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164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3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对机器人的工作空间进行了不同于传统的基于计算机软件的研究,利用控制工程理论中的系统方块图对机器人运动支链的运动转换传递效果在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传递函数的综合,并结合电子技术中有关数字逻辑电路的知识在前述知识的基础上予以分类,可以顺利地从工作空间中分离出灵巧工作空间点集合与奇异工作空间点集合。  相似文献   
112.
Multi-Threat Real-Time Separating Syste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describes a multi-threat real-time separating system for broadband anti-radiation missile seeker.It presents a method, with a dual-port memory as comparer, to perform PF and PW hardware real-time separation and to determine the time-of-arrival (TOA) by use of sequential difference histogram (SDIF).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practice, which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相似文献   
113.
为解决无线传感网采集算法普遍存在的节点故障率高、链路抖动严重及抗噪性能较低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冲击成型自适应机制的无线传感网大数据采集算法。首先,根据无线传感网节点信号具有的分区及偏移特性设计了信道冲击成型方法,并基于编码率-信噪比-信号发射强度增益等参量构建能量密度与信道衰落匹配过滤方式,提高信号发射过程中能量密度;随后,通过传输信号与信道噪声具有的正交特性建立自适应抽样机制,根据垂直信号与噪声信号互相干涉中产生的正交效应进行匹配滤波,并针对节点采取了载波过滤的方式进行遍历过滤,降低了网络信号拥塞现象的发生。仿真实验表明:与当前常见的拉普拉斯抗噪传输算法(Laplasse Anti-Noise Transmission Algorithm,ANT-L机制)以及傅氏信号解析抗噪传输算法(Fourier Noise Analysis Algorithm for Noise Immunity,NI-FNA机制)相比,本文算法具有更高的数据吞吐性能,有效地降低了网络链路抖动现象,取得更低的传输误码率。  相似文献   
114.
衡量星载空间目标可见光探测系统的探测能力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信噪比。探测系统的信噪比与探测器噪声特性、空间目标光度特性、天空背景特性、目标距离等因素有关。从信噪比的角度出发,根据光度学和辐射度学的基本原理以及CMOS图像探测器的噪声特性,建立了CMOS可见光探测系统的信噪比数学模型,然后根据Johnson法则,得出系统探测距离与系统探测信噪比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MATLAB在可见光500~600 nm谱段对数学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用绘图显示了系统探测能力与系统信噪比、积分时间之间的关系,并在给定参数和条件下算出系统的极限探测距离。推导出的数学模型和计算结果可以为星载空间目标可见光探测系统探测能力的分析和估计提供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5.
针对雷达、导航、军用通信等装备系统中对高速I/Q数据的测试需求,结合中频数字化接收机的数据传输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程控数字I/Q信号发生器,集I/Q数据播放和数据生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采用人机交互式界面对输出信号类型、信号频率、采样点数进行配置,解决了传统模拟信号源中波形切换不灵活的问题。结合PCI-E串行总线传输技术、基于双口RAM的数据缓存技术及LVDS数据传输技术实现高速数据通信。经实际测试,该多功能信号发生器不仅能产生最高100 MHz采样率、400 MB数据率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和随机波等I/Q信号,还能高速率回放雷达接收机采集到的I/Q数据,为某航天数据探测装备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6.
1. INTaODUCTIOMIn order to express the properties of the signal time-varying spectrum, we need to developa class of approaches to analyze signal in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simultaneously. Since1980's, the time-frequency analysis (TFA) methods, such as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 Gabor expansion, wavelet transform and Wigner--Ville distribution (WVD), havebeen widely studied and implemellted, which provides powerful tools to analyze and processvarious signals in TF plane. T…  相似文献   
117.
实验室语音/数字电压表具有数码显示和语音输出双重功能。每当测量值发生变化时,该表能自动完成数码显示和语音报数。  相似文献   
118.
一种基于可重构技术的实时图像处理机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实时信号处理系统时 ,必须根据任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处理机结构。在满足性能指标的同时 ,还要考虑体积、功耗、可维护性等因素。简要叙述了常用的信号处理系统类型与处理机结构 ;介绍了正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的DSP ASIC处理机结构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时信号处理的线性流水阵列结构 ;举例说明了该结构处理机的具体实现 ;最后分析说明了此结构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9.
A novel cryptosystem based on subband decomposition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SDICA) is proposed in this work, where no assumption of independence for the ciphers and the plaintexts is required. In the proposed cryptosystem, the encryption is asynchronous, i.e. the plaintexts are mixed mutually firstly and then mixed with the ciphers. In addition, the decryption is asynchronous, such that the decryption accuracy of the plaintexts can be enhanced. Some speci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original mixing matrix is used for solving the indeterminacy of the permutation and scale of columns of the recovered mixing matrix in SDICA, instead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intexts. Simulation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security and availability of our cryptosystem.  相似文献   
120.
介绍了一种温度监控装置,并结合其在等离子体喷射CVD金刚石膜沉积设备中的使用情况,论述了该温度监控装置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监控的驱动电路,并对该电路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沉积结果中选取了两种典型的金刚石膜晶粒形貌做了比较,经过多次沉积实验证明,本温度监控装置的引入大大降低了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明显改善了金刚石膜的质量和完整性,提高了产品的出材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