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6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6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采用粘度、电导率、可见光光度计以及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聚电解质与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静电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认为表面活性剂头基电荷的种类对二者的相互作用有极大影响。二者复合物沉淀的产生取决于表面活性剂是以分子状态还是以胶束状态进行聚电解质溶液中。同时发现在有聚电解质存在时,表面活性剂可在低于CMC的浓度下形成胶束。  相似文献   
82.
运用金属胶束催化的三元复合物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吡啶类Zn(Ⅱ)和Ni(Ⅱ)配合物在CTAB存在下对PNPP水解的影响,得到了PNPP水解反应的动力学及热力学参数(k'N,kT,kM),定量地讨论了pH值对PNPP水解反应的影响,得到了金属胶束相中PNPP水解的动力学参数(kN)。结果表明吡啶类Zn(Ⅱ)和Ni(Ⅱ)配合物对PNPP水解的催化作用达60 ̄10^3倍,且Ni(Ⅱ)配合物的催化作用比Zn  相似文献   
83.
运用金属胶束催化的三元复合物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吡啶类Zn(Ⅱ)和Ni(Ⅱ)配合物在CTAB存在下对PNPP水解的影响,得到了PNPP水解反应的动力学及热力学参数(k′N,kT,kM),定量地讨论了pH值对PNPP水解反应的影响,得到了金属胶束相中PNPP水解的动力学参数(kN).结果表明吡啶类Zn(Ⅱ)和Ni(Ⅱ)配合物对PNPP水解的催化作用达60~103倍,且Ni(Ⅱ)配合物的催化作用比Zn(Ⅱ)配合物大.进一步验证了金属胶束催化的三元复合物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4.
以二乙烯三胺、丙烯酸甲酯和月桂酰氯等原料,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酰胺化缩合反应及皂化反应等合成了具有三烷基链羧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应用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采用悬滴法考察了产物水溶液的表面活性,并计算出产品的饱和吸附量(Гmax)和单分子饱和吸附面积(Amin)。实验结果表明目标产物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在25℃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90mmol/L、表面张力(γcmc)为27.8mN/m,其表面活性优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月桂酸钠(SL)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相似文献   
85.
目的建立SDS胶束增敏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CPs的新方法.方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H2O2-4-AAP-ST-H+-CPs体系光度法测定CPs的胶束增敏作用.以2,4-DCP为代表研究反应性能和条件.结果最大吸收波长为507nm,浓度线性范围为0.0226~0.626μg/mL,2,4-DCP检出限为6.78×10-10g/m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72%,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81%~99.27%.结论新建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费用低.结合C18柱固相萃取分离技术,该法应用于实际水样中CPs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6.
氨基酸衍生物在胶束电动色谱下的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新型荧光衍生试剂1,2-苯并-3,4-二氢咔唑-9-乙基氯甲酸酯(BCEOC)作为柱前衍生试剂,利用毛细管电泳在胶束电动模式下对氨基酸进行了分离,考察试剂用于氨基酸分离的几个关键条件,实现了14种氨基酸的快速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87.
罗丹明B对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最大气泡压力法,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纳(SDS)、十二烷基苯磺酸纳(SDBS)、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π-10)所形成的胶束水溶液中,测定了加入罗丹明B(RB)前后溶液表面张力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RB与各表面活性剂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由于RB是阳离子染料,它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静电作用比较强;RB的加入对不同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较小,但是对表面张力的影响却很大.  相似文献   
88.
采用表面张力、稳态荧光、电导率、微量热(ITC)等方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磺酸钠琥珀酸二辛酯(AOT)在不同质量分数的聚乙二醇200(PEG 200)与水混合溶液中的聚集行为.研究表明,随着混合溶剂中PEG 200质量分数的增加,体系临界胶束浓度(cmc)有了显著的提高且胶束结构更加松散,推测与混合溶剂极性降低、烷基链和PEG 200之间的疏溶剂作用降低以及"结构破坏效应"有关.一般情况下,cmc是胶束形成难易程度的度量,因此认为PEG 200的加入不利于胶束的形成.通过质量作用模型计算胶束形成过程中的热力学函数发现,与纯水相比,混合体系中PEG 200含量较低(<60wt%)时,低聚物的加入降低了体系中胶束的反离子解离度,从而使得体系吉布斯自由能△G_m~o变的更负;当PEG 200在溶剂中含量较高时,体系吉布斯自由能△G_m~o变的更正.由热力学参数(△H_m~o和-T△S_m~o)的数值可知,对于纯水体系或体系中PEG 200含量较高(≥80wt%)时,胶束形成是熵驱动过程,其它体系是熵焓共驱过程.  相似文献   
89.
利用格子自洽场方法,通过计算系统相图和比热,研究了在对称两性三嵌段共聚物溶液体系中聚合物浓度对胶束聚集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聚合物浓度的增加,胶束临界温度升高,并且在这个温度以下,胶束进一步聚集的范围和均一溶液/胶束转变的宽度都与聚合物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90.
SDS在HCV基因工程抗原包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间接ELISA法检测HCV抗体过程中,通过使用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包被液对HCV基因工程抗原固相化,发现使用SDS提高了HCV间接ELISA法诊断试剂检测的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的偏比,改善了反应模式,为改善HCV-ELISA法诊断试剂的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