对比,其结果均较吻合;有限元结果表明应力在黏结层变化很大,对沿着黏结剂和混凝土交界面的应力和沿着钢板和黏结剂交界面应力并不相同,在混凝土界面的应力远大于钢板界面的应力,而所有的解析解都假设沿黏结层厚度方向应力均匀分布,因而无法得到黏接层和钢板界面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