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石油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的石油地质特征对于准确掌握该区勘探目标层具有重要意义 .乌什凹陷是库车坳陷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 ,是在古生界基底之上发育起来 ,以前寒武系基底埋藏较深 ,中生界发育为特征的中—新生代沉积凹陷 .沉积环境以河流、湖泊相为主 ,乌什凹陷周边出露多套中生代、古生代的烃源岩 ,凹陷内部发育一系列近东西走向的逆冲断层 ,并在厚层泥岩之下的白垩系舒善河中获得工业气流 ,而古近系的厚层泥岩是一套好盖层 ,说明凹陷内部具有供烃条件并且油气聚集自成体系 .指出乌什凹陷的勘探目的层应立足于白垩系砂岩和古近系底砂岩 ,同时兼顾侏罗系砂岩  相似文献   
82.
储层次生孔隙预测为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以东营凹陷储层的成岩演化特征为例,分析了影响储层成岩作用的主控因素之一——有机流体,认识到储层中孔隙流体性质的变化是导致矿物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其中孔隙中有机流体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指出油气的充注对成岩作用的影响主要有3个方面:抑制石英和伊利石的胶结作用;油气中有机酸对深部孔隙的溶蚀改造作用;油气超压对压实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83.
涠西南凹陷低凸起TY油田的块1构造为涠洲组的断块圈闭,高部位F2断层是成藏主控因素。从断层封闭机理及影响因素入手,综合考虑岩石泥质含量及压实强度,建立了岩石排驱压力与深度和泥质含量的定量关系式,利用该关系式分别计算目标储层和起封堵作用断层岩的排驱压力,对二者大小进行比较,实现定量评价断层封闭性。利用该方法对涠西南凹陷TY油田块1控圈断层F2的侧向封闭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1和H2两个目的层对接的断层岩的排驱压力大于储层的排驱压力,具有封闭能力; H3和H4两层对接的断层岩与储层的排驱压力差为负值,不具备封闭油气能力。  相似文献   
84.
沙埝地区阜宁期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沙埝地区阜宁组断裂平面组合及发育顺序,针对斜坡带设计一组物理模拟实验,并从湿度差异的沙、黏土、沙泥混合物中优选出干黏土作为实验材料,详细记录了实验过程,并作出相应的地质解释.实验结果表明:沙埝地区T33反射层上断层以6条近平行的大断层为主干,其中边界处的2条断层形成时间略早于中间4条,在贴近主干断层的位置派生一些与主干断层平行或斜交的低序级断层.工区内大部分断层是在大约NNW334°方向的伸展力下形成的,局部断层受派生剪应力的影响.另外,还讨论了实验材料的湿度和粒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在详细分析临南洼陷油气运移的动力系统、输导条件、运移方向以及运移时期的基础上,对临南洼陷内油气运移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临南洼陷油气运移系统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在3000m以上地层为正常压力系统,3000m以下地层为混合压力系统,浮力和异常压力构成了临南洼陷内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2) 近东西走向的断层和相互连通的砂体共同组成了油气由洼陷中心向边缘运移的通道;(3) 油气由洼陷中心向边缘运移共有4个优势运移方向;(4) 油气运移时期出现在渐新世东营期。  相似文献   
86.
目前,世界上新发现了众多深层油气藏,深层油气资源及成藏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沉积有机相可以辅助对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做出较好的评价,进而指导油气勘探。通过对东营凹陷下始新统沙四段烃源岩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孢粉相等的分析,主要运用特殊元素比值、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发射率和孢粉相模式,将沙四段自下而上划分为盐下段的弱还原冲积扇沉积有机相、盐间段的强还原盐湖沉积有机相、盐上段的还原深湖—半深湖沉积有机相3 个有机相带。其中,以盐上段的还原深湖—半深湖沉积有机相烃源岩中保存的有机质最佳,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盐间段次之,盐下段较差。  相似文献   
87.
 查干凹陷经历了极其复杂的构造活动过程,形成多个不整合类型.在系统划分该凹陷白垩系至新生界不同级次层序的基础上,识别了各级层序界面的不整合类型,提出了一种新的不整合类型划分方案.根据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几何关系、地震反射终止形式和不整合面成因机制(构造和沉积),将查干凹陷不整合划分为2大类:角度不整合、平行或微角度不整合,进一步划分为7种基本类型:褶皱型、断褶型、削蚀型3种构造不整合以及超覆型、退覆型、顶超型、整一型4种沉积不整合.在这7种基本类型的基础上,按照A/B-C·D代码系统划分不整合类型的新方法,将查干凹陷不整合细分为9小类:上超/整一-超覆型、上超/顶超-超覆型、上超/削截-超覆·削蚀型、上超/削截-断褶·退覆型、整一/削截-削蚀型、整一/削截-褶皱型6种角度不整合类型,以及整一/顶超-顶超型、整一/整一-整一α型、整一/整一-整一β型3种平行或微角度不整合类型.各级层序界面不整合类型的基本分布规律是,洼陷中心主要发育平行或微角度不整合类型,向外渐过渡为角度不整合类型,高级次层序单元(如一级层序、构造层序和超层序)界面常发育多种角度不整合类型并作为主体,低级次层序单元(如层序)界面常发育多种平行或微角度不整合类型并作为主体.  相似文献   
88.
根据最新采集处理的高质量三维地震及3口钻测井分析化验资料,探讨了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HZ25转换带的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精细构造解释、相干体切片及断层位移-距离关系分析表明, HZ25转换带是在NW-SE向拉张作用下形成的同向叠覆的构造转换带,连接F1断层的下盘和F2断层的上盘,断层总位移量在其内部基本保持不变;构造转换带应力区还伴生形成F3和F4断层,并构成复杂的构造-古地貌格局,分割洼陷并控制储集体分布和油气运移方向;构造转换带是盆外隆起水系的入口,为大套粗粒三角洲及优质储层的发育提供了有利地质条件,相对高部位密集发育的断裂系统及三角洲砂体是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优良场所,构造变换带与其控制发育的厚层辫状河三角洲耦合,形成地层-岩性复合圈闭。HZ25构造转换带文昌组的油气突破,为惠州凹陷古近系油气勘探打开局面并提供了方向,分布在惠州凹陷边缘的一系列构造转换带是未来值得重视的勘探地区。  相似文献   
89.
作为断陷型盆地辽东凹陷的重要组成单元,辽东凹陷南部洼陷具有典型的"西断东超"箕状构造。通过钻井、测井分析以及大量地震剖面的精细解剖,认为辽东凹陷南部洼陷存在北东方向和东部两处物源,其中北东方向物源为主要物源,波及范围覆盖整个洼陷,东部方向为次要物源,波及范围局限于缓坡地带。研究区东部缓坡发育沟谷体系和构造坡折带,构造坡折带包括断裂坡折带和挠曲坡折带,断裂坡折根据断裂组合样式又表现为单阶式和断阶式。沉积区与物源的相对距离、沟谷体系和构造坡折带主要控制古近系砂岩储层的分布样式。近物源的三角洲前缘前积砂体和滑塌浊积体发育区以及东部缓坡带构造坡折的坡角是寻找砂岩储层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90.
辽河东部凹陷潜山油气藏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发育茨榆坨、三界泡及油燕沟三个潜山带,在平面上沿NE向呈条带分布,均为平行型背向传递带.潜山油气藏的主要油源为新生界沙河街组第一段、第三段和中生界侏罗系的烃源岩;储集层由太古界变质岩、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和中生界砂岩、火山岩组成, 储集空间主要为构造裂缝及溶蚀孔隙;沙河街组、中生界、下古生界泥岩和房身泡组火山岩构成潜山油气藏良好的盖层.根据潜山构造特征、成藏条件及圈闭类型的差异,将潜山油气藏分为潜山顶部及内幕两种类型.潜山油气多分布于近源的断裂带附近,盖层是油气富集和保存的重要条件,潜山带构成了复式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