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田间试验,检测木霉菌水分散粒剂(1×108 cfu/g)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结果表明,木霉菌剂拌种和灌根的防治效果达到71.59%,增产率为16.8%,均明显高于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对环境安全、选择性高且不易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62.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秸秆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稻草秸秆为原料,经不同方法预处理后用于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以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活力和滤纸酶(FPA)酶活力为指标,比较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后续绿色木酶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联合稀酸预处理秸秆最有利于发酵产纤维素酶,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的预处理条件:基质浓度7%,H2SO4浓度2%,在180W的微波功率下处理稻草5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单位能耗的酶活增加量最高,CMC酶活和FPA酶活分别比未经处理的稻草发酵后所得酶活提高了135.6%和82.7%.  相似文献   
63.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木霉菌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霉是一类常见的生防真菌,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木霉进行准确的分类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形态学特征分类方法受条件所制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已经将其与形态学分类方法相结合用于解决木霉属的分类和系统进化,并在木霉鉴定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综述了包括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通用引物PCR(UP-PC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ITS序列分析等在内的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木霉鉴定与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此外,我们还在研究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分子系统发育标记——木霉植酸酶基因,为木霉的分类鉴定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64.
采用THSM选择性培养基,从西藏、山东和云南等地的土壤中分离获得木霉菌株Z19、CX58-4 和CY358-5。通过形态学特征、ITS rDNA和TEF-1α序列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3个菌株属于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复合种,分别是非洲哈茨木霉(T. afroharzianum)、深褐木霉(T. atrobrunneum)和西蒙斯木霉(T. simmonsii),均为木霉属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65.
从13个省、自治区的滩涂湿地中采集了土壤和水样品共计837份,从中分离出了827株木霉菌株。实验结果表明,土壤样品比水样更容易分离到木霉菌,且土壤样品中的含盐量越低越容易分离到木霉菌。海拔高度也是影响木霉分布的因素,海拔高度在100 ~ 1 200 m之间木霉的分离率最高,这可能与该海拔区间中的植被相对丰富有关。  相似文献   
66.
建立了基因工程菌株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306生物合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静息细胞培养系统。确定静息细胞培养基的成分为:葡萄糖1.0g/L,尿素1.0g/L,K2HPO41.0g/L;静息细胞培养的条件为:选择发酵30h的菌体,10%的接种量,pH5.4,150r/min,28℃静息培养12h。并在该静息细胞培养系统中,研究了糖类、有机酸、氨基酸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里氏木霉306生物合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通过添加三唑酮刺激分生孢子产量、添加苯菌灵刺激营养生长以及添加曲里通X100限制菌落扩展,本文进一步优化了木霉菌的选择性分离与计数培养基。三唑酮能有效地抑制轮枝菌生长。在该培养基上青霉菌和曲霉菌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在测定了多种杀菌剂对木霉菌以及相关的非木霉菌的毒性基础上,研制了更为可靠、有效的木霉菌选择性培养基。该培养基适合于从非木霉菌含量高的样本,也适合于从木霉菌含量低的样本中计数、分离木霉菌。无论样本中木霉菌的群体大还是小,利用该培养基均能进行计数和分离。  相似文献   
68.
木霉菌的几丁质酶与植病生防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木霉菌的几丁质酶是其防治植物真菌性病原菌的主要机制之一,它能降解真菌的细胞壁。木霉菌的几丁质酶具有结构和编码基因多样性。已经纯化的木霉菌几丁质酶有内切和外切几丁质酶,壳二糖酶和N—乙酰—β—D—葡萄糖胺酶。已经克隆的有编码33和42—KDa内切几丁质酶和编码73—KDa的N—乙酰—β—D—葡萄糖胺酶基因。42—KDa内切几丁质酶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已经用于转基因植物的培育;对它的表达和调控也有部分了解。  相似文献   
69.
分批补料合成纤维素酶扩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里氏木霉以纸浆为碳源分批补料制备纤维素酶。里氏木霉在10L发酵罐中以纸浆为碳源间歇式发酵合成纤维素酶,培养基中碳源浓度为15g/L时,滤纸酶活力、纤维二糖酶活力、酶产率和酶得率分别为2.15FPIU/mL、0.20IU/mL、16.3FPIU/(L·h)和143.3FPIU/g;碳源浓度提高到27.5g/L,采用分批补加碳源的方法,滤纸酶活力、纤维二糖酶活力、酶产率和每克纸浆酶得率分别为3.90FPIU/mL、0.35IU/mL、23.2FPIU/(L·h)和141.8FPIU。研究表明,提高培养基中碳源浓度,采用补料分批发酵技术,产酶时酶活力和酶产率随着培养基中碳源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且保持酶得率不变,达到了降低产酶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70.
一株产纤维素酶绿色木霉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绿色木霉,对其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含量0.75%,(NH4)2SO4为氮源,含量0.4%,250mL三角瓶20%装量,5%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为4,28℃,180r/min培养96h,优化后发酵液中Cx酶活达到277.7U/mL发酵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