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42篇
  免费   675篇
  国内免费   1050篇
系统科学   1188篇
丛书文集   619篇
教育与普及   1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4篇
现状及发展   417篇
综合类   19564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670篇
  2013年   547篇
  2012年   879篇
  2011年   965篇
  2010年   962篇
  2009年   986篇
  2008年   1003篇
  2007年   1272篇
  2006年   1148篇
  2005年   1049篇
  2004年   912篇
  2003年   907篇
  2002年   916篇
  2001年   775篇
  2000年   737篇
  1999年   644篇
  1998年   499篇
  1997年   552篇
  1996年   505篇
  1995年   740篇
  1994年   582篇
  1993年   557篇
  1992年   575篇
  1991年   518篇
  1990年   529篇
  1989年   357篇
  1988年   187篇
  1987年   124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一类数据的层次压缩算法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类数据的层次压缩算法及其实现孟宪福(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关键词:算法;数据压缩/层次压缩分类号:TP391进行数据压缩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也就是在数据传输之前进行压缩处理;数据传输结束后,再进行恢复和使用。这样,可以减少数据的...  相似文献   
992.
实现水蒸汽滴状冷凝的表面材料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别采用离子注入,等离子体聚合和动态离子束混合注入技术在黄铜管外表面制备了具有低表面能的非晶态离子注氮合金,聚六氟丙烯和聚四氟乙烯表面,实现了水蒸汽在常压下的滴状冷凝,实验结果表明,各种表面均能提高冷凝传热系数约20倍,由于不同技术制备的表面形成滴状准凝的机制不同,各具有不同的特性,分析讨论了各种技术制备低表面能表面的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波流作用在海底三组沟槽内管道上水动力载荷的实验结果;为扩充其应用范围,推导引放了一个无量纲沟形系数(α),实验结果以α-Kc-CD、CM、CL形式表达,对工程应用提供了极大方便,介绍了用此系数所作的这种受掩护管道上水动力状态的几则预测。  相似文献   
994.
995.
给出了几个权范数估计,改进了准Green函数的Galerkin逼近的权范数方法。  相似文献   
996.
997.
钙对45钢显微组织及冲击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端淬法研究了微量钙对45钢淬透性的影响,以及对正火态,调质态及淬火低温回火态的显微组织和室温冲击韧性的影响;用俄歇能谱(AES)分析了沿晶断口表面钙的含量,结果表明,微钙钢的淬透性稍低于无钙钢;微钙钢的奥氏体晶粒粗化、珠光体片层间距显著增大,3种热处理状态下的室温冲击韧性均有所降低。这些现象与中碳合金钢中所得结果有明显不同。根据钙在奥氏体晶界的偏聚现象及其与其他元素的偏聚互作用理论,对此进行了讨  相似文献   
998.
高炉冷却壁温度场分布与热流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阐述了高炉冷却壁在稳定状态下的温度分布的数值解析方法,分析了热流程度对铜冷却壁和铸铁冷却壁最高温度的影响。比较了铜冷却壁与铸铁冷却壁的优劣。  相似文献   
999.
微波等离子体CVD金刚石薄膜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6种微波等离子体CVD金刚石薄膜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金刚石晶粒长大过程中,(111)面方向长大时产生密度很高的微挛晶缺陷,而(100)面方向长大时产生的晶体缺陷较少。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利用影响函数分析方法对辊系的轴向特性进行了分析,除讨论了辊系不对称变形而引起的轴向力外,还讨论了在交叉情况下,辊系受力不均匀及由此造成的变形不对称对轴向力计算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