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0篇
系统科学   32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39篇
综合类   98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本文研究了用共沉淀技术制备的PZT四种菱方相组分的均匀单相多晶体的介电特性和热释电特性。实验发现。菱方—菱方相变点的极化强度的异常变化是材料组成的函数。从组成PZT90/10和PZT94/6多晶体样品上可观察到介电系数、极化强度和热释电系数随温度发生的异常变化。但对于菱方组分PZT60/40和70/30却只能观察到热释电性质的异常变化。该二组分多晶体的相转变温度范围十分宽。文中引进铁电唯象理论描述了F_(R(LT))—F_(R(HT))相变行为。  相似文献   
82.
静水压下加筋圆锥壳振动特性样条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用样条方法分析了静水压下用纵筋和环肋加强的圆锥壳体的振动特性。利用D’Alembert原理建立结构系统的能量变分泛函,由Hamilton变分原理导出运动系统的频率方程。文中导出了样条函数步长矩阵。探讨了水压对加筋圆锥壳振动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加筋对振动特性的影响,得到了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4种复合氧化物(PbO-Bi2O。-B2O3,MnO-Bi2O3,Na2O-SiO2和LiNbO3)为扩散剂对半导化的SrTiO3基陶瓷显微结构、压敏和介电特性的影响.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晶界势垒模型.  相似文献   
84.
辽东湾盆地南部下第三系构造岩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东湾盆地由辽西凹陷、辽西低凸起、辽中凹陷、辽东凸起、辽东凹陷五个次级构造单元组成。其下第三系地层包括东上段、东下段、沙一、沙二、沙三与沙四段,发育有九种沉积相、三大沉积体系,根据沉积与构造的配置关系,该区构造岩相带可以划分为五种构造岩相带,如低凸起滨浅湖滩坝型构造岩相带,陡岸半深湖近学水下扇构造岩相带等.构造对沉积的控制规律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不同构造带发育不同的沉积体系,同生断层两侧发育不同的沉积相类型,构造运动的强弱控制沉积体系的发育与分布,不同的构造演化史控制着沉积充填史。受构造岩相双重控制,辽中凹陷的洼中断隆带与坡上断隆带为该区进一步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主组成及少量外加物对Y_xBa_(1-x)CuO_3系超导陶瓷导电性与超导电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配料组成Y∶Ba≈1∶2时最容易制取稳定的、零电阻为88K以上的高临界温度T_c的超导材料;采用Bi、Pb、Na、Co等对阳离子进行部分替位更换,仍能获得超导特性,但对T_c值没有改进;少量外加物对YBa_2Cu_3O_(7-δ)系超导陶瓷的T_c值有明显的影响,微量钴离子的掺入可使T_c提高到110K,但掺入量较多时反使T_c降低.  相似文献   
86.
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熔铸技术将碳化铬的高温熔体铺展在平面样品的钢表面上,从而形成厚度为几毫米的熔覆层。为克服碳化铬与底材的润湿问题,采用与Fe有良好互溶性的Cr作为润湿功能层。在此基础上,使Cr-C合金层中的碳作阶梯改变,从而获得了梯度熔覆层结构,采用氮气加压(100MPa)和预热工艺(300℃)等措施,控制反应燃烧温度,改善熔体流动性,增大熔渣分离速度,有利于提高熔覆层表面平滑程度。以950℃盐水循环激冷实验评价熔覆层与底材结合强度。结果表明,循环次数大于40次时仍未出现剥落迹象。研究认为,良好的结合强度来源于界面间强烈的治金作用以及梯度成分分布。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Ti-C-Ni系添加剂对(TiO2-Al-C)-(Ti-C-Ni)复合体系化学反应热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位质量热效应△H与Ti-C-Ni系在复合体系中所占质量比k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线性关系,其斜率仅由Ni在Ti-C-Ni系中所占质量比γ决定,而截距为一常数,等于TiO2-Al-C单位质量热效应。当γ<γ0=45.79%时,Ti-C-Ni可提高其绝热燃烧温度。当γ=0.1时,复合体系绝热燃烧温度基本上随添加量k增加而呈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88.
在10K~300K温度范围内研究了Ba2TiSi2O8和Sr2TiSi2O8极性玻璃陶瓷的个电和热释电性.Ba2TiSi2O8玻璃瓷的室温热释电系数达到-7.0×10-6C/m2、K,具有良好的低温热释电性.含SrTiO8结晶的Sr2TiSi2O8极性玻璃陶瓷的室温热释电系数仅为-1.8×10-7C/m2·K,而且其绝对值在100K以下较快地变小,并在40K以下出现正值,它可能是由于SrTiO8结晶发生结构相交的结果.  相似文献   
89.
测定了无压和热压烧结两种β’-Sialon陶瓷的抗热震性能,计算了两者的抗热震参数,发现热压烧结β’-Sialon的抗热震断裂能力优于元压烧结β’-Sialon,而抗热震损伤能力却劣于后者。SEM分析和理论推导认为,除了力学性能的影响之外,显微结构中微裂纹数量及尺寸直接影响了材料的抗热震性。无压烧结β'-Sialon显微结构中微裂纹数量及尺寸均大于热压烧结β'-Sialon,这有利于无压烧结材料抗热震损伤能力的提高,但不利于其抗热震断裂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0.
结合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行政中心综合办公楼的设计,探讨了连体结构选型、结构计算及经济分析等问题。研究表明,连体结构的地震扭转效应特别明显,连接体桁架的布置方式及楼板刚度对整体结构的计算结果十分敏感,设计时应用多种软件计算并比较分析,选择合适的连体结构形式。另外本文还重点论证了连接体钢结构方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