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00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目的建立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方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PA),调查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的情况,为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直接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2009年分离的18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统计分析其临床分布;通过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进行抗菌谱分型;再采用PAPD基因分型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标本主要来自ICU、烧伤科、呼吸内科等。从痰液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占58.9%,其次伤口分泌物标本占18.9%、中段尿16.7%,其它类型标本占5.5%。抗菌谱分型分为5型。180株铜绿假单胞菌用RAPD分型共得178株,分型率98.9%(178/180),分为9种类型:Ⅰ~Ⅸ。结论RAPD分型技术对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分型率较高;同一抗菌谱型的基因型可能不同,同一基因型的抗菌谱也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72.
采用正交设计对甜菜的RAPD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应用L25(5^6)正交表,研究了Taq、Mg^2+、随机引物、dNTPs和DNA模板5种RAPD反应组分浓度变化对扩增结果的影响,并进行量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建立的甜菜RAPD-PCR优化反应体系为:25μL反应体系中含1×Buffer、1.0mmol/L Mg^2+、1U TaqDNA聚合酶、0.25mmol/L dNTPs、0.4μmol/L随机引物及25ng DNA模板.  相似文献   
73.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刺槐属(Robina)内5种植物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共选用22个10 bp随机引物扩增出212个DNA片段,进行种间遗传关系分析.片段大小在100~2 200 bp之间,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83条,多态率为86.3%;利用UPGMA进行遗传距离计算的结果表明,刺槐、毛刺槐和香花槐分属刺槐属的三个种,红花刺槐和龙槐是刺槐的变型.首次在DNA水平上证明香花槐为刺槐属的一个独立种,且与毛刺槐的亲缘关系较近.为刺槐属植物亲缘关系和系统分类建立了新的分子学证据.  相似文献   
74.
RAPD技术探讨几种家鸭与野鸭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RAPD技术分析我国常见家鸭品种(系)金定鸭(I、II、III系)、绍兴鸭、巢湖鸭、大余鸭、莆田黑鸭(I、II系)、连城白鸭、北京鸭,及引进品种番鸭和野鸭斑嘴鸭、绿头鸭基因组DNA的多态性.24个引物中,有19个共扩增出283条带,分子量约在400~2000bp之间,13个样品共有的条带数只有27条.根据扩增得到的RAPD图谱计算了不同样品间的遗传距离(D)和遗传相似系数.绿头鸭、斑嘴鸭与家鸭品种(系)间的遗传距离分别在0.2240~0.3092和0.2880~0.3735之间,方差分析表明两组数据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依据D值由UPGMA聚类分析软件绘制了它们的分子进化树.  相似文献   
75.
不同种群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的RAPD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RAPD技术对9个不同的灰飞虱地理种群的DNA多态性进行了研究。按Neighbor-joining聚类法构建了这9个种群灰飞虱的分子系统树。该系统树分为2簇,簇1包括我国北京、福建、海南、辽宁、四川、上海、云南地区的灰飞虱种群,簇2包括宁夏地区和日本东京地区的2个灰飞虱种群。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灰飞虱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其地理距离不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76.
葡萄抗霜霉病基因RAPD标记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WizardDNAClean upSystem纯化葡萄抗霜霉病基因RAPD遗传标记OPO 0 6 - 150 0片段 ,用T easyVector克隆RAPD标记 ,采用自动荧光DNA测序仪 (型号ABI 377DNASe quencer)测定了该DNA片段的核苷酸组成及其排列顺序 .来自中国野葡萄的RAPD标记OPO 0 6- 150 0从左右两端各测了 586bp和 4 52bp .对两端序列的酶切位点进行了分析 .根据两端序列可以设计专一PCR扩增引物作为合成抗霜霉病检测探针的基础 ,用于检测葡萄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霜霉病抗性 .  相似文献   
77.
9种芦荟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40个引物对中国芦蔡(Aloe vera var.chinese),鹿角芦荟(Aloe arborescens var.natalensis bgr.),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L.),木立芦荟(Aloe arborescens),皂质芦荟(Aloe saponaria),Aloe hybrid 1,Aloe vera hybrid2,皮具刺芦荟(Aloe aculeata),朱旺纳芦荟(Aloe juvenna)等9种芦荟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其中18个引物的扩增结果具有非常明显的品系间多态性,将结果以Phylip软件包,由程序eighbor-Joining和UPGMA,分别构建聚类图,结果表明中国芦荟,Aloe vera hybrid1和皮具刺芦荟具有较近的亲缘,鹿角芦荟,木立芦荟和库拉索芦荟具有较近的亲缘,其中鹿角芦荟,木立芦荟的遗传距离特别近,可认为是同一品种的变种,由于形态上的一些分化而出现了不同的命名,皂质芦荟,Aloe vera hybrid2的亲缘关系接近,朱旺纳芦荟与各品种之间都保持着相当远的遗传距离,原因可能是该品种未广泛栽培,从而还保持着某些自己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78.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 ,对螽总科 1 0种昆虫的RAPD带型变异进行了分析 .带型显示出属、种间多态性明显 ,能够明显区分 .利用NU取得遗传距离与遗传一致性矩阵 ,并用UPGMA聚类法进行分析 ,取得了系统树  相似文献   
79.
疣蝗5个种群间遗传分化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在DNA分子水平上对疣蝗5个种群间的遗传差异进行了研究.在23个引物中有6个引物出现稳定的扩增带,扩增总带数为66条,其中53条具多态性,占80.3%,平均每个引物8.9条.利用Nei & Li相似系数和UPGMA聚类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用该法检测到的遗传差异从南向北是连续性梯度差异,因而建议所研究地区疣蝗是一个单型种.  相似文献   
80.
不同品种果蝇及其杂交后代的RAPD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果蝇近交系的建立,用RAPD技术研究了不同品种果蝇及其杂交后代的DNA多态性。结果表明:(1)近交作为一种育种方法,只要利用得当,得是大于害的,在畜禽育种的某些条件下还是可以采用的;(2)不同品种或系间有特异性的RAPD带;(3)在近交系与它们的杂交后代间的RAPD带中,多数带为正反交子代与双亲均相同或正反交子代与单亲共有的带,但有些带上亲代与子代间存在着擀和量的差异,在质的差异上出现双亲中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