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66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43篇
  2021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在几个方面论述了传统的地面通信系统用于数据通信的缺陷,以及卫星通信系统用于数据通信的优越性。通过几种多址方式的比较,选出最适合于高性能、低价格卫星数据通信系统的优越方案。最后给出一种可行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2.
非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中星际链路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由于非静止轨道卫星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固定 ,所以其星际链路变化比较复杂。为了能给出实现星际链路工程难易程序的量化指标 ,提出了星际链路性能 (方位角、仰角和星间距离的变化速率和范围 )的理论计算公式 ,详细分析了星际链路性能随系统星座参数变化的规律。然后结合具体的星座实例 ,给出了低轨、中轨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星际链路性能的仿真结果。提出星际链路的计算公式 ,对于卫星通信系统的星座设计、组网方案等 ,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利用分布式InSAR进行地形高程测量性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布式卫星群是通过一组编队飞行的小卫星协同工作来完成某一特定任务的 ,其功能和可靠性远远超过一颗单独的大卫星 ,因而具有高的性能 /价格比。这一概念于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提出后 ,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 ,人们开始探索利用多颗小卫星进行编队飞行的可行性及其潜在的应用领域[1~ 3 ] 。提出了最优测高误差的轨道设计方法 ,并以 3颗编队小卫星为例 ,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一种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载波相对多普勒频移来实现近地和地面移动体的姿态变化率检测的方法。此系统包括两个GPS接收天线、一个信号处理电路和算法程序。系统的重量、功耗和成本都较低。  相似文献   
65.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模糊评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航天工程评估的通用流程。建立了具有可移植性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评估层次结构。将模糊层次分析法 (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与模糊综合法相结合完成权重分配和评估运算。通过三层浏览器 /服务器模式构建了决策支持系统。对两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6.
捷联惯导系统仿真器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介绍捷联惯导系统仿真器的设计方案。仿真器包括四个模块:飞行轨迹发生器,惯性敏感元件仿真器,故障发生器,导航计算器。该仿真器分别用C语言及FORTRAN语言在微机上实现。  相似文献   
67.
介绍了一种基于普通电视接收机的家用卫星电视接收技术,在不改变原电视机的系统功能和硬件结构的情况下,采用双CPU通信技术,对遥控指令或机上键盘指令进行接收、分析和再形成,充分利用原电视机的遥控系统、机上键盘系统和屏显系统。  相似文献   
68.
GPS信号捕获性能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GPS信号捕获原理的基础上 ,分析了GPS信号捕获时间及检测概率的性能 ,得到捕获性能与载噪比、积分时间的关系 ,并对当前采用高精度时间源和多相关器技术的GPS接收机的捕获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先进的捕获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9.
For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 of 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GEO)satellites using transfer ranging observations,it is generally assumed that the variation of the satellite transponder delay is very small and that it can be solved as a constant parameter together with satellite orbit parameters.However,this assumption is too general and it reduces the accuracy of orbit determination for GEO satellites.To study and analyse the impact of the satellite transponder delay on GEO satellites orbit determination,two schemes were proposed.First,the satellite transponder delay was eliminated by forming single-difference observations between two ground stations;second,the satellite transponder delay was described as a constant parameter.The preliminary results demonstrate a difference of about1–2 m between the two schemes when used for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 of GEO satellites.By fixing the GEO satellite orbit and other relevant parameters estimated by single-difference model,we inversed the instantaneous transponder delay from non-difference observation.It was found that the satellite transponder delay has a distinct diurnal variation,with an amplitude of 3–4 m.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are helpful in establishing an accurate model of satellite transponder delay and in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GEO satellites orbit determinations and predictions.  相似文献   
70.
We introduced the observations and researches using a Satellite Laser Ranging (SLR) system with high precision, which was designed and made in China and installed in the Observatory of San Juan Uni- versity, Argentina, the cap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cooperative procedure be- tween China and Argentina. The SLR station in San Juan, set up by China and Argentina, is quite sig- nificant for improving the distribution of SLR stations and enhancing the orbital coverage of the whole earth. Since the SLR system started to work in the Observatory of San Juan University in the beginning of 2006, the operation is rather good, and rich data with high precision have been obtained. Further plan of the cooperation for the near future is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