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5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模拟塔里木油田腐蚀环境考察了有机盐完井液密度、温度、pH值对P110、VM140和HP13Cr三种油管材质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完井液密度的增加,管材的腐蚀速率逐渐降低;温度越高腐蚀越严重,随温度逐渐升高,试片由均匀腐蚀变为坑点较多的局部腐蚀;pH值增加,腐蚀速率逐渐下降,这与完井液适宜在偏碱性环境中使用相一致;相同条件下,腐蚀速率大小为P110>VM140>HP-13Cr;P110和VM140在低密度完井液中存在严重的局部腐蚀,相同条件下VM140抗局部腐蚀的能力强于P110,但二者的差异不大,HP-13Cr基本无局部腐蚀。当完井液密度低于1.15g/cm3或温度超过80℃时,P110和VM140腐蚀严重,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  相似文献   
72.
利用重力热管的高效传热特性,将其应用在井筒流体加热过程中,分析了重力热管加热效果的外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重力热管在不消耗额外能量的条件下,利用深部流体能量提高井筒上部流体的温度,能起到均衡井筒温度场的作用,进而改善井筒温度分布剖面。室内实验表明:工质类型、工质充液率、真空度对重力热管的传热效果有很大影响。矿场试验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将原油温度加热到原油凝点以上,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原油流动性,井底抽油杆载荷,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重力热管加热过程受井底温度、热管下入深度、油井产液量以及原油物性等因素的影响,随着井底温度、热管下入深度、油井产液量的增加,重力热管的传热效果变好。  相似文献   
73.
中原油田采油一厂九区42#站产出水矿化度高,文侧215-5井产出水中SO42-和HCO3- 含量分别为1734mg/L与2343mg/L;文215-10井产出水中Ca2+含量为12600mg/L;文215-2和文215-4井产出水离子成份复杂。预测结果和配伍性实验表明,此井站产出水混配有无机垢产生,由X衍射分析该沉淀大部分为硫酸钙水合物,这是因为混合体系中Ca2+  相似文献   
74.
针对埕岛油田范围大、井多、目的层多、取芯井多的实际,采用判别分析法建立了沉积微相定量识别模式,研究表明,结合该油田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由取芯井推及非取芯井的难易程度,选出本区表征沉积微相的5个特征参数(砂厚、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和粒度中值),建立了曲流河的4种优势微相判别函数,对取芯井样品回代验证表明正判率为86.7%,在此基础上定量识别310口井12个主力层的沉积微相,判别分析方法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5.
乌尔禾油田中三叠统克拉玛依上组为扇三角洲沉积相,具有物源近、成熟度低、储层纵横向展布不清、物性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对该区储层进行了等时地层划分与对比、微构造和沉积微相分析、储层参数精细解释、储层物性时空展布特征描述等系列研究,建立了基于超短周期的等时地层格架和基于单砂体的层面微构造模型,弄清了单砂层范围内沉积微相的纵横向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刻划了有效储渗体和物性非均质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复杂扇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表征的方法与技术,为该类油藏合理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6.
从岩石学特点、成岩作用、孔隙类型、结构特征以及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对陆9井区侏罗系头屯河组储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工区储层非均质性明显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极好储层和好储层比例极少,仅在部分地区零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头屯河组储层岩性剖面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总体上表现出下粗上细的正韵律。南北方向储集砂体的连通性较东西方向好,砂体连通型式以复合型为主。  相似文献   
77.
临南油田产出水矿化度高且呈弱酸性,导致处理后的注入水腐蚀性强、结垢严重,注入水严重不达标。研究了注入水水质改性的工艺原理以及注入水改性pH值与腐蚀性、污泥量和结垢的关系,确定了临南油田注水改性优化的pH值为8.20。临南注入水改性后,腐蚀电流密度不及原注入水的1/3,污泥量也仅为优化前污泥量的1/5,结垢量也大大降低。现场应用表明,水质主要指标达标;管网井筒结垢、腐蚀减轻;注水井增注效果变好;注水井启动压力下降、吸水指数提高,对油田开发步入良性循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8.
低温集输管道沉积速率及热洗周期的确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室内环道模拟试验装置,开展了高含水原油低温混输试验。利用差压方法研究了不同流型时的管壁沉积物沉积速率,并借助于室内试验与油田矿场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以流动介质的极限流通管径为基准,建立了相应集输管路热洗周期的确定方法。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对于高含水期低温集输管路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有益于指导新形势下油田地面工程生产能耗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9.
姬塬油田长4+5砂岩储层微裂缝与水驱油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4 5砂岩储层微裂缝与水驱油特征进行综合研究。方法在研究区评价井、探井、生产井动态资料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的方法分析裂缝与水驱油特征。结果姬塬油田长4 5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岩屑平均含量17.1%;几乎在所有的岩石碎屑集合体中均发育有微裂缝,微裂缝的发育受控于3种因素:三角洲古坡度、成岩过程中的差异压实作用和构造运动。结论长4 5储层基质孔隙主要通过岩屑中的微裂缝相互连通,两者之间构成良好的网络连通系统;储层中微裂缝对储集空间的贡献作用不大,微裂缝能够降低注水压力,对于连通基质孔隙、提高储层的渗流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针对尕斯油田N21油藏南区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从层间、层内及平面非均质性3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层间非均质性相对较弱,层间隔层分布较为稳定,各油组砂层发育情况差别不大.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并且与沉积微相密切相关.单砂层垂向上渗透率的变化以正韵律和复合韵律模式为主,局部发育反韵律模式.按照非均质性的强弱,沉积微相依次为: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分流间湾、远砂坝.统计了平面上不同微相砂体的几何形状,并且采用流动单元法综合评价储层的平面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