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14篇
  免费   1051篇
  国内免费   1642篇
系统科学   652篇
丛书文集   1212篇
教育与普及   8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0篇
现状及发展   177篇
综合类   29943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722篇
  2022年   645篇
  2021年   796篇
  2020年   655篇
  2019年   697篇
  2018年   377篇
  2017年   544篇
  2016年   656篇
  2015年   991篇
  2014年   1665篇
  2013年   1575篇
  2012年   1730篇
  2011年   1957篇
  2010年   1980篇
  2009年   2215篇
  2008年   2203篇
  2007年   2262篇
  2006年   1892篇
  2005年   1661篇
  2004年   1571篇
  2003年   990篇
  2002年   619篇
  2001年   570篇
  2000年   583篇
  1999年   578篇
  1998年   291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267篇
  1992年   282篇
  1991年   271篇
  1990年   221篇
  1989年   222篇
  1988年   242篇
  1987年   144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Banach空间积-微分方程整体解的存在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上下解的单调迭代方法,采用适当的迭代程序,在较弱的条件下,获得了Banach空间积-微分方程初值问题整体解的存在性结果.  相似文献   
132.
β 环糊精(β CD)可与1 溴萘(BN)和脂肪醇(A)形成三元包络物,使BN分子产生强磷光;用BP代替A,同 样可生成β CD∶BN∶BP三元包合物.当A和BP同时存在时,溶液中生成的β CD∶BN∶A和β CD∶BN∶BP三元包络物 之间通过缔合作用形成多元络合物.与β CD∶BN∶A相比,BP可对BN分子周围微环境进行调节,使BN分子的刚性增 强,磷光强度进一步提高,同时可观察到BN对BP荧光产生猝灭作用.当A和萘(N)同时存在时,因β CD∶N∶A包 络物的形成可使N基态二聚体包络物完全解离,N和BN分子分别被包络进不同的β CD空腔内,β CD可有效地屏蔽 BN对N的猝灭作用,N的荧光进一步增强;高浓度N存在下生成的β CD∶N∶A包络物沉淀也可起到提高β CD∶BN∶ A包络物的刚性作用,最终也导致了BN磷光的显著增强.分子相对大小分析为实验结果提供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33.
利用数值模拟解Gross-Pitaevskii方程来研究囚禁在光格中的波色-爱因斯坦凝聚体明孤子,发现周期性光格可被用作为可控的物质波分裂器,其分裂效果与孤子在光格中的初始位置、势阱中的原子数、以及光格电势的幅度、波矢有关。  相似文献   
134.
本文介绍了面向矿山特种结构工程的一个专家系统,并论述了程序设计的原理、系统的功能,以及与AUTOCAD软件包的接口。  相似文献   
135.
试论词义术语化流程中的转换机制及语义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科技术语的基本特点入手,深入讨论了术语体系中兼容语词的语义特征及其转换机制。从而为揭示词义术语化流程的基本规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6.
本文对一个含分叉裂纹的弹性半平面与另一不同材料的半平面粘结的问题用复势方法化为一组三个复Caucby型奇异积分方程。采用修正的Gauss-Legendre和修正的Lobatto-Legendre数值求积法则化成一代数方程组,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值可从代数方程组的解求得。本文计算得到了弹性半平面、刚体与弹性半平面相粘结、两种不同材料的弹性半平面相粘结的三种问题的几种几何形状的对称分叉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本文的结果扩充了“应力强度因子手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7.
本文进行了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反复荷载试验。结果表明,试件能够形成塑性铰;有粘结框架的耗能量大于无粘结框架,但无粘结框架的残余变形比有粘结框架小:试验后无粘结框架的预应力损失可略去不计,而有粘结框架在塑性铰处的预应力损失则达70%。本文提出的算法实现了预应力框架包括下降段在内的有限元全过程滞回分析,同时也可适用于非预应力框架。  相似文献   
138.
本文研究了不同比率的铁素体-贝氏体两相组织对球墨铸铁拉伸特性和冲击韧性的影响。当铁素体球墨铸铁在900℃奥氏体化,400℃等温淬火,贝氏体体积分数为54%和93%时,延伸率及断面收缩率均出现两个峰值。实验证明,当铁素体和贝氏体的比率在最佳范围时,能明显提高其强度和韧性。X—射线衍射证实,贝氏体为无碳化物上贝氏体。能获得良好的韧性,主要由于在石墨球周围形成环状组织的无碳化物上贝氏体,可能是这种高强度、高韧性的贝氏体在石墨-贝氏体界面阻止了裂纹萌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9.
对高速磁浮车-轨耦合系统进行动态机理和振动响应研究。首先,对高速磁浮中的各类耦合关系进行建模;其次,分别分析了动态和静态条件下的车-轨耦合作用机理;然后,建立了高速磁浮车-轨耦合动力学有限元模型;最后,对磁浮列车高速通过桥梁时轨道梁、功能件的动力响应和车-轨共振速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速运行时车-轨作用频率不同,长时间共振速度下运行时车-轨振动明显增大;若桥梁动力放大系数小于1.2,则基频比最小值为1.16;若桥梁动力放大系数小于1.3,则基频比最小值为1.04。  相似文献   
140.
以高速磁浮列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弹性轨道下的车-轨耦合振动问题。建立了能反映实际问题的车-轨耦合最小悬浮单元模型,并进行了开环系统稳定性和耦合振动机理分析。以弥补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有效信息利用不足为出发点,设计了基于预先补偿的全状态反馈控制器。通过仿真分析了反馈增益矩阵对系统跟踪性能和振动抑制能力的影响,提出了适当降低对悬浮间隙的要求换取振动抑制能力提升的思路。进一步分析了反馈系数对悬浮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此得到了优化的预先补偿和全状态反馈控制框架。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预先补偿的全状态反馈控制对抑制车-轨弹性耦合振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