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9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17篇
系统科学   45篇
丛书文集   66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2093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61.
断裂力学中应力强度因子的2种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Fourier积分变换和有限元数值解法求解工程断裂力学中应力强度因子KⅠ的2种解法,而KⅡ可通过两者之间的关系导出,其解值与实际均基本吻合;初步分析和验证了后者解析解的误差关系。这2种方法具有简单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62.
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 ,分析了由脆性材料制成的中心裂纹圆盘试件 ,在复合模式加载条件下裂纹形状尺寸 ,尤其是裂纹宽度和中心小孔半径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结果表明 :槽式和槽孔组合式裂纹圆盘试件 ,其I型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FⅠ均比按理想裂纹推出的解析解大 ,而Ⅱ型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FⅡ 均比解析解小 ;随着加载角度增加 ,FⅠ 的数值解与解析解的差值逐渐变小 ,而FⅡ 的差值逐渐变大 ;同时 ,随着裂纹槽宽度或中心小孔半径的增加 ,应力强度因子数值解与解析解之差逐步增加 .依据数值分析的结果 ,给出了这两类试件相对于理想中心裂纹圆盘试件应力强度因子解析解的修正公式 .  相似文献   
63.
Heated necrosis element of tissues is the basis for treating tumor by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 so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IFU exposure dose and the heated necrosis element of tissu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both HIFU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basic research. Using Pennes and Rayleigh formula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osure dose of an annular focused transducer and the heated necrosis element (I.e. Biological focused region) in a bovine liver in vitro at a depth of 2 cm is simulated in an exposure dose range with radiation sound intensity of 7000~25400 W/cm2 and exposure time of 0~20 s.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ppear to be in quite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ones. It is shown that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theories the heated necrosis element produced by HIFU exposure can be predicted. The deviation of the theory from the experiments under higher exposure dose has also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FS-120型空心粉丝机挤压螺杆的参数选择、载荷公式的建立,计算了挤压螺杆的各种变形。  相似文献   
65.
针对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光源照射可对植形态造成影响,提出LED补光促进中药植物有效药用结构的研究;结合光学与植物学实验的方法,利用复合白光、复合黄光、单色光红光及单色光蓝光4种光谱能量分布的LED光源照射中药植物石楠,控制光照强度在(200±5)μmol m-2s-1,每天日落后延长3 h LED光源照射时间,并测量植物药用结构面积;结果得出白光LED、黄光LED补光能够增大中药石楠药用结构面积;红光LED、蓝光LED可降低中药石楠药用结构发育面积,且红光对植物叶片形态影响程度较大;说明LED光源光谱能量分布能够促进药用植物的有效药用结构面积。  相似文献   
66.
利用实验室规模电渣炉在大气气氛下重熔304不锈钢,考察了不同电流强度(1500、1800、2100A)下电渣锭中夹杂物的特征及全氧含量、硫含量变化,并对钢中硫化物的析出行为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电渣重熔过程可以有效去除钢中的夹杂物,但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大,电渣锭的全氧含量和硫含量增加,夹杂物数密度及尺寸增大,电渣锭的洁净度恶化。当电流强度较低(1500A)时,电渣锭中夹杂物主要是以氧化铝为核心、外表裹有硫化物的双层结构,未发现单个的(Mn,Cr)S夹杂;而1800A和2100A重熔时,电渣锭中不仅有以Al-Si-Ca-Ti-Cr-Mn氧化物为核心、外围包裹着(Mn,Cr)S的双层结构夹杂,而且由于电渣锭中硫含量高和凝固过程中残余液相中溶质的富集,其中还有单个(Mn,Cr)S夹杂物存在。本试验条件下,在1500A下重熔更有利于提高304不锈钢电渣锭的洁净度。  相似文献   
67.
局部扩展拟合(RSF)模型可以有效解决灰度不均匀的图像分割问题,但传统的局部拓展拟合模型只考虑了图像上一点在其局部拓展区域内与零水平集相交的情况,易导致过分割现象.为此,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局部拓展拟合方法,即在RSF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图像上每一点在其扩展邻域内与零水平集不相交的情况,并重新定义了此情况下灰度能量的取值,使该点的内部灰度能量与外部灰度能量严格相等.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解决了由初始化问题导致的过分割现象.  相似文献   
68.
简要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铁矿消费强度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建立了铁矿消费强度的增量分解模型,应用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中数据,分时段对铁矿消费强度进行了增量分解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前,资本形成以低于或基本等于GDP的增速增长,钢铁冶炼及加工业的铁矿消耗系数下降,致使铁矿消费强度降低;2002~2010年间,资本形成增速高于GDP增速,钢铁冶炼及加工业产出效益下降、铁矿消耗系数升高,致使铁矿消费强度大幅上升.因此,钢铁冶炼及加工业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淘汰过剩的低端产能和推动产品结构升级,降低整个经济的铁矿消费强度,达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9.
光电效应的发现和正确解释是物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因此,正确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尤为重要。文章针对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甚至教师对光电效应基本规律存在的误解及造成误解的可能因素进行了分析修正。  相似文献   
70.
通过总结近年来有关水动力作用对河流中泥沙吸附/释放重金属、磷等污染物影响研究成果,分析了水流紊动强度和流速对污染物在河流水沙两相中分配的影响规律。当水流紊动强度较低时,泥沙主要以床沙形式存在,泥沙对污染物的吸附/释放速率和强度较低;随着紊动强度增大,水沙界面切应力随之增大并促使泥沙悬浮,污染物与悬浮泥沙颗粒接触面积增大,使得泥沙对污染物的吸附/释放速率和强度显著增加。流速对污染物在水沙两相间分配的影响较为复杂。泥沙静止时,流速的增大会减小边界层厚度,增大水体溶解氧含量、氧化还原电位等参数,并使污染物在水体里的扩散由分子扩散转变为以紊动扩散为主,增强污染物在水-沙界面的交换通量,对污染物在水沙两相间的分配产生影响;随着流速进一步增大,床沙逐渐起动、悬浮,此时除上述因素外,泥沙运动状态、悬浮颗粒间碰撞强度、悬浮物的絮凝等均会对泥沙吸附/释放污染物产生影响,由于影响因素较多,作用机制复杂,目前关于泥沙运动对污染物在水沙两相间分配的影响所得结论仍存在分歧。相应的机理研究及数学模型的建立均做了较大简化。综观当前的研究成果,水沙运动及其化学生物过程等对污染物在河流水沙两相中的分配作用机理和耗氧有机物、有毒有机物等污染物与泥沙的作用机理是这一领域的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