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08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广为传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文化。这些都是今天开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笔者在分析佛教与旅游关系的基础上,归纳、概括了我国主要的佛教旅游资源,并对开发佛教旅游资源的原则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62.
五代金陵宗教的发展,呈现出日益繁盛的趋势:杨吴时金陵道、释二教不断恢复和发展,南唐时道、释二教则走向全面繁盛.但道、佛二教的发展又各有其特点:道教由兴盛而逐渐衰落,佛教则由相对弱势地位而逐渐取代道教成为宗教的主导力量.这一变化的趋势又与南唐内外政局的变化和统治者的提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63.
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变革。藏传佛教文化必须面向时代,做出历史性变革与发展,走理性化、世俗化、个性化道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服务于当代个人和社会,才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64.
东晋玄言诗风盛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佛教对当时文人浸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佛教的影响,孙绰、许询等玄言诗人一方面继承了郭璞五言诗创作以玄理入诗的作法,另一方面又扬弃了其中与玄理相伴的神仙家言,使得郭璞诗中尚有的“坎 咏怀”的内涵与“飘飘而凌云”的审美感受消失殆尽,导致《诗》、《骚》体尽、“淡乎寡味”的玄言诗创作成为一时风尚。  相似文献   
265.
随着城市化进程向我国边境地区的推进,地处东盟前沿的云南省德宏、西双版纳等地也由原来的政治军事前沿一跃而为对外开放的门户。然而当人们享受着物质文化带来的欢愉时,作为其民族符号标志的佛教文化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使傣族佛教文化获得合法性与认同感,并致力将其中的优秀成分转化成具有意义的文化价值,找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266.
池田大作的人学思想博大精深,佛教思想对他的人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广的影响。池田大作的人学思想是以他的佛法思想为依托产生的。他的关于人的平等的思想来自佛教,对人生生死的看法,也受到佛教的影响。他结合新时代的一些新问题,对佛教思想进行了新的阐扬,其佛教思想影响下的人学观具有"新宗教"的特色。  相似文献   
267.
解构主义是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旨在破除传统概念、观点等。用这一方法分析中国古典长篇小说《西游记》,可以看出其中贯穿着较明显的解构痕迹。吴承恩以游戏笔法对神佛进行解构,消除了其身上的种种光环,体现出一种诙谐的智慧与幽默。同时,吴承恩的生平经历对这种思想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8.
六祖慧能到韶州要做的最重要的大事,就是弘扬禅法。韶州刺史韦璩率领僚属进山邀请慧能到城内大梵寺开缘说法,使慧能的弘法事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并共同演绎了南禅宗的经典《六祖坛经》。韦璩对慧能极其仰慕尊崇,从安排讲经、记录,到设斋会款待,又立碑传颂,都显示了他和慧能的密切关系,及其在《坛经》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9.
《王阳明年谱》记载:(弘治十五年)先生渐悟仙、释二氏之非,这是王阳明思想转变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这一记载有两处需要纠正:其一,王阳明是渐悟仙学之非,而非渐悟仙、释二氏之非;其二,王阳明渐悟仙学之非的时间是弘治十八年,而非弘治十五年。  相似文献   
270.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于2010年第四季度,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冷战之后唯一的超级大国,综合实力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正在崛起中的新兴大国与传统大国之间的利益需求的不重合决定了新老强国之间的冲突对抗关系,这种情形在国际关系史上反复上演.然而,对比中美关系与历史上的新老强国间关系不难发现,中国并非是作为新兴霸权挑战美国治下的国际关系体系的面目出现;相反,中国正是得益于现有的规则而获得了经济的成功,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是现有国际秩序的受益者、合作者、和维护者,从而对中美关系产生了缓和-合作大于摩擦-冲突的合理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