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0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运用数理统计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60个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从总体空间分布类型与区域内空间分布类型两方面对空间分布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4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为凝聚型,在空间上趋于聚集分布;区域内呈集中分布特征,空间上表现为不均衡.  相似文献   
42.
李晓力  郝连才  龙蓉 《科技信息》2012,(35):I0096-I0096,I0132
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人才资源情况值得进行深入研究。该文依据山东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山东省高技术产业人才资源的总量、人才密度、人才行业分布、学历结构等进行研究,分析山东省高技术产业人才资源的现状和特点。  相似文献   
43.
以山东佛教造像题记为切入点,结合出土造像的形象特征,并参照周边地区乃至中国北方佛教造像题材的发展演变情况,对北魏时期山东佛教造像题材进行了探索.用类型学的方法,研究山东地区北魏佛教造像变化的轨迹,讨论其造型风格来源、流变,结合当时当地佛教传播、社会背景和地域文化特点,寻找造像背后的诸多信息.  相似文献   
44.
45.
测量了山东汉族成人778例(男428例,女350例)与安徽汉族成人693例(男352例,女341例)的13项身体遗传学指标(头长、头宽、额最小宽、面宽、形态面高、鼻宽、鼻高、口裂宽、眼内角间宽、身高、坐高、肩宽、骨盆宽),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山东、安徽汉族与我国19个族群亲缘关系的研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和安徽汉族与我国蒙古族、回族、赫哲族较为接近.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和安徽汉族具有身体高度大、头部长度大、面部宽的特点.这一结果表明这两个省份汉族族群的体质特征与我国北方族群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46.
根据野外剖面观察和室内薄片鉴定,鲁西隆起区岩石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包括白云岩、石灰岩及其过渡类型,其次为蒸发岩和膏溶角砾岩。研究区经历了多期次、多类型的成岩作用。储层储集空间主要包括晶间孔、粒间和粒内溶孔、残余粒内孔和粒间孔、铸模孔、溶洞和裂缝。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分析,将该区成岩环境划分为海水成岩环境、表生成岩环境和埋藏成岩环境。其中:表生成岩环境中发育的溶蚀作用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海水成岩环境和中埋藏成岩环境中发育的白云石化作用对储层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埋藏成岩环境中发育的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7.
山东省各地市经济基础不同,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与效率也有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会阻碍山东省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以山东省17地市的物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科学的物流效率指标评价体系,结合2012年山东省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应用DEA和SE-DEA模型对各地市物流效率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8.
Dendroclimatological techniques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Pinus(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growth and climatic variability in the Mt.Yishan reg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over the past253 years. Using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wetness index(WI)was reconstructed for the Mt. Yishan area for the period1755–2007 AD based on tree-ring widths; predictor variables accounted for 40 % of the variance. The reconstructed timeseries displayed an increasing trend after the late 1960 s. Both the estimated and the observed WI for May–August were better correlated with precipitation than temperature during the period 1958–2007 AD, indicating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to the WI was larger than temperature in the study area. The reconstructed WI was compared with the dryness/wetness index of China and land areas that were affected by droughts and floods using the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for Shandong Province. In addition, the WI time-series corresponded well with the peanut yield in Shandong Province at high frequency, which may be reasonable in the context of agriculture in Shandong. The 3-, 5- to 6- and 9- to10-year periodicities detected in the time-series suggested that the reconstructed WI in the Mt. Yishan area may be related to large-scale climate variations.  相似文献   
49.
山东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13项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以(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实现山东经济快速增长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0.
鲁西地区断裂构造类型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西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并且以新泰—泗水一带为中心呈放射状和同心环状展布,组成了同心环状—放射状断裂构造体系。这些断裂均表现为张扭性断裂,但也曾发生过压扭性活动。断裂的垂直断距为几十米至几千米不等,在研究区中部断裂断距较大,而在边部较小。这些断裂是在中新生代形成并进一步发展的。同心环状—放射状断裂构造体系是鲁西地块呈穹隆拱升形成的,而且在拱升的过程中还发生了逆时针和顺时针旋转。鲁西地块的拱升与旋扭皆与郯庐断裂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