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6篇
丛书文集   7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561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介绍了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酯粘合剂的配方、操怍工艺及产品性能。  相似文献   
112.
113.
热分析法研究卤磷阻燃剂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114.
以二苯醚与苯甲酰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激光光敏刺——4-苯氧基二苯甲酮(PBZP)。它能有效地吸收氮分子激光,从而引发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的快速交联聚合反应。用质谱与红外光谱对产物作了鉴定,其性能与常用的紫外光敏剂苯偶姻乙醚(BEE)及二笨甲酮(BZP)进行了比较。文中还分析了合成产物的紫外吸收特性和作用机理,并对聚合反应动力学作了探讨。结果表明,PBZP体系在空气中的聚合反应速率达10~6mol/L·s,量子效率为3.5mol/E,优于BEE与BZP,且比使用连续紫外光源所得反应速率大4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15.
本文研究不同酚醛树脂质炭、不同溶剂溶树脂炭以及沥青—树脂复合炭的结构与性能;探讨了炭结构与抗氧化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树脂炭的抗氧化性主要取决于炭的显微结构。而对于树脂—沥青复合炭而言,具有流动—镶嵌状结构的炭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6.
用热分析方法来研究环氧树脂与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醇胺、六次甲基四胺、邻苯二甲酸酐和顺丁烯二酸酐的固化条件.  相似文献   
117.
采用群子统计理论建立了固化过程的群子三参数理论模型,得到了相应的三个群子特征参数K,r_1,r_2。其中,K值表征固化反应速度的快慢,而r_1,r_2则用于描述固化过程内部的竞争情况以及固化温度和共混比对于这些竞争情况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8.
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化学结构及反应过程的13C-NM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3C-NMR可以很好地解析采用传统工艺(碱-酸-碱工艺)合成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可推测其发生的反应.结构分析表明:在保温反应开始阶段,尿素与甲醛之间的反应主要为加成反应,产物以一羟甲脲和二羟甲脲为主,并有少量三羟甲脲生成;三聚氰胺与甲醛的加成反应产物为一羟甲基三聚氰胺和二羟甲基三聚羟胺;缩聚反应已经发生,一羟甲脲,一羟甲基三聚氰胺,一羟甲脲与一羟甲基三聚氰胺间的缩聚反应已经开始,分子间以醚键和次甲基键连接为主.保温反应结束直到整个反应结束,缩聚反应为主要反应类型,三聚氯胺改性脲醛树脂中存在着3种反应体系:尿素甲醛的反应体系、三聚氰胺甲醛反应体系和三聚氯铵尿素甲醛共缩合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119.
通过溶液的方法实现了环氧丙烯酸酯和蒙脱土的插层,并在紫外光作用下利用光固化反应制备了环氧丙烯酸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衍射对材料样品进行了插层表征,对有机蒙脱土的流变性进行了测试,对样品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冲击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有机化的蒙脱土具有一定的触变性;插层后有机蒙脱土的片层被撑开剥离;少量的有机化蒙脱土的加入可较大提高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0.
采用真空灌注工艺,制备磨碎玻璃纤维(MG)/聚氨酯(PU)/环氧(EP)灌封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U含量的增加,PU/EP共混聚合物的拉伸和冲击强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当PU含量为15%时,共混聚合物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为60.57 MPa,冲击强度为23.56 kJ/m2,与EP相比分别提高32.77%和115%。为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强度,并保持良好韧性,采用添加MG的方法来增强PU/EP。当MG与EP的质量比为1:1时,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79.72 MPa,与PLJ/EP相比提高31.95%,而冲击强度为17.83 kJ/m2,仍保持较高水平;同时,与相同含量的活性硅微粉相比增强PU/EP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18.91%和11.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