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17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71.
372.
杨挺  岳文华 《科技信息》2012,(23):162+216-162,216
批评性话语分析(CDA)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依据,是分析公众语篇常用的方法。通过对公众语篇的分析来揭示意识形态和权势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介绍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依据,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从情态、人称代词和修辞三个方面分析了佩琳竞选美国副总统的演讲,从而揭示政治语篇具有操控性和劝说性的特点,以及隐藏在政治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373.
语法隐喻的语篇衔接、连贯功能使它成为语篇构建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以语法隐喻为理论基础对《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1]中的相关语料的统计分析表明:不同的语法隐喻类型在英语作文中所起的效应不同.概念隐喻和语篇隐喻有利于作文质量的提高,而人际语法隐喻的效果则相反,过多运用人际隐喻会降低书面语篇的品质.探讨不同类型的语法隐喻及其与大学英语作文质量的关联度,将会为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参照.  相似文献   
374.
张珍珍 《科技信息》2009,(10):257-258
本文从高三英语学习和复习中常见的易错题现象入手,探究了针对易错题的应试策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75.
浅谈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园园 《科技信息》2010,(21):I0260-I0260,I0420
语言歧义属于语义学研究的范畴。本文旨在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分析引起英语中歧义产生的各种因素,找出歧义产生的各种原因,最后从语用学方面谈歧义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376.
日前兴起的“被字现象”较之语法常态的“被”字句有如下不同:语法上,“被”字后系着的是光杆不及物动词、形容词,还有随后出现的名词,句子在形式上、内容上很难补出施事者;语义上更加凸显遭受意味;语用上,表义新颖且诙谐,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当今社会公民的被动现实和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377.
韩礼德创立了系统功能语法并提出了语言经验、人际和语篇三大纯理功能,成为研究意义产生并理解意义的基础。本文从三种纯理功能视角对《苹果树》一文进行了系统功能语法分析,揭示在特定语境中作者使用特定用词而不是其他用词的原因。  相似文献   
378.
系统功能语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语法教学和学生的交际能力的提高有效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把所学语法知识和文化知识尽快转化为语言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语言交际中。功能语法在教学中着眼点放在了语篇整体的分析上,这是与传统的教学法的最大差别,也是对外语教学对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379.
张怡 《科技信息》2011,(33):377-377
科技语篇中存在着大量的名词化现象。名词化作为英语语义和语法之间关系的转化方式,是科技语篇文体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本文着重科技语篇名词化的起源和意义,使英语学习者认识到理解并使用好名词化是科技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80.
古汉语中"见V"结构中的"见"无论是在受事主语句系统中.还是在施事主语句系统中,都没有完全虚化成为语法标记,被动意义的产生是由句子内施受成分的隐现决定的.施事主语句系统中"见"是动词中的一个小类,表施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