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197篇
丛书文集   88篇
教育与普及   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98篇
现状及发展   124篇
综合类   199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20世纪初以降,自从教育制度西化之后,在开启科学思维理性之窗时,却关闭了自己“象思维”的悟性之窗,致使中国学人陷入失去主体话语境地。后来几代学人,由于只有单一科学思维理性,以至于不能真正进入和领会中国传统经典。中西思维方式不同,源于语言不同。“象思维”作为前语言前逻辑的思维,是最具本原性和原刨性的思维。在“轴心时期”,西方在“象思维”基础上产生出理性的逻辑的概念思维,并逐渐构成西方文化主流的思维方式。而中国的“象思维”则经过儒、道、佛三家而推向高级形态,构成中国文化主流的思维方式。崇尚不同最高思想观念(非实体与实体)的中西思维方式,各有不同的功能和价值,但都非万能。两种思维方式相互不能取代,而只有经过会通,才能推进各自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 (TSI) is an approach to intervening in problem situations which has much to offer where complex interacting issues need to be addressed by the complementary use of intervention methodologies. That such an approach has much in common with Action Research (AR) has been recognized, with much recent effort being devot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 and Critical Systems Thinking (CST), the theoretical endeavor underpinning TSI. This paper further develops this line of debate and relates AR or Human Inquiry (HI) more directly to TSI, using an information systems intervention to enhance the study. The outcome is a demonstration of how TSI implicitly uses techniques informed from the field of Action Research, and how a more thorough synthesis of HI with TSI might serve to improve the overall interven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3.
思想方法的更新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对这种标志的认识,在哲学史和文化史研究中通常不被人们所重视。人类思想史上最鲜明、最有意义的科学思维模式,主要表现为本文论及的五种类型,这些思维模式的互补与进步,是东西方文明相互推进的内在标志;对它们的研究和探讨,是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智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健华 《系统工程》2005,23(8):86-90
对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进行了阐述。在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目前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数据描述的智能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到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论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改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实行学分制是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教学体制创新性改革的必要性选择 .学分制的管理模式是要从人才培养的整齐划一转向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认真分析了学分制的本质特征以及实施学分制后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后 ,认为学生管理工作是学分制得以顺利实行的重要保证之一 .进而从理论与实践方面 ,进行了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6.
根据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辩证关系 ,论述了田径课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 3种方法 ,有利于表现个性 ;全方位地培养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有效交往能力 ;激发学生潜力 ,发展学生的兴趣 ;在安排时间、搜集资料、自我评价等方面培养了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 .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critically appraises David Bloor’s recent attempts to refute criticisms levelled at the Strong Programme’s social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to scientific knowledge. Bloor has tried to argue, contrary to some critics, that the Strong Programme is not idealist in character, and it does not involve a challenge to the credibilit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I argue that Bloor’s attempt to deflect the charge of idealism, which calls on the self-referential theory of social institutions, is partially successful. However, I suggest that although the Strong Programme should not be accused of ‘strong idealism’, it is still vulnerable to the criticism that it entails a form of ‘weak idealism’. The article moves on to argue that, contrary to Bloor,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es do challenge the credibility of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that they analyse. I conclude the article by arguing that sociological analyse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can be conducted without the weak idealism and the credibility-challenging assumptions of the Strong Programme approach.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全面提高每个受教育者的素质,它的中心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应用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在物理量相互制约的物理习题中,有一类A量取得特殊值,B量取极值问题。可称“条件极值题”。本文探讨了用《高中物理客观性命题研究》中习题训练动态思维。  相似文献   
20.
战国时期农家思想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时代,农家的产生是时代孕育的结晶,战国时代的农家可分为农业政治经济思想学家和农业技术专家两大学派,这两派农家对于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都有较大的贡献,对于此期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