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15篇
系统科学   165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83篇
综合类   1670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为进一步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步伐,为市民提供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控制公共交通服务的运营和管理成本,诞生了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系统;通过分析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系统,对比系统用户与功能的需求,提出了以互联网和无线通信技术为背景的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的总体设计方案,对方案中的网络、数据库、应用子系统及终端子系统进行分析,从而实现了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的统一。实践表明:本工程全面实现了覆盖主城区的基于网页、手机客户端等方式的实体、移动电子站牌系统,基本建成了多方式的公交出行信息服务体系,标志着公共交通信息化发展历程翻开崭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42.
基于高逼真驾驶模拟器雾霾天气下跟驰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雾霾天气下车辆跟驰行为,基于8自由度高逼真驾驶模拟器,设置晴天和雾霾天两个实验场景,采集不同交通状态下跟驰驾驶行为数据,分析车头时距、车头间距、车头延迟时距、加速度、减速度等跟驰行为关键变量.实验结果表明,雾霾天气显著影响了跟驰行为,最大车头间距在自由流、拥挤流和阻塞流跟驰状态下分别增加了8.7%、19.4%和25.6%;自由流跟驰状态下最小车头间距减小了13.0%;阻塞流跟驰状态下最小车头时距减小了47.9%,但延迟时距及其离散性增加了15.5%和28.2%;雾霾天气下后车的加速行为更为谨慎.不同交通状态下的跟驰行为存在显著差异.随着跟驰车速增加,最大、最小车头间距及其离散性显著增加;最大、最小车头时距及其离散性则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延迟时距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3.
通过总结近年来有关水动力作用对河流中泥沙吸附/释放重金属、磷等污染物影响研究成果,分析了水流紊动强度和流速对污染物在河流水沙两相中分配的影响规律。当水流紊动强度较低时,泥沙主要以床沙形式存在,泥沙对污染物的吸附/释放速率和强度较低;随着紊动强度增大,水沙界面切应力随之增大并促使泥沙悬浮,污染物与悬浮泥沙颗粒接触面积增大,使得泥沙对污染物的吸附/释放速率和强度显著增加。流速对污染物在水沙两相间分配的影响较为复杂。泥沙静止时,流速的增大会减小边界层厚度,增大水体溶解氧含量、氧化还原电位等参数,并使污染物在水体里的扩散由分子扩散转变为以紊动扩散为主,增强污染物在水-沙界面的交换通量,对污染物在水沙两相间的分配产生影响;随着流速进一步增大,床沙逐渐起动、悬浮,此时除上述因素外,泥沙运动状态、悬浮颗粒间碰撞强度、悬浮物的絮凝等均会对泥沙吸附/释放污染物产生影响,由于影响因素较多,作用机制复杂,目前关于泥沙运动对污染物在水沙两相间分配的影响所得结论仍存在分歧。相应的机理研究及数学模型的建立均做了较大简化。综观当前的研究成果,水沙运动及其化学生物过程等对污染物在河流水沙两相中的分配作用机理和耗氧有机物、有毒有机物等污染物与泥沙的作用机理是这一领域的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4.
自2013年1月26日织金站办理铁路旅客运输业务以来,织金站旅客运输量逐渐增加,特别是周末和节假日期间客流量的大幅度增加与运能不足、车站设施设备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织金站客运服务系统做了详细的分析,提出织金火车站的运能、客运工作人员及相关客运设施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列车的行车组织及完善设备设施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45.
董文祥  倪怀洲  邓凯  杨震 《科技信息》2011,(17):I0346-I0346
本论文针对济南市黄岗路与济齐路交叉口,通过交通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利用间隙分析模型对无信号Y型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进行了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46.
A theoretic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to membrane transport phenomena.Formulae for calculating the membrane transport resistance and transmembrane mass flux were given,variations in membrane resistance and moisture flux with the membrane sorption constant(C)under various humidity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and the value of C corresponding to the minimum membrane resistance or the maximum moisture flux was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mbrane resistance and moisture flux relate not only to C but also to the relative humidities on both sides of the membrane.As C increases,membrane resistance initially decreases but then increases,i.e.,a minimum occurs,while the moisture flux first decreases and then increases,i.e.,a maximum occurs.The membrane resistance and moisture flux reach their extrema at the same value of C,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relative humidities on both sides of the membrane.To reduce the membrane resistance,the value of C should be chosen based on the humidity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47.
首先对传统的绿灯时间等饱和度概念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分级绿灯时间等饱和度。在此基础上,针对分级绿灯时间等饱和度目标,构造了奖赏函数,建立了定周期和变周期两种模式下的四种离线Q学习配时优化模型。相对于在线Q学习模型,离线Q学习模型更适合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变周期模式的离线Q学习模型可以获得解的结构、最优解的分布,这是传统配时理论不具备的。算例结果表明,定周期模式下最优解是唯一的。变周期模式下最优解是不唯一的,呈带状,奖赏分级模型比奖赏不分级的最优解更加集中。  相似文献   
48.
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具有实时、便捷、低成本、高精度、低误差的智能交通系统(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该系统由道路上架设的摄像头采集实时交通图像为主要研究对象, 在嵌入式Linux 系统下, 采用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CV)对车辆变道的行为信息进行统计计算, 并将完整程序移植到ARM11 微处理器上实现该算法。实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的实时性好、统计结果准确; 系统工作稳定, 数据传输准确, 有效地避免了外界干扰,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冷却肉加工技术多个专项课题的集成研究,开发出优质兔肉和禽肉加工及贮运成套技术,包括原料选择、屠宰、冷却、包装、运输及贮藏、销售控制、产品标准等.  相似文献   
50.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物理气相传输(PVT)法生长碳化硅晶体过程中出现的3种典型生长形态进行了热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晶体生长形态中,热应力最大值都出现在晶体与石墨坩埚盖接触区域;平面型生长形态中温度场及相应的热应变场和等效应力场分布均比较均匀;凸面型和凹面型生长形态的温度场及相应的热应变场和等效应力场分布均变化较大,而且在凸面型的中间区域和凹面型的边缘区域也存在较大的应力值.因此,为提高晶体质量,提出在石墨坩埚盖上沉积或反应生成碳化硅过渡层来减小热应力的改良方法,同时调整碳化硅晶体生长系统,尽量保证碳化硅晶体的平面型生长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