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1篇
综合类   6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测定硬膜外麻醉阻滞平面的3种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326例下腹部手术病人均取T12~L1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头向置管3.5 cm。注入局麻药后依次用触摸皮肤摩擦阻力改变法、酒精接触皮肤冷感觉消退法、针刺皮肤痛觉消退法来测定阻滞平面上界。其中24例不能表达感觉消退区域者用触摸皮肤摩擦阻力改变法测定。结果对一般患者3种方法均能测出麻醉平面,并且反应出各神经不同的阻滞范围。对24例不能表达感觉消退区域的患者通过用指腹感觉皮肤摩擦阻力变化均能测出交感神经阻滞平面,从而推断出感觉神经阻滞平面。结论临床上3种测定阻滞平面的方法均应掌握,提倡用酒精接触代替针刺,以免给患者造成伤害;用手指触摸皮肤摩擦阻力改变测试平面,对某些患者如痴呆、听觉障碍、语言不通、精神过度紧张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为了保持红花槭园艺品种的优良性状,开展了适合上海地区的砧木筛选和育苗技术研究。通过7种槭树幼苗的移栽试验,筛选出适应性强的种类和适合的栽培方法;通过嫁接试验,筛选出优良的砧穗组合;通过测定叶片变色过程中花青素的浓度差异,对接穗受到砧木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有4种砧木的组合嫁接成活,红花槭嫁接苗成活率最高,三角枫嫁接苗的生长量最大;三角枫嫁接苗花青素的浓度比红花槭嫁接苗和进口大苗高,观赏期延长3~6d。红花槭、三角枫都可以作为两个品种的砧木,三角枫比红花槭砧更适合上海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33.
沙蟒皮肤,消化及雌性尿殖器官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沙蟒(Eryx miliaris)的皮肤、消化和雌性尿殖器官进行了组织学研究。皮肤缺少皮肤腺,消化管的共同组织学特征是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组成。卵巢为长囊状致密器官,位置不对称,右侧前于左侧,卵巢外层为生殖上皮,内为结缔组织,输卵管壁分为粘膜层、肌层和浆膜层。肾为长形,分5~6叶,右侧输尿管较长。  相似文献   
34.
光镜观察,鳄蜥皮肤由深层到表面,依次是生发层、中间层、α角质层、β角质层和角皮层。扫描电镜3500倍观察,皮肤鳞片角皮层具有小刺和小窝的细微结构,小刺长82.4μm,基部直径为9.12μm;2000倍观察另一小刺长14.6μm,基部直径为2.7μm,小窝直径为16μm,小刺和窝在角皮层上是零星分布。  相似文献   
35.
在灭菌条件下,用机械解离法将15—20天的胚胎Wistar大白鼠的海马制成细胞悬浮液,并于4℃,用不连续的ficoll-urografin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不同的层次。大细胞在上层,小细胞在下层,分别加以收集、洗涤与再悬浮。5微升的每种细胞悬浮液分别注入4月龄Wistar雌性大白鼠的右侧海马,而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入左侧作为对照。三周之后,对5只大细胞接受者与5只小细胞接受者作检查,每组各有2只动物见有移植物良好地存活。存活的大细胞主要是海马CA3区的大锥体细胞,此外还有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的大细胞,可能是齿状门CA4区的大多形细胞。存活的小细胞主要是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的小多形细胞与篮状细胞,此外还有形似齿状回的颗粒细胞和海马CA1区的小锥体细胞。根据本实验,只要作一些改进,被分类的移植细胞有可能在成鼠的脑内存活得更多更好。  相似文献   
36.
氮酮是一种新型皮肤渗透促进剂,用2,3-~3H-环己-1-酮经化学合成制备了它的氚标记物——~3H-氮酮。氚的分布为4,5,6位占95%,3,7和12′位占5%,其放射性比度和放化纯度分别为1.5×10~3GBq/mmol和95%。~3H-氮酮在正常小白鼠皮肤表面上涂药后,3h血液中放射性达最高峰,在各组织中分布是肌肉最多,其次为肝脏、肾脏和脾脏。  相似文献   
37.
The granular glands of amphibian skin synthesize and store a large amount of bioactive amines and peptides which are structurally similar to mammalian brain-gut peptides.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peptide- and amine-producing cells in the granular glands, pieces of dorsal skin taken at various stages fromXenopus laevis tadpoles were cultured, and the contents of caerulein and 5-hydroxytryptamine (5-HT) were measured. When pieces of skin from tadpoles at stages 57 to 60 (Nieuwkoop and Faber stages) were cultured in a medium containing 10% fetal calf serum (FCS medium) or one containing FCS treated with charcoal (chFCS medium), the caerulein and 5-HT levels were increased for the six days of the incubation period. The caerulein content was lower in the chFCS medium than in the FCS medium. Addition of thyroxine to the chFCS medium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aerulein content.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erulein-and 5-HT-producing cells of the granular glands can develop in a culture system with FCS- or chFCS-containing media, and suggest that FCS contains substances which are absorbed by charcoal and stimulate development of the amine- and peptideproducing cells of the glands. In a preliminary search for correlation between caerulein and 5-HT synthesis, addition of 5-hydroxytryptophan (5-HTP), a precursor to 5-HT, to the FCS medium increased 5-HT content and, conversely, caused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caerulein content, suggesting that accumulation of caerulein in the granular glands is influenced by the amount of 5-HT synthesis. These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is culture system is a useful model for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eptide- and amine-producing cells.  相似文献   
38.
马来酸酐和聚乙烯的接枝反应及与硅灰石共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甲苯溶剂中以有机过氧化物为引发剂,马来酸酐单体和聚乙烯的接枝共聚反应。用正交设计方案探讨接枝度受单体、溶剂、引发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影响的规律,并用红外光谱证实接枝物的存在。然后将接枝物与硅灰石进行共混,考察接枝度及硅灰石填充量对抗张强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9.
模拟天然皮肤的真、表皮结构,以胶原和壳聚糖为主要原料构建皮肤组织工程双层支架.将固含量0.8%(mass)的胶原-壳聚糖溶液冻干后压膜,经戊二醛交联后再冻干形成双层支架的底层,然后注入固含量0.2%(mass)的胶原-壳聚糖溶液,经冻干、交联、再冻干即得结构较稳定的双层复合海绵支架.在双层支架上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贴壁生长正常.本研究构建的胶原-壳聚糖双层支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40.
以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甲苯、乙酸乙酯为溶剂,BPO为引发剂,在氯丁橡胶(CR)上进行接枝共聚,制备出CR/AA二元接枝共聚物(CR-g-AA)胶粘剂.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和引发剂用量等对接枝率和产物性能的影响,并用TG/DSC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4 h、引发剂用量为CR质量的0.9%~1.2%、CR与AA的质量比为15/100时,单体转化率达到70%、接枝率为56.8%,产物的180°剥离强度达到5.7 kN.m-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