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表面活性剂和促进剂对重组里氏木霉生物合成t-P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组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是染色体上整合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cDNA的基因工程菌株.对高产t-PA的重组里氏木霉菌株进行了筛选,并研究了乙酸钠和抗坏血酸(Vc)等促进剂及曲拉通(Triton100)、吐温80(Tween80)、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蔗糖酯等表面活性剂对菌株生物合成t-PA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钠能促进t-PA的生物合成,在发酵培养基中,其浓度为0.1%时,酶活可提高36.42%;吐温80对t-PA的合成有促进作用,其浓度为0.1%时,酶活可提高82.04%;抗坏血酸也可促进t-PA的合成,其浓度为0.05%时,酶活可提高124.82%;曲拉通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加入时完全抑制t-PA的合成;蔗糖酯对t-PA的合成有部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2.
张豪  李哲  郑泽慧  王庆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6):15959-15966
真菌所处环境的pH值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对真菌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真菌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进化出了pH响应信号途径,即Pal途径,而PacC是该途径中的关键调节因子。本文针对绿色木霉TvPacC基因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融合PCR结合原生质体转化技术构建了绿色木霉Tv-1511-△TvPacC缺失突变菌株,研究了TvPacC基因在木霉适应碱性环境和木霉菌株产碱性蛋白酶中的功能和应用。结果表明,相比较于野生型,Tv-1511-△TvPacC菌株具有更好的碱性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敲除了TvPacC基因显著增强了木霉菌株产碱性蛋白酶的能力,提高了发酵液中碱性蛋白酶的产量和活性。因此,TvPacC在提高绿色木霉碱性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木霉菌株产碱性蛋白酶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木霉菌制剂对禾谷全蚀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木霉菌是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作用的拮抗体,包括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Ggt),Pythium spp.,Rhizoctonia solani以及Fusarium spp.木霉菌能产生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生长与活力的抗菌物质,是理想的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菌。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可为农民提供低风险而又灵活的病害防治措施,特别是在需要减缓病原菌对化学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情况下。本文综合介绍了在南澳大利亚田间进行的利用康宁木霉菌(T.koningii)防治禾谷类根部病害的结果,并重点介绍澳大利亚在商品化开发方面的工作进展。在病害发生严重的情况下,康宁木霉菌可降低小麦全蚀病和丝核菌根腐病发病程度分别达2,4%和48%。小麦产量增加7%,也能降低大麦丝核菌根腐病发病程度达59%。康宁木霉菌也能够防治由Ceratocystis paradoxa引起的甘蔗凤梨病。  相似文献   
34.
通过添加三唑酮刺激分生孢子产量、添加苯菌灵刺激营养生长以及添加曲里通X-100限制菌落扩展。本文进一步优化了木霉菌的选择性分离与计数培养基。三唑酮能有效地抑制轮枝菌生长。在该培养基上青霉菌和曲霉菌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在测定了多种杀菌剂对木霉菌以及相关的非木霉菌的毒性基础上,研制了更为可靠、有效的木霉菌选择性培养基。该培养基适合于从非木霉菌含量高的样本,也适合于从木霉菌含量低的样本中计数、分离木霉菌。无论样本中木霉菌的群体大还是小,利用该培养基均能进行计数和分离。  相似文献   
35.
为探明木霉发酵产物对植物病害的拮抗机制,用哈茨木霉T2-16菌株发酵产物对豇豆苗期立枯病菌进行了离体抑菌、田间浸种防病试验.结果表明,该发酵产物对病原菌具有抗菌作用,使病菌菌丝原生质浓缩、外渗,菌丝体断裂、消解;经发酵液浸种处理的豇豆幼苗在人工接种立枯病菌后,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均增强,立枯病发病率也低于对照,对该病的防效可达75.66%.  相似文献   
36.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木霉插入转化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ATMT)已广泛地应用于真菌的转化研究,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转化效率高和转化子遗传稳定等特点。木霉作为土传植物病原菌的重要生防真菌,对其生防分子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基因突变和基因替换。ATMT法为木霉(Trichodermaspp.)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在木霉的插入突变、遗传转化以及基因标记和克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根癌农杆菌介导木霉遗传转化的原理、特点、转化方法和应用,并且对有关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7.
绿色木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及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绿色木霉 Trichoderma viride9405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条件及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产酶条件为:秸秆粉与麸皮的比 7:3;玉米秸秆粉培养基含水量250%;花生皮粉培养基含水量150%;pH4.0~4.5;温度30℃;周期72h。在玉米秸秆粉固体培养基上,所产纤维素酶CMC活力为1386u/g,FPA活力为217u/g,棉花糖化力为325u/g。必作用的最适条件为pH4. 5~5. 0,温度 50℃;在 45℃以下, pH3. 5~6. 0之间比较稳定,室温放置半年,酶活保存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38.
康氏木霉固体发酵生产纤维素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康氏木霉(Trichoderma.koningii)降解稻草提供工艺参数,以康氏木霉(T.koningii)N18为菌株,进行了固体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的优化。确定了康氏木霉(T.koningii)的最佳固体发酵培养条件:稻草:麸皮的最佳比例为6:2,最佳氮源为(NH)SO,碳氮比为6:1,含水量为200%,最适产酶pH为6.0,最佳产酶温度为28℃,最佳产酶时间为7d,康氏木霉(T.koningii)所产纤维素酶各组分酶活力分别为: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为321.64U.mL,滤纸分解酶活力为59.58U.mL。4 2 4-1-1  相似文献   
39.
以溶剂萃取法对园艺废弃物进行预处理,利用本实验室自筛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EU2-77产生的纤维素酶对预处理前后的园艺废弃物进行酶解.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的园艺废弃物的酶解产物总还原糖收率为未预处理的22.55倍.绿色木霉EU2-77纤维素酶分别与商业菌株里氏木霉(T.reesei)RUT C30纤维素酶和商业酶进行酶解性能比较,得出该酶酶解总还原糖收率(316.4 mg/g)高于商业菌株里氏木霉RUT C30纤维素酶(232.4 mg/g)和商业酶Celluclast1.5L(239.6 mg/g);而与商业酶Celluclast 1.5L+Novozym188混合液酶解能力(331.6 mg/g)以及Celic Ctec酶解能力(303.2 mg/g)相差不大.绿色木霉EU2-77产生的纤维素酶可望在园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方面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在里氏木霉和黑曲霉液态混合条件下培养纤维素酶,分析两个菌种的接种比和延迟黑曲霉的接种时间对产酶的影响,探讨两个菌种发挥协同作用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黑曲霉延迟接种48 h及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接种质量比1∶1时,所产纤维素酶的滤纸酶活为1.163μmol/(min.mL);β-葡萄糖苷酶活为0.606μmol/(min.mL),β-葡萄糖苷酶活与滤纸酶活比值为0.521,比单一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酶活高,并在后续的酶解效果对比中表现最佳。48 h时的酶解得率为65.61%,高于里氏木霉单一培养时所产纤维素酶的得率53.91%和商品纤维素酶的得率49.64%。说明通过混合发酵,纤维素酶的组分得到了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