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典型草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轻、中、重三种放牧强度对草地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和相互作用, 旨在为克氏针茅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及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降低(P<0.01); 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均显著降低(P<0.05),而对脱氢酶和磷酸酶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密切相关, 放牧干扰条件下土壤中有效磷与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粒脲酶活性呈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2.
我国温带南部草原植物蒸腾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宁夏盐池典型草原地区长芒草草原和人工草地的蒸腾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人工草地苜蓿的蒸腾强度比天然草地的大部分植物种都低得多。整个生长季中,苜蓿蒸腾强度变幅很大,表现出水分利用的灵活性。群落的不稳定性也反映在蒸腾过程之中,天然草地的蒸腾过程要稳定很多。苜蓿较低的蒸腾强度使其有可能更经济地利用水分,这在蒸腾强度和蒸腾耗水的关系中得到了证实。对提高草地的第一性生产力提供了科学根据,天然草地虽然蒸腾过程比较固定,但对提高第一性生产力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   
13.
14.
分析了内蒙古高原小针茅草原植物群落地上净生产量、生长季节地上平均生产量的生期变化与降水量和气温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小针茅草原地区最近10年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的波动呈随机性。小针茅草原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力与4-8月降水量有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而与年平均气温、≥5℃的年积温没有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氮沉降和极端干旱事件日益加剧,研究氮素添加对草原植被的影响,有助于理解未来草原生态系统对氮沉降和全球变化的响应.在2014年夏季内蒙古草原干旱事件发生期,通过内蒙古草原氮素添加试验,探讨了不同施氮水平(未施氮0g·m~(-2)、低施氮量4g·m~(-2)、中施氮量8g·m~(-2)和高施氮量16g·m~(-2))对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样地中克氏针茅受到了干旱胁迫,施氮提高了克氏针茅的气孔调节能力和光能转化效率.一定范围的施氮量(4、8g·m~(-2))有利于提高克氏针茅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等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参数,但过高的施氮水平并不能提高克氏针茅的荧光特性,甚至会产生抑制作用.低中氮(4、8g·m~(-2))和高氮(16g·m~(-2))条件下植物对干旱的适应机制存在差异,低中氮处理提高了克氏针茅的羧化酶活性和光化学中心光能转化效率,高氮提高了克氏针茅的气孔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6.
放牧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研究放牧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在内蒙古荒漠草原上开展了不同绵羊载畜率放牧试验.试验采取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不同载畜率处理,3次重复.4个处理分别是对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相应的载畜率分别是0,0.15,0.30和0.45只羊/(公顷·月).放牧时间为每年6月-11月.从2004年到2006年的放牧期间,每月测定一次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土壤紧实度和机械组成每年秋季测定一次.通过对测定数据的分析表明,土壤表层(0-10cm)的含水量从对照到轻度放牧显著(p<0.05)增加,然后随着载畜率的增大明显(p<0.05)降低.土壤容重在不同载畜率条件下没有明显变化(p>0.05),但土壤紧实度随载畜率的增加显著(p<0.05)增大.中度和重度放牧显著降低了土壤黏粒的含量(p<0.05).重度放牧加快了草地土壤水分的损失,进而增加了土壤的紧实度,使草地土壤发生退化.载畜率和土壤水分是影响荒漠草原可持续管理的关键因子,轻度载畜率是实现草地的可持续发展的最适宜载畜率.  相似文献   
17.
在围封状态下,对内蒙古典型草原主要群落类型——大针茅草原蛴螬群落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蛴螬群落的最小积累采样面积约为2m^2。草原蛴螬的几个主要种群在其季节性密度高峰期,空间分布方式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聚集分布.从种群密度最高时的空间分布看,东方绢金龟、弓斑常丽金龟和黑皱鳃金龟聚集程度较高,马铃薯鳃金龟聚集程度较低.几种优势种问大多表现为正关联,而常见种和稀有种之间大都表现为负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