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采用自制的高压静电场装置和超高频电磁场装置系统分别对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菌悬液进行处理,然后用平板涂布法测定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20min细菌总数比处理前不减反增,但处理40min对细菌抑制率可达84%;超高频电磁场处理20min对青枯菌的抑制率达84%,处理40min时的抑制率达95%.经高压静电场处理的桉苗接种青枯菌,其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增加最高可达70%.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和超高频电磁场对青枯菌处理一定时间都会对其菌量增殖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高压静电场处理还能明显提高桉树苗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从而有利于植株增强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2.
青枯雷尔氏菌HPLC分析中色谱分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在青枯雷尔氏菌的高效离子交换色谱(HPLC)分析中,不同色谱分离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建立了在室温下分离青枯雷尔氏菌的最佳色谱条件:采用Toyopearl SuperQ-650C强阴离子交换树脂、0.02mol/L哌嗪-HCl缓冲液(pH 8.0)、洗脱盐浓度为1 mol/L NaCl、洗脱梯度0~75%/30 min、流速1 mL/min.在该色谱条件下,可获得良好分离的3个青枯雷尔氏菌色谱峰.  相似文献   
13.
试验利用番茄组培苗对青枯雷尔氏菌接菌方法进行了比较 ,并进行了生防菌 ANTI- 80 98A对青枯雷尔氏菌体外抑制作用的生物测定。试验结果表明 ,灌根法接菌 6d后的平均死亡率为 84.40 % ,剪叶法接菌6d后番茄组培苗的平均死亡率为 98.34% ,剪叶法接种的番茄组培苗的发病速度高于灌根法。青枯雷尔氏菌浓度较低 (0 .1× 1 0 8以下 )时 ,灌根法接菌 6d后番茄组培苗的平均死亡率为 61 .5% ,剪叶法接菌 6d后番茄组培苗的平均死亡率为 1 0 0 .0 % ,剪叶法引起的发病率更高。采用剪叶法进行生防菌 ANTI- 80 98A对青枯雷尔氏菌体外抑制作用的结果表明 ,1 0 0和 2 0 0倍菌液处理组的番茄组培苗不发病 ,防效达 1 0 0 % ;30 0倍番茄组培苗第 7d发病率为 1 5% ,防效达 85%。  相似文献   
14.
茄假单胞菌寄主花生特异性毒性基因的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从茄假单胞菌中克隆的pGX1252进行亚克隆分析,发现含pGX1252右边4.5kbKpnI/EcoRI片段的亚克隆pGX1404仍象pGX1252一样能使对花生不致病菌株T2014在花生上致病.用转座子Tn5-loc对pGX1404进行了饱和插入诱变,一共分离得到6个在pGX1404上不同位置的独立插入突变,其中离pGX1404右末端约1.4kb、2.2kg的两个Tn5-loc插入使pGX1404丧失了扩大T2014寄主范围的能力,证实hsv基因位于pGX1404的右边.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马铃薯青枯菌19046为试验材料,应用单因素试验法优化SRAP—PCR反应体系,得出重复性好、带型清晰、稳定性强的最佳反应体系:总体积为10μL,50.g/μL模板DNA0.6μ、10μmol/L引物0.8μL、TapDNA聚合酶1.0U、10mol/L、dNTPs1.0μL.该反应体系可用于青枯菌遗传多样性、基因定位与克隆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桑青枯病是一种土传性细菌病害,从广东省桑园发生青枯病的桑树根部分离得到1株病原菌G12-9;经鉴定确定该菌为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该病原菌在TZC固体培养基上呈圆形及不规则圆形,菌落中央呈现淡红色,革兰氏染色成阴性。对G12-9分离株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序列测定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桑青枯菌G12-9内切葡聚糖酶属于糖基水解酶家族12。青枯菌最重要的致病性分泌系统为Ⅱ、Ⅲ、Ⅳ型分泌系统,内切葡聚糖酶属于细菌Ⅱ型分泌系统,内切葡聚糖酶对于青枯菌的定植及寄主植物的致病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明确该酶在糖基水解酶家族的分类地位对桑青枯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用频率为40kHz,功率为250W的超声波处理野生型番茄强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F.1.3 010703 01,结果表明:在5、10和20min的处理出现3.24%~5.54%的抑制率,而在15和25min的处理出现-1.04%~-2.82%的抑制率;强致病力菌株的弱化指数在0.4461~0.5376之间,强致病力菌株所占的比例在95.83%~96.14%之间;超声波处理不同时间的菌株回接番茄组培苗,回接发病率皆为100%;处理组与对照之间无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处理菌株保持着强致病力菌株的特性.作为一种机械能量形式,超声波对番茄青枯雷尔氏菌F.1.3 010703 01的生长和致病力都没有影响.作为一种物理致弱因子,超声波对青枯雷尔氏菌无致弱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青枯雷尔氏菌致病力的番茄组培苗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番茄组培苗为材料 ,用剪叶法、灌根法接种不同浓度的青枯雷尔氏菌 ,观察组培苗的发病率 ,尝试建立青枯病菌致病力的组培苗鉴定方法。结果表明 ,接种青枯病菌 4d后 ,即有组培苗出现青枯病症状 ;在试验的浓度范围内 (8.0× 1 0 6- 5.2× 1 0 9cfu/ ml) ,青枯病菌浓度的不同对病程的潜伏期有一定影响 ,浓度越低潜伏期越长 ,但对发病率影响不明显 ,接种后 8d,除了浓度为 8.0× 1 0 6cfu/ ml的青枯病菌灌根法处理外 ,其它处理组组培苗的发病率都达到 1 0 0 % ;剪叶法接种青枯病菌 ,潜伏期比灌根法的长 ,但潜伏期之后的病症发展速度比灌根法的快。此外 ,还对将组培苗用于青枯病菌致病力鉴定的优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的防治方法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的防治方法与防治进展以及微生物防治的作用机理,并对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的防治提出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微生物防治等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克隆、表达了青枯雷尔氏菌GMI1000菌株中编码龙胆酸1,2-双加氧酶的基因, 并通过亲和层析对该酶进行了纯化, SDS-PAGE结果表明该酶亚基约为38kDa.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30℃和7.5.该酶的Km为56μmol/L,pI为4.6~4.8.纯化后的龙胆酸1,2-双加氧高度不稳定:4℃下放置72h即失去85%的酶活. 甘油和β-巯基乙醇可稳定该酶酶活,在添加10%(体积比)甘油至酶液(50mmol/L, pH 7.3的磷酸盐缓冲液保存)后,-20℃保藏2周后均能检出明显的酶活.0.1~1mmol/L Fe2 可以激活或者稳定该酶的酶活.Na ,K ,Mg2 和Ca2 (分别为1~2mmol/L)对该酶的酶活无明显的影响.Mn2 ,Zn2 和Fe3 的添加量超过2mmol/L时,酶活急剧下降.1mmol/L的Cu2 即使该酶失去酶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