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58篇 |
免费 | 247篇 |
国内免费 | 24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93篇 |
丛书文集 | 169篇 |
教育与普及 | 3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7篇 |
现状及发展 | 43篇 |
研究方法 | 1篇 |
综合类 | 5397篇 |
自然研究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50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77篇 |
2016年 | 80篇 |
2015年 | 111篇 |
2014年 | 187篇 |
2013年 | 163篇 |
2012年 | 274篇 |
2011年 | 279篇 |
2010年 | 199篇 |
2009年 | 229篇 |
2008年 | 220篇 |
2007年 | 287篇 |
2006年 | 299篇 |
2005年 | 277篇 |
2004年 | 230篇 |
2003年 | 242篇 |
2002年 | 243篇 |
2001年 | 193篇 |
2000年 | 188篇 |
1999年 | 178篇 |
1998年 | 156篇 |
1997年 | 177篇 |
1996年 | 157篇 |
1995年 | 143篇 |
1994年 | 134篇 |
1993年 | 119篇 |
1992年 | 118篇 |
1991年 | 105篇 |
1990年 | 91篇 |
1989年 | 84篇 |
1988年 | 83篇 |
1987年 | 47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用DSC法研究了两种不同结构热致性液晶共聚酯(PET/60PHB和HTH6)分别对PET冷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共混体系中HTH6含量的增加,PET冷结晶温度逐渐下降,而共混体系中PET/60PHB的加入使PET冷结晶温度突然下降,而后基本不再随PET/60PHB含量的增加而变化.对此两种不同结构的热致性液晶聚合物对PET冷结晶行为的不同影响提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42.
A polycaprolactone-grafted cellulose nanocrystal(PCL-g-CN) was prepared in ionic liquid and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um(FT-IR),X-ray diffraction(XRD),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A peak assigned to the carbonyl group appears at 1 730 cm~(-1) in the FT-IR of PCL-g-CN,which confirms that the grafting reaction is successfully completed.The morphologies of PCL-g-CNs still maintain rod-like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TEM images.XRD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ystal type of the PCL-g-CNs changed from cellulose Ⅰ to cellulose Ⅱ.The reasons for crystal transition of CNs turn out to be combined effects of anion and cation in ionic liquid with CNs. 相似文献
43.
44.
液膜厚度是研究液膜流动特性的重要参数,为了得到液膜流动过程中厚度的变化规律,对竖直平板表面上由重力驱动的水膜流动进行实验测量。自主设计并搭建降液膜流动实验台,利用电容式液膜测厚仪统计分析层流流动,距离入口25cm处的流动液膜厚度随时间的演化状况。实验结果表明:在时间域上,观测点的液膜厚度值不断发生变化。Re=297时,0至70 s内的流动液膜的波动性平稳,厚度平均值接近168.5um 。Re=462与Re=627时,在0至40 s时间段内波动较强烈,40至70 s的液膜流动趋于平稳状态。Re=814时,所测时间段0-70 s,液膜波动较剧烈,波动幅度增大。液膜厚度与雷诺数呈正线性相关关系。当Re=814时,每个时间点的液膜厚度在360um以上,高于其他三种不同雷诺数时的液膜厚度。高雷诺数时液膜的波动状况更加剧烈,减小雷诺数有利于形成光滑的液膜。从侧面体现出流动液膜具有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45.
如何定量评估液氮冷却后煤储层的渗透率演化是液氮冷却增透煤储层技术的关键。为分析液氮注入煤后的变形、破坏和渗透率演化过程,将煤视作弹脆塑材料,其变形过程包括弹性变形、脆性跌落和残余塑性流动3个阶段,结合单元强度退化指数、扩容指数和Mohr-Column准则,建立了考虑围压对煤单元峰后力学行为影响的本构模型。根据煤岩单元变形过程,将煤岩单元渗透率演化分成2个阶段,即弹性压缩煤岩单元渗透率减小阶段及煤岩单元破坏后的渗透率增加阶段。分析了单元弹性变形、剪切破坏和拉破坏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煤岩单元弹性压缩和拉伸引起单元内孔隙空间的变化,进而影响单元渗透率;煤岩单元剪切破坏在单元内形成共轭剪切带,在剪切带内的流体流动服从平行板定律,给出了基于单元体应变的剪切带宽度和渗透率计算公式;煤岩单元拉破坏在单元体内形成"十"字型裂隙,在裂隙内的流动也服从平行板定律,给出了基于单元体应变的裂隙宽度和渗透率计算公式。结合热传导理论建立了液氮冷却煤层的温度-变形-破坏-渗透率演化模型,并在FLAC下利用Fish函数方法予以实现。数值算例研究了液氯注入辽宁王营子矿某煤层气抽放井后煤层的变形、破坏和渗透率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煤受液氮冷却作用后发生体积收缩,越靠近钻孔温度梯度越大,收缩变形越大,温度拉应力越大,越容易破坏,形成拉破坏区。液氮注入冷却10d后的拉破坏区约0.65m宽。2)在拉破坏区,单元内形成了贯通的裂隙,单元体渗透率显著增长,液氮冷却10d的单元渗透率最大增长幅度可达1.97×105倍。3)远离钻孔区域,拉应力也使得煤的渗透率有所增加,增加幅度为1%~14%,远小于破坏区。4)随着冷却时间增加,破坏区域扩大,但增长速率逐渐减缓,这表明在工程实践中冷却时间过长,不一定能取得更好的冷裂效果。5)液氮冷裂的主要影响区域在1.0m左右,但实际工程中钻孔内压力、煤岩体内水的相变等对煤岩的实际变形和破坏也有很大影响,从而使得液氮冷裂的影响区域更大。6)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液氮冷却煤体变形-破坏-渗透率演化过程,从而为评估液氮冷却煤岩增透效果提供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针对涡流工具排液效果的问题,开展了旋流条件下气液两相流动模型的研究。考虑到旋流中角速度的存在,研究中采用气液流动在径向和周向上的动量和角动量平衡的方法,建立了气液流动控制方程,计算了液膜厚度,气液相旋流强度等参数以及压降梯度,并进行涡流工具实验验证模型。涡流工具降低压降损失的机理结果表明,安装涡流工具后流动压降可以降低5%~20%。根据实验及模型,在低速(气相速度小于13 m/s)时,小旋流角和高旋流强度更利于降低压降,而高速(气相速度大于16 m/s)时,高旋流强度会增加额外摩擦阻力。旋流强度的衰减速度会随着液相速度增大而减小,而随气相速度增大而增大。该研究结果可对涡流工具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最佳排液效果。 相似文献
47.
RP-HPLC法同时测定三七安宫胶囊中人参皂苷和三七皂苷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同时测定了三七安宫胶囊中三七皂苷和人参皂苷的含量.实验中,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作为填充剂,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0~30 min,V乙腈∶V磷酸=20∶80;31~80 min,V乙腈∶V磷酸=30∶70)作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表明:三七皂苷R1在0.42~2.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n=5)为96.4%;人参皂苷Rg1在1.59~10.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n=5)为97.7%;人参皂苷Rb1在1.497~9.9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n=5)为98.1%. 相似文献
48.
A new method with only a single chromatographic column to accomplish the separation of intact protein molecules by the combination of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and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 is firstly presented. By selecting twice a suitable stationary phase, mobile phase, buffer exchange condition, and sample injection, some proteins usually required to separate with two-dimensional chromatography can now be accomplished only using the single column in one hour. In addition, the separated proteins can maintain their original three-or four-dimensional molecular structure. It would be expected that this method can also provide a new thought for sample pre-fractionation in proteomic investigation, especially, for the limitation of sample source. 相似文献
49.
着重介绍了冬虫夏草茵的分离、液体发酵培养以及药理研究,为今后虫草茵及其发酵菌丝体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0.
金属切削液污染及绿色切削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永葆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36)
介绍了金属切削热的产生与切削液的应用,阐述了切削液的毒性和污染,提出了“绿色切削液”与“高速干式切削”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