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96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1.
文章较详细地研究了西藏噶大克地区三叠、侏罗、白垩纪地层及其双壳类化石的地理分布和组合特征。  相似文献   
512.
该文详细论述了西藏侏罗纪双壳类化石组合特征、地理分布和共生生物的关系,并划分为喜马拉雅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三江两生物地理区。  相似文献   
513.
本文主要论述西藏日土县以北拉竹龙-双陷大坂地区,新发现比较完整的中、晚泥盆世和早石炭世地层。根据化石和岩性特征,把该区中、上泥盆统划分为中泥盆统的三岔口组、万泉河组,上泥盆统的邦达组、拉竹龙组;下石炭统划分为月牙湖组、双陷大坂组。上述各组除拉竹龙组外,均为新建组名。三岔口组、万泉河组、邦达错组和拉竹龙组的层位,分别与应堂阶、东岗岭阶、余田桥阶和锡矿山阶相当,而月牙湖组和双陷大坂组的层位,则分别与岩关阶和大塘阶相当。  相似文献   
514.
2006-2050年西藏人口发展趋势预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谐社会应以和谐人口为基础,实现西藏人口和谐发展必须要认清西藏目前人口的现状,把握西藏人口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利用中国人口信息中心提供的人口预测软件CPPS对西藏2006-2050年人口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结果表明:(1)西藏人口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2006-2050年将增加150万;(2)育龄妇女人数不断增长,2006-2050年将增加23万,平均每2年增加1万;(3)2006-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将增加65万,劳动力资源质量的高低对西藏未来经济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4)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人口再生产类型由增加型过渡到稳定型进而过渡到减少型;(5)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西藏老年负担系数稳步上升,少儿负担系数缓慢下降,“人口红利”期将持续到2030年左右。  相似文献   
515.
在16—19世纪东西方化的交流过程中,传教士担当了“桥梁”的重要角色,学术界主要关注海上来华的传教士的研究,本人通过对陆路来华的传教士进藏的背景及其过程的分析,考察至今在西藏仍有影响的天主教情况,旨在探讨中西化的接触、交流、碰撞。正由于有传教士们记录的他们在那个时代的独特的西藏见闻,又以自己的化视角开始了中西化的最初碰撞,使西藏了解西方,西方了解西藏。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西方人投身于西藏化的研究中来,在西方掀起了一个至今持续不断的藏学热潮。为人类不同观念的多元化的形成、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16.
历史上,沙皇俄国曾经侵略中国西藏。苏联建立之后,宣布放弃沙皇俄国的侵略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苏联共产党和政府在冷战的大背景下,支持和帮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和平解放西藏。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恶化之后,苏联曾经在平息西藏叛乱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新刊布的史料和当事人的回忆录,有助于今天重新审视西藏问题中的苏联因素。  相似文献   
517.
文章从藏传佛教建筑使用的陶质饰件的分类出发,探讨了这些陶质饰件的起源、特点和发展。指出由原先的陶质饰件装饰的寺院屋顶以及土石结构灵塔过渡到金银灵塔,既是由于民间陶质陶艺绝技,也是藏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审美标准和丰富的想象力发展到顶峰的结果。  相似文献   
518.
河口慧海的入藏活动及其对日本藏学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口慧海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进入西藏拉萨的日本人,同时也是诸多外国入藏中一位颇具世界性影响的人物。本利用不少第一手史料,对河口慧海的两次进藏活动及其对日本藏学方面的贡献等做了比较详细的考察,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日本藏学发展史的了解,同时也有助于了解近代日本与中国西藏之间的关系史。  相似文献   
519.
1904年西藏人民反抗侵略的壮举,是近年以来整个中华民族面对帝国主义侵略、在苦难中觉醒和斗争的光辉篇章。但是这段历史传说虽多,系统的历史记载却较少,抗英斗争的具体过程有许多模糊不清的地方。作在参与撰写《江孜抗英》一书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相关的中外书籍,并在2004年二、三月份,深入当年抗英的地方进行实地调查,查阅了大量的地方献资料。作在本中,尽可能梳理出1904年抗英斗争的具体历程,以使读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520.
1909年,川军钟颖部自康藏,沿昌都进入西藏工布地区。湘人陈渠珍任管带一职,参与大小战事数起。1911年,川军入藏部队发生哗变。陈渠珍率湘中子弟一百十五人东归。历经艰险困苦,仅七人生还。1936年,“湘西王”陈渠珍以笔记体的方式将此次传奇经历进行介绍。与众多关于历史转折时期“宏大叙述”不同,《艽野尘梦》通过历史主角的微观视角,介绍了特定时期的历史参与者间不同的国家/地方观,以及在静态事件背后的动态过程。《艽野尘梦》及任乃强先生校注通过道路行程中主观体验,对于不同区域的风土人情与社会文化进行生动细致介绍。这些都将加深我们对于中国西南民族“历史心性”塑造过程的认识,及其繁扰纷争之外超越性“民族诗学”的最终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