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52篇
  免费   1438篇
  国内免费   394篇
系统科学   116篇
丛书文集   279篇
教育与普及   7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75篇
综合类   10820篇
自然研究   15篇
  2025年   52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253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465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561篇
  2011年   595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475篇
  2008年   472篇
  2007年   669篇
  2006年   569篇
  2005年   539篇
  2004年   449篇
  2003年   410篇
  2002年   381篇
  2001年   343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243篇
  1996年   237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62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结合免疫反馈的调节机理,基于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模糊免疫PID控制器,并对某8kW电阻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了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免疫PID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92.
考察了λ=(620±10)nm栅滤光片的制备过程,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滤光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蒸发速率、银层厚度、监控波长等工艺措施外,合适的基体温度是获得优良性能诱增透滤光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3.
《淮南万毕术》夏造冰之新解——兼与厚宇德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多年来学术界关于《淮南万毕术》“夏造冰”问题的讨论颇具戏剧性.1983年洪震寰否定了这种可能性,十年之后李志超、赵虹君的相关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果.2004年厚宇德研究了李、赵肯定说实验方案,得到出乎意料的相反结论.本文根据原文提出一个新的技术思路,按此思路,则有可能实现“夏造冰”.实际操作中能不能达到预想的目标,还有待于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994.
利用Vaidya-Bonner-de S itter黑洞视界面附近的熵密度,导出黑洞的瞬时辐出度,得到了任一时刻黑洞的瞬时辐出度总是正比于黑洞视界温度四次方的结论。导出的广义Stefan-Boltzm ann系数不再是一个恒量,而是一个与黑洞视界的变化率、黑洞视界面附近的时空度规及黑洞的吸收与辐射系数有关的一个动比例系数,揭示了黑洞周围的引力场与其热辐射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95.
利用气液两相流理论和传热学原理建立了注蒸汽井井筒的温度场分布模型及井筒压力分布计算模型,编制了温度、压力分布相关的计算程序.对影响注蒸汽热力采油效果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影响注汽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蒸汽的质量流量和井口干度,研究结论将为优化蒸汽吞吐热力采油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半横向通风下隧道内发生火灾时,顶棚有效高度对顶棚烟气温度分布的影响,建立1∶10的缩尺寸隧道模型进行试验.在半横向通风方式下,通过改变通风风速、油池尺寸和顶棚有效高度等参数,分析燃料顶棚烟气最高温升的变化规律和顶棚烟气温度的纵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顶棚有效高度的增加,顶棚最高温升逐渐降低,而且隧道顶棚烟气温度纵向衰减更加显著;同时,风速的增加导致顶棚最高温升大幅下降,相较于纵向通风,半横向通风下顶棚最高温升明显偏小,顶棚烟气温度纵向衰减更明显.据此提出新的考虑通风风速、顶棚有效高度和火源功率的无量纲最高顶棚温升和顶棚烟气温度纵向衰减的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   
997.
针对冬季渡槽的湿热全耦合效应问题,避免渡槽在冬季输水过程中出现裂缝现象,以寒旱地区引洮工程柳林沟渡槽为工程背景,利用湿热耦合传输理论分析,实测2023年1月5-20日的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及风速,采用Fluent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环境参数的混凝土箱形渡槽温度场、湿度场、湿热耦合场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不同工况对冬季渡槽的非耦合和全耦合状态下的变形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渡槽通水时冬季最不利温差为-14.7 ℃,不通水时为-6.3℃;渡槽通水时冬季最不利横向温差为-10.2 ℃,不通水时为-6.2 ℃;在湿度扩散过程中,沿板厚方向湿度由内向外逐渐减小,且吸水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在湿热耦合过程中,全耦合场温度值小于非耦合场温度值,湿热全耦合作用的挠度变化值小于湿热非耦合作用下的挠度变化值,湿热耦合作用的拉应力小于湿热非耦合作用下的拉应力值,因此,湿热全耦合作用对渡槽结构变形有利.  相似文献   
998.
    
The realization of real-time thermal feedback for monitoring photothermal therapy (PTT) under near-infrared (NIR) light irradiation is of great interest and challenge for antitumor therapy. Herein, by assembling highly efficient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gold nanorods and a temperature-responsive probe ((E)-4-(4-(diethylamino)styryl)-1-methylpyridin-1-ium, PyS) within MOF-199, an intelligent nanoplatform (AMPP) was fabricated for simultaneous chemodynamic therapy and NIR light-induced temperature-feedback PTT.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and temperature of the PyS probe are linearly related due to the restriction of the rot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monomethine bridge. Moreover, the copper ions resulting from the degradation of MOF-199 in an acidic microenvironment can convert H2O2 into ?OH, resulting in tumor ablation through a Fenton-like reaction, and this process can be accelerated by increasing the temperature. This study establishes a feasible platform for fabricating highly sensitive temperature sensors for efficient temperature-feedback PTT.  相似文献   
999.
为研究温度对混凝土超声测试尾波信号的影响规律;将信号向量间的归一化夹角作为波动指标,反映温度效应引起的信号变化;通过向量残差矩阵SVD获得表征温度效应大小的特征向量,建立向量空间映射和温度差的数学关系。在实验室采集混凝土梁尾波信号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尾波信号的波形发生后移,文中方法可分段线性量化温度效应;基于量化结果,得到常温下超声尾波信号最敏感的温度区间;任意4.5 ℃范围内,可去除74%~90%的温度效应。  相似文献   
1000.
石窟岩体常年裸露在外,会受到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温度变化和渗水等,可能导致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发生改变。针对温度循环作用下石窟砂岩的渗透特性开展研究,选取重庆大足石刻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渗透试验,对多次冷热循环后石窟砂岩的渗透率进行测定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渗透试验后石窟砂岩的抗压强度特性。试验过程设计了不同冷热循环次数、不同高温持续时间、不同冷却方式等多种试验工况。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多次冷热循环,砂岩渗透率增加,并且渗透率变化幅度受循环次数和冷却方式的影响;当渗透压增大,砂岩渗透率增加;在高渗透压下渗透后,砂岩的强度稍小于低渗透压下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