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C语言函数调用时的参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语言中各种类型的参数在函数调用时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2.
本文提出一种测量金属一半导体接触电阻率的方法——三点法.样品制备简单,无需台面绝缘,用硅进行实验验证,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相符.实验表明接触电阻与接触半径在双对数座标中是一条斜率为“-2”的直线.  相似文献   
73.
74.
本文介绍了BET普遍方程、广义的t-法和标准等温线,以及其间的关系。用吸附法测量了典型粉末的比表面S_(BET)和S_t及平均粒径d_(BET),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测量了其平均粒径d_(TEM),并求出d_(BET)/d_(TEM)比值。根据d_(BET)/d_(TEM)值分辨粉末形态是多孔体或无孔体,通过t-曲线对此核实并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75.
不同胶孢炭疽菌菌株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6个省的38种植物上收集并鉴定43个胶孢炭疽菌(Colletorichum gloeosporiaides)菌株,比较和分析了它们的培养特征和生长适应性等性状。43个菌株的培养性状和不同培养条件(温度和pH)的生长适应性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43个菌株的分生孢子的长宽及43个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生长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菌株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水平。聚类分析把43个菌株分为距离相差不大的多个类群;各菌株的分.化与菌株的寄主种类和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菌昧的形态学特征不适合对林木胶孢炭疽菌进行种以下的类群划分。  相似文献   
76.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单相可控整流电路。该电路在特殊触发电路的作用下,其输出端可产生全波可控整流电压和全控桥式整流电压。与全波可控整流电路和全控桥式整流电路比较,该电路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和整流效率,可应用到整流.调速、调光、充电和家电等电源电路中,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77.
通过计算非费米液体重费米子体系的TR唯象模型中的集体激发对比 热的贡献,发现集体激发对比热的贡献与温度的4/3次幂成正比.这说明不能从 集体激发对比热的贡献来解释在实验上观察到的电子比热系数为温度的对数函数的非费来液体行为.  相似文献   
78.
对参加2011年黑龙江省少年田径锦标赛的标枪运动员的各项素身体形态指标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跟踪调查和测试,并对测量获得的资料和有效数据进行剖析,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了标枪运动员各项身体形态指标与专项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专项成绩与身体形态指标的回归方程.为进一步推动黑龙江省青少年标枪项目竞技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及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79.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Doctrine of Specific Nerve Energies for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Part I analyzed Johannes Peter Müller’s canonical formulation of the Doctrine, arguing that it follows from empirical results combined with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s. Here, I argue that these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s remain valid in psychology today, consequently, any naturalistic philosophy of perception must accept the Doctrine’s skeptical conclusion, that the qualities of our perceptual experience are not determined by, and thus do not reveal the nature of, their causes in the world. Nevertheless,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we must be global skeptics; rather, I argue that contemporary epistemology of perception should embrace Müller’s own response to the Doctrine: epistemic structural realism. As articulated by Müller’s student, Helmholtz, structural realism follows from the Doctrine once we recognize that active exploration constitutes part of the mechanism that determines perceptual experience, a view congenial to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embodied perception in cognitive science. Structural realists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should likewise heed the lessons of the Doctrine, as it played a critical part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ir view, and may still serve a constructive role as exemplar today.  相似文献   
80.
应用Jordan-Wigner变换和格林函数方法讨论了在外磁场中带有阻挫的两链自旋梯子模型的自旋波、子晶格磁矩、内能及比热,获得了比热与温度、外磁场的关系。结果显示:自旋波与波矢七成余弦关系,与外磁场成线性关系;当温度,趋近于0.5K和0.42K时,比热有明显的跃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