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HOT和BOT研究及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数据包分类的速度,通过trie数据结构,分析了数据包分类问题中两个重要的动态数据包分类算法HOT和BOT,在此基础上针对某些常用的情形,改进了HOT和BOT算法,加快了数据包分类的速度,同时降低了时间和空间复杂度,提高了网络速度.  相似文献   
32.
使用C 编程时,内存分为五个区:堆、栈、自由存储区、全局/静态存储区与常量存储区。用new来分配堆,用delete来释放;它的操作灵活,可用空间大,但容易产生碎片。栈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有专门的入栈出栈指令,具有较高的效率。在编程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堆或者栈,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33.
分析了布液新工艺的优点.用某铀矿低品位铀矿石作模拟矿堆,做小型室内柱浸试验,以检验雾化布液均匀性、矿石浸出情况.浸出结果:采用雾化布液的液计浸出率70.67%,试验数据表明雾化布液均匀性好,某铀矿石浸出性能较好.推荐了雾化布液堆浸该矿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4.
基于料堆试验的沥青混合料离析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特性,首先提出一个利用各矿料组分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异系数组合而成的离析指标,然后通过料堆试验分别对AC型和SMA型沥青混合料的5种不同级配进行试验,既验证了此指标的可靠性,同时也获得了骨料级配、沥青用量以及温度等因素对这2种沥青混合料离析程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MA相对于AC型沥青混合料有较强的抗离析性能;对于同一种混合料,温度的影响作用非常小,而沥青用量的影响则远远大于温度的影响,并与离析指标近似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5.
额尔古纳地区是一个重要的有色、贵金属成矿省;土伦堆是额尔古纳地区中前人地质研究工作程度较低的地区。初步研究土伦堆地区的矿物岩石结构、构造特征及矿化特征进而初探该地区锌多金属矿的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36.
低品位高含泥氧化铜矿的制粒堆浸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堆浸技术处理低含泥量的低品位氧化铜矿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且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但对高含泥量的低品位氧化铜矿,由于其渗透性能差,堆浸工艺尚不成熟.本研究选取含泥量高的低品位氧化铜矿石。分别进行了搅拌浸出试验和制粒柱浸试验,研究了矿石的浸出行为、制粒条件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酸法制粒堆浸效果良好,浸出液峰值浓度较高,浸出率大于90%,酸耗较低,约为6%;矿石浸出后,颗粒保持完好,矿柱渗透性能良好;此类型的矿石采用酸法制粒浸出工艺在技术上可行.  相似文献   
37.
自然沙堆积的静止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自然沙丘的沙子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粒径的沙采用漏斗法进行沙堆积,并录像记录了沙的堆积过程。将录像处理成图片,用计算软件“CorelDraw”处理,从而得到沙堆静止角和崩塌角随时间和沙粒粒径的变化关系。得出结论:(1)沙堆的静止角随时间呈振荡变化。首先,静止角逐步变大到崩塌角,崩塌后堆积角回到静止极角,然后再增大到崩塌角,如此往复。(2)当粒径小于0.30 mm 时,沙堆崩塌角及崩塌角与静止极小角的差值随沙粒粒径的增大而增大;但当粒径大于0.30 mm 时,其差值随沙粒粒径的增大而减小。(3)崩塌角与静止极角差值的平均值为(4.6±0.6)°。(4)混合沙的崩塌角与静止极角的差值为(5.2±0.3)°。  相似文献   
38.
堆浸过程中溶质运移机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堆浸溶质运移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揭示溶质运移规律为目的,首先通过对其运移机制进行探讨,并基于矿堆理想渗流假设给出溶质运移均匀流模型,同时考虑矿堆内可流动溶液和不可流动溶液区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建立溶质迁移流动-不流动模型.采用标记物穿透曲线法,进行溶质运移室内管柱实验,主要研究矿石粒径和喷淋强度对溶质运移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粒径矿样的孔隙直径和孔隙率均比较大,可流动溶液在大孔隙的传导作用而快速流出,因此,溶质初期浓度升高相对较快;而小粒径矿石比表面积大,不可流动溶液比率大,溶质须通过分子扩散运移进入不可流动溶液区,因此,其浓度上升速度较缓;矿堆内不流动溶液是影响溶质运移规律的主要因素,因此,可通过控制矿石颗粒级配和喷淋强度以优化溶质运移过程.  相似文献   
39.
为探究矿石粒径对矿堆内溶液毛细渗流的影响特征,利用所构建的溶液毛细上升实验装置,针对单一粒径矿堆和混合粒径矿堆,分别开展不同矿石粒径下溶液毛细上升实验,得到了溶液毛细上升高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及相应的拟合方程,分析了溶液上升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实验初期矿堆内溶液上升速度较快,随着实验时间的增加,溶液上升速度逐渐减小并最终降为零,且溶液最大上升高度及溶液上升速度均与矿石粒径负相关。矿堆内由毛细作用形成的不可动溶液含量随矿石平均粒径的减小而增大,细颗粒矿石含量过多时在矿堆内将形成大范围的不可动溶液区域,影响矿堆内溶液渗透效果。  相似文献   
40.
在干扰因素甚微的情况下,经过对矸石山附近植物的反射光谱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可利用光谱反射率区分不同污染程度的植物,且光谱反射率与植物所受的污染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