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8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陈寿祺是清嘉道年间的代表学者,学通汉、宋,世称“通儒”,因其早年学历、交游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其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辑佚方面尤为突出。考证陈寿祺生平经历的五个发展阶段、学风衍变的基本过程,并且简略地考释了《尚书大传》、《五经异义》、《三家诗遗说考》等其在辑佚方面的代表性著作。  相似文献   
62.
“虚室“、“自然“属老庄哲学范畴。在陶渊明看来,人要虚空堵塞在心室中的世俗东西,才能回归到自然而然的状态中。“狗吠鸡鸣“是一种和平富庶社会的象征符号。陶渊明在诗里描述田园的一派和平安宁,既是他理想的栖息之地,也是表达了他的社会理想。而理想社会的建立与人性的回归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做到人性的回归,就应“虚室“而达到“自然“的境界。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史记》言外之意的造成方式作了整体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64.
黎欢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11):68-72
食指(郭路生)的诗歌在革时期以手抄本的形式秘密流传。他的诗作以其个人情怀的渲染对个性缺失的学模式进行了“变格”,显示着人性与艺术的觉醒和探索。同时,食指在创作立场、心态上的矛盾也展示了一体化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精神矛盾。  相似文献   
65.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以承认人的智力差异为前提的。天才与教育、智慧与知识以及天才的教育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中居于核心的地位。陶行知的天才教育观是科学主义哲学思潮与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结合的结晶。这说明陶行知在当时的体用之争中兼容了传统与西方,但以服务于当时社会现实为目标,体现了时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66.
本文针对历代对苏氏诗歌创新特点的指责,从题材、立意、构思、用事等方面全面考察了苏诗创新的优长。并且对唐宋诗之争作出了初步的合乎历史观的检讨,认为:宋代是唐代后最有成就的诗歌朝代,宋诗的成就在于没有学唐诗,后代所有学唐诗的唐诗派比起宋诗的成就相去甚远,所以苏轼不是使古代诗歌倒退的祸首,而是创造唐诗后又一座高峰——宋诗的功臣。  相似文献   
67.
选择性心理是人们面对纷繁复杂信息时普遍的心理现象。在文学研究中,这种现象大量存在,使人看到学术他律的因素有时是很惊人的。本文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论述选择性心理对陶渊明研究的影响,以期窥斑见豹。  相似文献   
68.
《史记·律书》律数匡正:—兼论先秦管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记·律书》有“黄钟长八寸七分一,宫”的一组律数,至迟从唐代起,人们就把它看作一组弦律数据,并以为原数据甚误而不可解,从而校正勘误。本文经过严格推算后指出:1.该组律数不是弦律。而是管律;2.该组律数的原数据基本上没有错,尤其是“黄钟长八寸七分一”是完全正确的黄钟管长,由于历代校勘家不辨弦律与管律之别,书“七”字改为“十”字,从而认为《律书》中这段文字“误七句、衍二字”,历代的校改本质上是错误的;3.在历代传抄翻刻《史记》的过程中,律数原数据中有三律的律位与数值被窜乱。在更正被窜乱了的这三律之后,作者对原数据小作校正,并补正了原数据中遗漏和误植的二律数值,恢复了《史记》所载的先秦管律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69.
《数书九章》与农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农学史的角度,探讨宋秦九韶《数书九章》中天时、田域等章及其有关问题与农业的关系,指出它们在农学思想及土地利用上的意义和价值,并论及历法与农业的关系,文中还对第九章市物类“菽粟互易”一题中题到的“油麻”一物进行了考证,指出油麻即芝麻。  相似文献   
70.
分析了陶晶孙小说《木犀》与郭沫若小说《叶罗提之墓》在性意识描写方面的特点。认为陶晶孙小说《木犀》的性意识描写,在通常认为的日本的“物哀”、优美等文化传统和西方现代情绪及技巧之外,还隐约可见中国文化传统的道德、伦理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小说整体美学风貌上的优雅、清美的韵致,在很大程度上关涉到作家对“修饰性”的文学之美的追求和作家自身“感受性发达”而“意志力薄弱”的个性心理的特殊性。郭沫若的《叶罗提之墓》是他的小说中最精致、最灵巧的篇什,郭沫若颇为引起争议的性意识内容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远肉欲而亲优美的倾向。比起《木犀》,这篇小说也更多地体现了郭沫若从“功用性”出发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改造利用,同时也体现了他刻意探讨文学作品中人物心理的隐秘与真实的诗人气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