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6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抚仙湖集水域径流过程的观测与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抚仙湖集水域的径流过程包括河道径流、坡面散流和地下径流,各径流间发生水量交换,且同时向湖泊输送污染物。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以整体水文过程思路建立径流及物质输移模型,以完整统一的模型模拟整个集水域的径流过程及污染物入湖路径。模拟方法考虑各径流之间的水量交换,能定量区分各径流量及各径流分别向湖泊输送的物质数量,可望深层次地揭示湖泊集水域的径流系统及物质输移路径。设计了相应的野外观测方案,对各径流及降雨量作同步连续观测。观测数据显示,该集水域降雨强度分布不均匀;河道径流量与降雨相关性强,表现出暴涨暴落的特点,反映了山区河道径流特征;北岸农田区地下水埋深较浅,表层土体松散,接受良好的降雨补给。这些成果为观测方案的进一步细化和模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2.
冰崩涌浪是导致冰湖溃决的一个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本文通过水槽模型试验,研究了在冰崩涌浪作用下,不同颗粒级配、坝高、下游坝坡坡度时冰碛坝的溃决过程,主要结论如下:(1)冰碛坝存在漫顶溃决、坝坡失稳、管涌破坏三种溃决模式;(2)根据冰崩涌浪的对坝体的侵蚀效应,结合溃口的纵向演化过程,将冰碛坝的溃决过程划分为涌浪侵蚀阶段(阶段Ⅰ)、库区小扰动溢流侵蚀阶段(阶段Ⅱ);(3)涌浪过坝后的强水动力条件增加了坝体的侵蚀率,当溃口贯通后,涌浪已基本消散,溃决过程转为为正常的溢流溃决,并且涌浪向坝体提供了高频瞬时荷载,削减了坝体稳定性;(4)从动力学的角度提出了冰碛坝临界溃决条件的判定方法;(5)冰湖溃决洪峰流量与坝高和下游坝坡呈现正相关,与坝体中值粒径(D50)呈现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3.
冰湖溃决事件频繁发生,严重阻碍西藏自治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随着气候变暖,冰川减薄后退,冰川径流量增大,冰湖溃决风险上升。基于西藏自治区东南地区的嘎隆拉冰川径流观测资料,分析了2017—2019年消融期间5—9月冰川径流变化特征,探讨了西藏1931—2020年冰湖溃决事件发生的频次与径流峰值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931—2020年,西藏地区共发生冰湖溃决事件32次,集中在5—9月发生;在旬变化上,极大值频次呈单峰结构,在7月上旬频次最高;冰湖溃决频次与径流峰值流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73,随着径流增大,冰湖溃决发生的频次逐渐增大。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冰川融化引发的冰湖溃决灾害应引起重视,要加强冰川消融径流观测及冰湖水位的监测,进行冰湖溃决洪水预报。  相似文献   
74.
莱北地区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以下简称"明下段")浅水湖盆砂体发育规律的认识程度相对较低,由于渤海海域新近系浅层油气藏中,浅水环境下沉积的砂岩储层占较大比重,因此有效预测该区明下段浅水湖盆砂体的发育规律对后期油气勘探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浅水湖盆砂体单层厚度普遍较薄,侧向迁移快,叠置发育的特征,单种方法难以有效预测及研究区钻井资料较少,限制地震反演应用等问题。在充分利用高分辨地震资料基础上,提出一套适合研究区的研究思路。具体思路如下:首先井震联合建立高频层序等时格架,主要含油层段划分11个五级层序。其次在波形分类地震相砂体预测宏观趋势指导下,结合优选的最小振幅属性,对目的层段内浅水湖盆砂体进行精细刻画。砂体预测结果表明,平面上,明下段储集砂体展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纵向上,三级层序控制明下段主要含油层段储集砂体类型及富集段。该预测结果可为渤海海域新近系浅水湖泊沉积体系的深入认识及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马涛  樊杰 《科技促进发展》2020,16(11):1468-1476
中国的环境问题依然严峻,同时对生态文明建设日益重视,因此有必要对有关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本文运用知识图谱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的文献的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形成了少数核心作者群、核心研究机构和核心发文期刊,研究主题先后聚焦于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治理、流域治理等,而研究前沿主要聚焦于相关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6.
为了研究电阻率测深方法在油页岩地区的适用性及分辨率,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铜川地区开展了电阻率测深
工作。结合钻孔录井和见矿情况,分析了油页岩地段两种勘查方法获得的电阻率断面特征,在电性断面上圈定了油页
岩层的特定部位。油页岩层厚度相对埋深而言属薄层、高阻目标体,其厚度与埋深纵向比小,在获得的电阻率测深断
面上,高阻电性的油页岩层在电阻率测深断面上分辨率不清晰,其层位与电阻率等值线梯度变化带对应较好,从而间
接指示了油页岩层位置。同时,通过岩性与测井参数综合分析,认为测深断面上这种电阻率值随深度的渐变特征,从
电性角度描述了油页岩层由浅湖沉积环境到半深湖环境的变迁过程,提出电阻率测深方法可以达到勘查油页岩层之
目的。  相似文献   
77.
从环境考古角度对古居巢国的蠡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巢国(又称居巢)是殷周时期的重要方国之一.春秋战国时,它是吴、楚两国相互争夺的一个小国,先是归服于楚,后为吴所灭,汉朝后则鲜见典籍.后人在从历史文献考察这一古国的都城时,对它的消失始终有一些难解之谜.近年唐家嘴遗址的发现,重新引发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通过对唐家嘴遗址文化层含碳较高的中间层位14C测年,距今年代2090±130aBP.结合文化层考虑,大约终止在1800年前的这个遗址,似乎可以与历史记载赤乌二年(A.D.239年)发生的"陷巢州"相合.本文以历史文献为根据,以环境考古理论为指导,初步划定古居巢国都城的大体位置及其功能、规模与等级,探讨唐家嘴汉代遗址与古居巢国都城之间的关系,反思人类活动对巢湖环境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POPs在湖泊水生动物中的积累及其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近期开展的有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水生动物中的分布、积累及其危害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评述。研究表明,POPs广泛存在于湖泊动植物系,不断地由被捕食者向捕食者转移,并随着年龄、体长的增长和食物链的延伸在水生动物的高脂肪部位逐渐积累。时至今日,POP污染在湖泊的存在仍然对不生动物的生长发育构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并有可能通过食物链转移给人类并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仍有一定必要性。  相似文献   
79.
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富营养化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富营养化评价方法众多。但各评价方法之间缺乏可比性,不利于湖泊富营养化的有效管理和治理。在对现有湖泊富营养化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基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湖泊畜营养化评价方法。该方法是将水质评价和主要富营养化因子评价相结合的综合的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在巢湖西半湖等合肥市湖、库富营养化评价中应用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对不同湖、库的富营养化状况进行比较,而且可以对同一湖泊富营养化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有利于对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做出客观、合理的判断,进一步探讨湖泊富营养化成因.为治理富营养化提供全面、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0.
东太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的草型湖泊,是太湖的浅水湖湾和主要出水通道,也是上海市、浙江省杭嘉湖城镇供水取水口的主要来水水源和江苏省吴江市的供水水源地,具有防洪、供水、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产养殖等多种功能。近半个世纪以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长期作用下,东太湖水面不断缩小,湖泊形态和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湖泊衰亡进程加快,其行洪、供水、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湖泊良好的服务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回顾东太湖的演变历程,初步探讨了东太湖水面萎缩的现状及对湖泊功能的影响,并针对目前规划采取的治理措施提出了几点看法,供湖泊治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