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小鼠胃肠道5-羟色胺免疫反应阳性肥大细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和甲苯胺蓝(TB)染色技术,对小鼠胃肠道5-羟色胺免疫反应阳性细胞(5-HT+细胞)、肥大细胞(MC)和5-羟色胺免疫反应阳性肥大细胞(5-HT+M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鼠胃肠中5-HT+细胞多分布于黏膜上皮细胞之间、腺泡上皮细胞之间和固有层内;MC多分布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结缔组织之中;小鼠胃和小肠中分别有49%和47%的MC与免疫组化染色的邻片中5-HT+细胞在位置上相对应,该部分MC为5-HT+MC;小鼠胃和小肠中分别有24%和20%的5-HT+细胞为MC.本文从形态学的角度证明了小鼠胃肠道MC可分泌5-HT,MC是消化道5-HT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大理州2006年-2007年肺结核病人追踪未到位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2006年-2007年大理州结核病防治机构对肺结核患者追踪未到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肺结核患者追踪未到位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用SPSS12.0软件对2006年-2007年大理州肺结核患者追踪未到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2007年大理州肺结核患者追踪率为86.41%,追踪未到位率41.95%。追踪未到位原因依次为:拒绝治疗、地址不详、住院治疗、查无此人等9种,其中拒绝治疗占52.54%。追踪未到位患者中,年龄≥51岁占45.85%;≤30岁和≥51岁分别与31~40、41~50年龄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理州2006年-2007年肺结核患者追踪未到位率低于同期云南省追踪未到位率。拒绝治疗为未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追踪未到位患者中,以年龄≥51岁和≤30岁为主。  相似文献   
13.
从"CR法案"看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制定并提出,经欧盟批准的“CR法案”将对我国的打火机企业及相关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以“CR法案”为代表的所谓的技术标准实际上构成国际贸易中新的贸易保护形式——技术壁垒。技术壁垒已成为当前国际自由贸易的主要障碍,具有多样性、隐蔽性、渗透性、连锁性等特征。我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应该针对技术壁垒的不同情况,做出客观、有效、多维的应对。  相似文献   
14.
导出了信号截获因子与信号参数的关系 ,认为大的时间 带宽积是低截获概率信号的必要条件。讨论了直接序列 (DS)扩频信号作为低截获概率 (LPI)雷达信号的不足 ,然后提出了一种对于雷达具有适当的时间带宽积、对于辐射计具有较大时间带宽积的信号 ,并分析和验证了该信号的LPI性能。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SD 大鼠胚胎- 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皮下给予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进行其剂量相关性的比较研究,建立阳性模型,积累实验室背景数据。方法取健康受孕SD 大鼠100 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 Veh:7. 5 mg·kg - 1 氯化钠注射液) 、环磷酰胺低( L: 7 mg·kg - 1 ) 、中( M: 10 mg·kg - 1 ) 、高( H: 15 mg·kg - 1 ) 剂量组,每孕鼠组不少于20 只,按程序皮下注射给药,观察临床表现,统计各剂量组孕鼠的体质量、摄食量、窝质量、黄体数、着床数、活胎数、死胎数和吸收胎数等指标,以及胎鼠的性别、体质量、身长、外观畸形、内脏畸形和骨骼畸形等指标。结果环磷酰胺低、中、高各剂量组对大鼠胚胎- 胎仔发育均有毒性作用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皮下给予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对大鼠胚胎- 胎仔发育毒性均产生影响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三种给药剂量均可建立胚胎- 胎仔发育毒性试验阳性模型。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测定自主建立的p53 + / - 基因敲除小鼠( B6-Trp53tm1 /NIFDC) 在N-甲基-N-亚硝基脲( N-Methyl-Nnitrosourea,MNU) 给药后体质量、脏器质量、血液学及血生化指标,为临床前药物安全评价致癌性实验短期体内替代试验候选遗传修饰动物模型提供背景性数据。方法共设计4 个组: 阴性对照组( 野生型小鼠) 给予生理盐水、溶媒对照组( B6-Trp53tm1 /NIFDC 小鼠) 给予枸橼酸缓冲液、MNU 组1 ( B6-Trp53tm1 /NIFDC 小鼠) 给予75 mg /kg MNU、MNU 组2( 野生型小鼠) 给予75 mg /kg MNU,阴性对照组和MNU 组2 每组野生型小鼠各20 只,雌雄各半,溶媒对照组和MNU 组1 每组B6-Trp53tm1 /NIFDC 小鼠各20 只,雌雄各半,测定其体质量、主要脏器质量、相对脏器质量、血液学及血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NU 组1、MNU 组2 动物体质量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溶媒对照 组相比都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P < 0. 05) 。MNU 组1、MNU 组2 动物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胸腺和颌下腺的绝对质量与阴性对照组、溶媒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P < 0. 05) 。MNU 组1 和MNU 组2 动物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胸腺和颌下腺的相对质量与阴性对照组、溶媒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P < 0. 05) 。MNU 组1 和MNU 组2 动物均发现NEU、LYM%、LUC%、RBC、HGB、HCT、MCV、MCHC、RDW、HDW、CHCM、CHDW、PDW、MPV 及PLT 等15 个指标与阴性对照组和溶媒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P < 0. 05) 。另外,MNU 组1 和MNU 组2 均发现TP、ALB、CREA、UREA、TCHO、TG、CA 等7 个指标与阴性对照组和溶媒对照组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P < 0. 05) ,MNU 组2 的AST 与阴性对照组和溶媒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 P < 0. 05) ,但MNU 组1 和MNU 组2 组间没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本文测定并分析了自主建立的p53 + / - 基因敲除小鼠( B6-Trp53tm1 /NIFDC) 和野生型小鼠分别给予MNU 及枸橼酸缓冲液后的体质量、脏器质量、血液学及血生化指标,该模型有望将来用于临床前药物安全评价致癌性实验短期体内替代试验。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测定自主建立的p53+ /- 基因敲除小鼠的脏器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比较周龄、性别对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4 周龄和8 周龄的p53+ /- 基因敲除小鼠各20 只,雌雄各半,测定其主要脏器质量及血液生理指标。结果不同周龄和性别的p53+ /- 基因敲除小鼠部分脏器质量和血生理生化有差异性。4 周龄和8 周龄小鼠在体质量等这21 项指标上都有差异显著性( P < 0. 01) ,且在左肾上腺等8 项指标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 05) 。4 周龄的雌、雄小鼠在RDW、总胆固醇( CHO) 这2 项指标上差异存在显著性( P < 0. 01) ,仅肺这1 项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其余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异; 而8 周龄雌雄小鼠在体质量等16 项指标上雌雄间都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1) ,在HCT 等9 项指标上存在差异( P < 0. 05) 。结论本文测定并比较了不同周龄及性别的p53+ /- 基因敲除小鼠的脏器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为该模型的合理利用及商业化供应提供了背景数据。  相似文献   
18.
近邻传播(Affinity Propagation,AP)聚类是基于数据点间消息传递的算法,主要通过数据间的相似度实现聚类.与传统的聚类方法相比,AP聚类无需事先给定聚类数目就可实现聚类,因此具有快速高效的优点,然而在处理高维复杂数据集时存在随着聚类效率提升而准确度不高的问题.为改善AP聚类算法的效率和精度,提出基于类内和类间距离的粗粒度并行AP聚类算法——IOCAP.首先引入粒度思想将初始数据集划分成多个子集;其次对各子集结合类内和类间距离进行相似度矩阵的改进计算,最后基于MapReduce模型实现改进后的并行AP聚类.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IOCAP算法在大数据集上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在保持AP聚类效果的同时有效地提升算法精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四(1,4-二硫杂环己烯)四氨卟啉铜(Ⅱ)试制成厚膜电阻气敏元件,研究了元件的气敏特性.结果表明元件对一定浓度的氨气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选择性.其灵敏度受工作温度、工作电压及元件制作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中度高原地区血清尿酸(UA)和胆红素(TB)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将我院120例诊断为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在我院体检的正常人群120例为对照组.对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检测血清尿酸浓度和胆红素浓度.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尿酸水平显著升高(p<0 01);胆红素浓度显著降低(P<0 01).显示血清尿酸和胆红素与冠心病具有相关性.结论血清尿酸和胆红素对冠心病诊断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