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0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葛根和葛藤中几种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了葛根和葛藤中葛根素、大豆甙元和芦丁含量.以碳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电极电位为0.90V(vs.SCE),在50mmol/L硼酸盐缓冲液(pH9.0)中,使用长40cm熔融石英毛细管,当分离电压为9kV,上述三组分在12min内完全分离.葛根素、大豆甙元和芦丁浓度与电泳峰电流分别在2.5×10-6~1.0×10-3,1.0×10-6~1.0×10-3和5.0×10-6~1.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检出限(S/N=3)分别为3.4×10-7,2.4×10-7和5.1×10-7mol/L.7次测定葛根素、大豆甙元和芦丁的混合标准溶液,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71%,2.47%和4.21%.  相似文献   
82.
四种植物不同溶剂浸提液对黄芪根腐病致病菌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黄芩、苦豆子、苦参和洋葱四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用蒸馏水、70%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四种不同溶剂进行提取。通过对菌落生长实验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的测定,筛选出对黄芪根腐病两种主要致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四种植物不同溶剂提取液。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抑菌效果不同,同一种植物的不同溶剂提取液抑菌效果也不同。在所选择的四种植物中,苦参的丙酮浸提液对根腐病两种主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比较显著,在质量浓度为200 g/L时的抑菌率分别为61.2%,31.2%,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均为6.25 g/L,且它对腐皮镰孢菌抑制的EC50仅为99.3 g/L。苦参的70%乙醇浸提液对尖镰孢菌的抑制效果也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83.
采用红外辅助蒸馏-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萃取干白芷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了其成分,与传统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比较,该方法具有萃取时间短、萃取效率高的优点,可用于干中草药挥发油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84.
葛根总黄酮微波辅助萃取技术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对葛根渣进行微波辅助处理,考察微波作用对葛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试验中以总黄酮的提取量为考察对象,重点以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和浸泡次数等单因素对葛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用微波中高火挡对葛根原料辅助萃取处理1min后,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浸提两次,得到的葛根总黄酮提取量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85.
马兜铃酸电喷雾质谱电离规律及其药材指纹图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MS)研究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在ESI正离子检测方式下的一级质谱电离规律和二级质谱的碎裂规律,并对马兜铃属植物关木通和青木香对照药材中马兜铃酸提取物进行了电喷雾质谱分析.根据马兜铃酸类物质各分子离子峰的二级质谱碎裂规律和分子量信息对药材提取物中各组分进行了初步认证,并对其中11种已知主要马兜铃酸以选择离子检测(SIM)模式制定了关木通和青木香对照药材马兜铃酸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实验结果表明,马兜铃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电喷雾质谱规律:一级质谱中,马兜铃酸类物质易形成二聚体与加合离子;失去-CO2碎片是马兜铃酸类物质二级质谱的共有特性.以选择离子检测(SIM)方式制定的关木通和青木香药材的电喷雾质谱指纹图谱,特征性强,图谱简单易于解释,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86.
采用定时取样 ,间断观察的方法 ,对耳萝卜螺胚胎发育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发现耳萝卜螺的胚胎发育过程分 7个时期 :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担轮幼虫期、面盘幼虫期、幼螺形成期和孵化期。对各期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并绘制了各期形态图 ,记录了各期发育所经历的时间  相似文献   
87.
不同产区板蓝根药材质量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河南、山东、黑龙江7个产地板蓝根进行质量比较,测定了水分、灰分、浸出物和(R, S)-告依春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区的板蓝根水分含量在8.86%~11.72%,陕西产地的含量最低;总灰分含量在3.55%~7.00%,山东产地的含量最低;酸不溶性灰分含量0.14%~0.62%,山东产地的含量最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在29.99%~43.71%,陕西产地的含量最高;HPLC含量测定结果显示(R, S) 告依春含量在0.444~1.042 mg/g,河南产地的含量最高。各产地的板蓝根药材的水分、灰分、浸出物和(R, S)-告依春含量均符合标准,实验结果对于农业生产和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8.
为研究葛根黄酮(RPF)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四氧嘧啶(ALX,220mg/kg)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RPF连续灌胃15d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糖、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取肝、肾脏制成10%匀浆测定其NO和NOS水平;观察胰腺病理学形态变化。结果显示RPF能降低ALX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血清和肝脏中NO和NOS。其降糖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肝脏的NO和NO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对不同水煮时间及同一锅水不同煮制次数对白芍中五种重金属Pb、Cd、As、Hg、Cu含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白芍中Pb、Cd、Cu的含量,采用原子荧光法测白芍中As、Hg的含量。结果:白芍中Pb、Cu的含量受水煮时间的影响较大,Cd、As、Hg含量受水煮时间的影响较小。白芍中Pb、Cd、Cu的含量受同一锅水不同煮制次数的影响较大,而As、Hg的含量受同一锅水不同煮制次数的影响较小。结论:应在达到水煮的要求前提下,尽量缩短水煮时间;在煮制过程中,尽量一锅水煮一次白芍就要换水。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黄芪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异黄酮成分"芒柄花素"对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BBB)的作用及抗神经炎症的效果.方法:大脑中动脉阻塞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伊文思蓝渗透实验计算BBB通透性,原位明胶酶谱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以及荧光定量PCR检测炎症因子mRNA表达.结果:芒柄花素可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和BBB通透性,降低MMP-9的表达、脑内MMPs活性并减少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IL-1β)等炎症因子的mRNA在缺血脑片上的表达.结论:芒柄花素具有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BBB通透性和抑制神经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