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0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72篇
系统科学   116篇
丛书文集   168篇
教育与普及   17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550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324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渗透储层的渗流特征并探讨其分类标准,对岩心气测渗透率(Kg)和水测渗透率(Kw)进行了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Kg与Kw线性相关性良好,随Kg增大Kw也在增大,但不同Kg区间Kw增大幅度差异明显,总体表现为Kg<0.5×10~(-3)μm~2、0.5×10~(-3)μm~20.8×10~(-3)μm~2三段式,Kw与Kg拟合直线段的斜率依次为0.0961、1.2993、0.2103,Kg/Kw平均值依次为19.27、3.97、3.22,(Kg-Kw)/Kg的变化范围依次为95.71%~92.12%、81.42%~66.08%、71.13%~65.54%。鉴于Kw随Kg的变化规律,建议取气测渗透率0.5×10~(-3)μm~2和0.8×10~(-3)μm~2分别作为致密储层、超低渗储层的上限,进一步精细划分低渗透储层。  相似文献   
152.
以往的优势组划分方法都是以结构面的产状信息为基础,未考虑结构面力学特征及分组指标权重对优势组划分结果的影响,这样可能会导致分组结果不准确.因此,本文引入结构面特征分级法(CSPC)所定量评价的结构面的力学特征,提出基于结构面特征的优势组划分方法,采用可变模糊聚类迭代模型进行结构面的优势组划分.结果显示,结构面力学特征对结构面优势组划分的影响不能忽略.利用基于结构面特征的优势组划分方法可以预测出每组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参数,为后续的块体稳定性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3.
海拉尔盆地乌北地区南屯组主要分布在苏仁诺尔构造带两侧,生油洼槽的北东向,作为凹陷主要产能层位,发育良好的生储盖成藏条件。前人对该地区的层序格架、沉积环境及演化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有关四性关系研究内容较少。故对乌北地区南屯组的录井、测井及岩心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运用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南屯组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54.
以Melut盆地P地区白垩系Galhak组为例,从井筒资料出发,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地震属性分析、波阻抗反演等地震储层横向预测技术和储层建模技术,在确定Galhak组层序框架、沉积相和储层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现今及古构造特征,进行岩性圈闭识别与评价。P地区白垩系Galhak组岩性油气藏发育在湖侵体系域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解剖了已发现的白垩系Galhak油气藏,确定岩性圈闭的成藏条件、主控因素为输导系统和局部泥岩盖层。由于近源优势,P地区白垩系Galhak组具有发育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地质条件,局部盖层发育的地区和剖面上反向正断层的上升盘为白垩系Galhak组岩性圈闭勘探的有利构造部位。Galhak-Ⅳ段是Galhak组岩性圈闭发育的最有利层段。Melut盆地岩性油气藏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55.
提出了一种基于MNS的共享树MPLS组播算法,利用分枝节点和隧道相结合的原理,实现了MNS中共享树的MPLS组播,且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基于网络仿真软件NS-2实现了该算法的仿真模块,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6.
《河南科学》2016,(5):792-797
以鲁克沁油田梧桐沟组w3油组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岩心、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将夹层分为四种,分别是泥质夹层、钙质夹层、粉砂质夹层和沥青质夹层.该区夹层以泥质夹层和粉砂质夹层为主,钙质夹层和沥青质夹层含量较少.泥质夹层和粉砂质夹层多为沉积成因形成,受沉积相的控制,钙质夹层多为成岩作用而形成,沥青质夹层分布于浅层,受构造形态与断层的影响较大.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夹层对上下砂层分隔性能不同,决定了砂砾岩储层内部连通区域有不同的发育特点.  相似文献   
15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代谢特征。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健康人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代谢物谱进行分析测定。对采集的图谱进行峰提取、峰匹配和过滤后,采用SIMCA-P 11.0软件及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血清代谢物谱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得分散点图中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得到了良好区分;单元统计分析发现,在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共有22个变量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主要涉及糖代谢、脂代谢及氨基酸代谢。在糖类代谢物中,葡萄糖、半乳糖含量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脂类代谢物中,甘油和游离脂肪酸(FFA C16:0、FFA C18:1、FFA C18:2)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氨基酸类代谢物中,缬氨酸及其代谢物2-酮戊二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以及代谢物2-酮异己酸的浓度较正常组显著升高,而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天冬酰胺的浓度显著降低。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代谢谱发生了明显改变,差异代谢物的紊乱反映了糖尿病状态下糖、脂、氨基酸代谢途径的改变,这些代谢物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病理意义,同时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8.
在实Hilbert空间中引入和研究了包含非单调集值映象的一类新的广义混合平衡问题组的迭代算法,研究了广义Wiener-Hopf方程问题组,证明了它与广义混合平衡问题组的等价性.利用广义Wiener-Hopf方程问题组的不动点形式,提出和分析了求解广义混合平衡问题组的新的迭代算法.在此基础上,还证明了由算法生成的迭代序列强收敛于广义混合平衡问题组的解.得到的结果是新的,并且统一和推广了这一领域的最近结果.  相似文献   
159.
通过统计钻井数据得到,大庆长垣南部黑帝庙油层泥岩盖层主要发育于H1^6、H1^5、H1^4小层,其底部分别发育的3套区域分布的泥岩盖层是其天然气的主要封盖层。由盖层厚度与源断裂断距大小比较可以得到,3套区域分布的泥岩盖层多处被错开,形成多处逸散窗口,天然气只能在源断裂之间未被错开的H1^6、H1^5和H1^4三套泥岩盖层之下被保存下来,如果圈闭发育便可以聚集成藏,否则天然气将会继续沿逸散窗口运移散失。通过比较盖层所能封闭住的最大气柱高度与圈闭幅度大小可麟得到,3套区域分布的泥岩盖层所能封闲住的最大气柱高度远大于圈闭构造幅度,可以封盖住进入圈闭中的天然气。通过冒前天然气显示井与盖层之间时空分布关系研究得到,3套区域分布的泥岩盖层空间分布控制着天然气聚集层位和平面上的分布部位,其形成时期与嫩一、二段源岩大量排气期较好地匹配,有利于天然气在黑帝庙油层中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60.
石磊 《世界科学》2009,(7):27-28
1998年,当“代谢组学”(metabolomics)这一新术语出现时,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广泛注意。然而最近,在分析化学研究的支持下,这一领域(“代谢组学”)——侧重于细胞、组织或生物体中整套的小分子代谢物——明确了新的定位:2008年有500余篇论文提到“代谢组学”一词。随着光谱数据、浓度、化学结构及更多信息大量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