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47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21.
标记理论和蕴涵共性都是现代类型学中的重要概念,都具有跨语言研究的基础。基于类型学的新标记理论有别于经典的布拉格标记理论。类型学标记理论强调标记模式的“相对性”和“关联性”;布拉格标记理论采用的是二元模式和非关联的简单模式。关联标记模式与蕴涵共性具有内在联系,跨语言的标记模式一般可以用蕴含共性来表示,能对人类语言类型的变异范围做出限制。  相似文献   
522.
A cucumber ( Cucumis sativus L. ) molecular linkage map, including 79 random-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s (RAPD)and two genes , lb for lateral branch and f for female sex expression, is constructed from a cross between a line, S52, with weak lateral growing ability and staminate from Dabieshan Mountains area in China and another line, S06, with strong lateral growing ability and gynoecious from Europe. The map contains nine linkage groups and spans 1110.0 cM with an average distance of 13.7 cM between loci. The lb locus is located in a longer linkage group LG-2 and flanked by two markers, OP-Q5-1 and OP-M-2-2, at 9.3 cM and 15.9 cM, respectively. In the meantime, the RAPD loci, OP-Q5-2 and BC151, in a short linkage group were found to flank f at 13.7 cM and 13.4 cM,respectively. The construction of RAPD map has paved a way for further study of the genes for lateral branch, female sex expression and other agronomic traits in cucumber.  相似文献   
523.
褐沙蒿遗传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5个褐沙蒿(ArtemisiaintramongolicaH.C.Fu)种群的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个引物共扩增出283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有269个,多态位点百分率达95.1%.各种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较高,在84.1%~89.0%之间,除正镶白旗种群略高外,其他均比较接近.各种群间有一定的遗传分化,基因分化系数Gst=0.1204,表明87.96%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基因流N m=3.6524>1,说明褐沙蒿种群间存在着广泛的基因交流.聚类分析显示,褐沙蒿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24.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分类地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关于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和黄斑星天牛A.nobilis(Ganglbauer)的分类地位一直争议较大,为了区分和辩识这两个种是否为同一种,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天牛科2亚科7属11种昆虫(包括这两个近缘种)成虫的RAPD图谱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多次引物筛选试验,选择6种对多数天牛都能出带的引物(S4,S8,S22,S24,S105和S823)进行了RAPD扩增。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翅斑白色)和黄斑星天牛(翅斑黄色)及其过渡型(翅斑黄白相问)的谱带一致,同属一种。黄斑星天牛应订正为光肩星天牛的同物异名。因此,可在光肩星天牛这个种下根据翅斑颜色划分为三个型:白斑型(form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黄斑型(forma nobilis Ganglbauer)和黄白杂合型(forma mixturae Tang)。  相似文献   
525.
不同地区桐花树种群的分子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RAPD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对4个不同纬度桐花树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探讨,根据RAPD和ISSR数据计算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个种群桐花树遗传变异性低,4个纬度桐花树种群分为南北两个类群,海南和广西为1个类群,广东和福建为1个类群.利用Shannon's指数计算4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广西种群多样性指数最高,福建种群最低.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64%),小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种群间(36%).本文同时探讨了种群遗传保护和引种策略.  相似文献   
526.
核桃DNA的提取及RAPD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CTAB法和改进的CTAB法,从叶片中提取核桃基因组DNA,比较其分离效果,结果表明:改进的CTAB法可有效去除细胞内多糖和多酚等杂质对模板DNA的污染,并以此为模板进行RAPD反应,对RAPD反应程序中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试验,建立适合于核桃的RAPD-PCR反应体系,以进行该树种的分子标记研究。  相似文献   
527.
泡桐叶片DNA提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范国强  马新业 《河南科学》2003,21(2):172-175
以兰考泡桐组织培养苗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CTAB-Ⅰ、CTAB-Ⅱ、SDS-Ⅰ、SDS-Ⅱ四种方法提取叶片DNA,并对不同提取结果进行紫外分光光度、电泳、酶切、RAPD等方法的鉴定。结果表明,用四种方法提取的泡桐叶片DNA得率约为3.5-5.2μg/10mg,A260/A280约为1.7-1.8,A260/A230在2.0以上,分子量在23Kb以上,能够被EcoRⅠ、HindⅢ酶切,能够进行RAPD分析。综合考虑得率、纯度、质量等因素,以SDS-Ⅰ法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28.
唐菖蒲RAPD分析体系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 ,快速、有效地确定了适合唐菖蒲的最佳扩增条件 (包括对dNTP、引物、Mg2 、TaqDNA聚合酶等浓度的最佳组合 )。并通过试验确定了省时的RAPD—PCR反应程序。最终得到了一个较理想的唐菖蒲RAPD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529.
栉孔扇贝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栉孔扇贝不同地理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时 ,对RAPD反应中的模板浓度、引物浓度、dNTPs浓度、镁离子浓度等影响反应结果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栉孔扇贝RAPD实验室研究的最佳反应体系 :2 5 μl反应体系中 ,模板浓度为 2 5ng ,引物浓度为 2 5ng,dNTPs为 10 0 μM ,TaqDNA酶 1个单位 ,10×Buffer 2 5 μl,镁离子浓度 2mM .PCR循环参数为 :94℃预变性 5min ,然后 94℃变性 0 5min ,36℃退火 1min ,72℃延伸 1min ,共进行 45个循环 ,最后 72℃延伸 10min .  相似文献   
530.
RAPD tagging of a salt tolerant gene in ri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salt tolerant rice mutant was obtained through tissue culture. The inheritance of salt tolerance in F2 population of mutant crossed with its original variety under salt stress was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the ratio of salt tolerant: sensitive was about 3:1 suggesting that there was a major gene related to salt tolerance in the mutant. By RAPD analysis with 220 10-mer primers, the gene was tagged by a 1.0 kb DNA fragment named OPS12-10 which was located on chromosome 7. The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the major salt tolerant gene was 16.4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