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应用断层落差法,对惠民凹陷沙河街—东营期的断裂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惠民凹陷古近纪经历强烈的伸展活动,断层活动强烈.凹陷内部的断层主要以北东向为主,断层活动具有分段性的特点,惠民凹陷断层活动形成了多种断裂几何形态.盆地边缘断层和内部断层的活动形成了半地堑、半地垒和地堑—地垒形式的断块体,其断块体组合的分布使整个惠民凹陷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分区块断的构造特征.沙三—沙二早期,惠民凹陷处于快速伸展断陷期,中央背斜带隆起,临商断裂带和夏口断裂带活动较强;沙二上—东营组沉积期伸展裂陷活动减弱.经过古近纪断陷期的构造演化,基本确定了惠民凹陷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02.
歧口凹陷埕北断阶带古近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多口井的地质和测井资料以及三维地震资料,对歧口凹陷南部埕北断阶带的古近系沙河街组和东营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在关键界面识别的基础上,将埕北断阶带的古近系划分为4个层序、11个体系域,建立起整个工区的时间框架.研究表明:①古近系该区沙三与沙一期相对湖平面上升幅度大,东营组次之而沙二期最小;②沙二段可以单独作为一个三级层序,但是其高位体系域不发育;③研究区靠近物源,砂体丰富,深湖相带分布范围局限.  相似文献   
103.
冀东南堡凹陷关键成藏时刻主要断裂封闭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对含油气系统的研究表明,控制油气成藏的因素很多,其中断层的封闭性与油气成藏具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在对控制断裂封闭性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断面正压力和泥岩涂抹系数是定量评价断裂封闭性的两个主要参数,并对断面正压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综合考虑了水平最小主应力的作用效果.运用这种方法对南堡凹陷的主要断裂在两个关键成藏时刻的封闭性进行了讨论,表明断层的封闭性与埋深和区域应力等综合因素具有密切关系;主要断裂垂向上总体下部开启、上部封闭,且Nm期封闭性较强;侧向上基本上保持封闭,且Ed期封闭性较强;指出断裂构造复杂地区以浅部勘探为主,断裂相对简单地区以深部勘探为主,且集中在Ng组和Ed2以下层位.  相似文献   
104.
沾化凹陷构造—热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镜质体反射率利用EASY%Ro动力学模型对济阳坳陷沾化凹陷进行热演化模拟,通过对沾化凹陷四个洼陷20口井的单井热史模拟分析了该区新生代的热演化状况.研究表明,沾化凹陷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其古地温是逐渐降低的,沙河街组沉积时期地温梯度为3.8~4.8℃/100m,此后其地温梯度缓慢降低至现今的2.9~3.6℃/100m.并且其内部的各洼陷之间的热演化历史存在差异,在整个新生代演化历史中,埕北洼陷的平均古地温梯度最高,其次是孤南—孤东洼陷,桩西—五号桩地区最低,而渤南洼陷则介于它们之间.新生代以来,沾化凹陷岩浆活动(构造-热事件)十分强烈,且这种岩浆活动受基底断裂的控制.各洼陷热演化特征有一定的差异是由于它们处于不同构造部位并且受不同方向和不同发育时间的断裂控制而造成的,也即构造作用和岩浆活动双重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东海新生代陆架盆地丽水凹陷N6井月桂峰组和灵峰组下段地层碎屑锆石U-Pb定年,发现月桂峰组碎屑锆石主要为岩浆锆石,包括140—90 Ma和190—170 Ma两个年龄组分,并有零星的大于400 Ma的变质锆石;向上至灵峰组下段碎屑锆石中除上述锆石年龄组分外,新出现280—260 Ma的变质锆石组分,说明除140—90 Ma及190—170 Ma岩浆岩物源外,随着物源区持续剥蚀,至灵峰组下段物源区明显加入了280—260 Ma变质岩.这一与二叠纪相关的变质碎屑锆石和变质作用,可能与晚古生代古太平洋板块汇聚华南大陆有关.  相似文献   
106.
三塘湖盆地深层火山岩油藏有广阔的勘探潜力。以马朗凹陷石炭系两个主要勘探地层卡拉岗组和哈尔加乌组为例,从岩性、火山岩相入手,结合地震、测井数据分析油气成藏与火山岩空间匹配关系,探讨沉积盆地中火山岩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因素。该区火山活动影响范围大,地层分布广而深,就烃源岩和火山岩相的分布来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根据火山岩形成的特殊性,对该区进行了油藏形成主控因素的分析。火山岩的非均质性、断裂影响着油气运移和聚集。油藏主要分布在深大断裂附近且有较好凝灰质泥岩盖层之下。火山岩储层的特殊性使得该区油藏控制呈现以生油岩和断裂控制为主。  相似文献   
107.
张岳青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6):3609-3614
研究侵彻问题中,在自编的光滑流体动力学SPH(smoothed particle hydradanamic)程序中引入两类本构模型,一类考虑状态方程的影响,一类采用弹塑性本构积分.对相同子弹冲击飞机蒙皮的算例进行了模拟分析.数值算例验证了弹性预估-塑性校正算法的稳定性和求解精度,给出了侵彻过程中靶板的破坏形式、等效应力...  相似文献   
108.
于有  付广  雷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7):1422-1428
在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目前超压及其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声波时差资料根据泥岩破裂和愈合机理对其形成与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青一段源岩有自身破裂和断裂破裂释放2种超压释放机制。利用自身破裂和断裂破裂分别对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超压释放次数恢复进行了研究,得到其先后共经历了8次超压释放,其中前5次超压释放是由泥岩自身破裂造成的,后3次超压释放是由断裂破裂造成的。由青一段源岩生烃期与其超压释放期比较得到,三肇地区青一段源岩自身破裂释放时期相对较早,不是烃向外排出的主要时期,断裂破裂造成的超压释放时期是烃向外排出的主要时期,即为明水组沉积末期和古近系沉积末期。  相似文献   
109.
张琳璞  王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17):7221-7230
孤岛凸起北部地区沙三中-上亚段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层系,通过系统岩心观察和测井相分析,改变了以往研究区以孤岛凸起为物源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沉积的认识,认为沙三中-上亚段主要发育中-细砂岩、粉砂岩,同时测井曲线可见明显反旋回特征,表现为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沉积特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道间、河口坝、席状砂沉积微相。应用三角洲前缘沉积模式,通过连井对比、古地貌恢复及地震均方根(root-mean-square, RMS)与振幅融合属性砂体刻画,明确了沙三中-上亚段4~1砂层组的砂体平面展布,绘制了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认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有利砂体呈朵叶状分布,由南东向北西延伸。研究结果为孤北地区油气精细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使砂体钻遇吻合率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0.
南海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以储层规模各异、非均质性强的厚薄交互储层为勘探开发目标。主力产层流沙港组沉积成因多样,砂体叠置样式不一,流二段呈薄互层叠置样式,流三段以厚层为主,夹部分薄层。研究区工区断裂较为发育,地震资料有效频带宽度5~60Hz,主频仅为18Hz,依靠常规波阻抗反演体难以进行研究区储层宏观岩性特征的有效识别,同时,如何突破地震分辨率对砂泥薄互储层的约束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点。故本文在地震岩石物理响应分析、拟声波(Ni-AC)曲线构建的基础上,引入2种地震反演方法,提高了研究区不同尺度储层的识别效率,实现了乌石凹陷始新统厚薄交互储层定量表征。依据稀疏脉冲反褶积原理,建立了研究区反映波阻抗的声波曲线与反映砂泥含量GR曲线相融合的拟波阻抗地震反演方法,对各体系域砂体的宏观展布特征和有利砂体发育区带进行表征。在研究区首次采用地震协同多井约束的地质统计学反演,采用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的统计学反演方法,对流二段砂泥薄互储层进行小层级别砂体雕刻,构建砂体定量知识库,为研究区基于沉积微相导向的砂体对比提供了重要参数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