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6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四首》是近代军旅诗的代表作,其诗批评了当时诗坛的靡靡之风,赞扬了陆游诗中描述从军之乐的豪情壮乐,同时借古抒怀,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但终不沉默的英雄气概。  相似文献   
2.
针对《红旗谱》的版本记载零乱,研究者各持一词的情况,进行了考证。指出由于受时代环境的影响,各修改本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物形象拔高倾向。通过各版本的对比分析,考定代表梁斌创作成就,彰显其小说艺术风格的还以初版本最佳。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的私撰明史著作中,何乔远所撰的《名山藏》是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一部。它不仅在体载上有所创新,而且在人物传记上独具特色,关注下层人物,弘扬高尚气节。  相似文献   
4.
梁实秋独特的戏剧思想就是在中国传统戏剧的基础上,通过融汇西方的古典戏剧思想而形成。其戏剧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戏剧的本质:模仿;戏剧的核心:剧本;戏剧的作用:净化;戏剧的批评:判断这四个方面。这些思想中潜存着丰富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5.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包含着极其丰富并具特色的农业发展思想。在其农业发展思想中,梁漱溟对中国农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分析了中国近代农业衰败甚至根本崩溃的原因,对中国农业发展的路向、路径、依托作出了设计、选择与安排。他的农业发展思想可能存在诸多的不足或失误,但对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事业有一定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小说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强调小说改造社会的作用。也正因为他过分地强调和夸大了这种社会功用使他的小说理论主张出现了无可避免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也体现在他自己的小说创作中。人物形象单薄,情节单一,概念化倾向严重,单纯地通过人物对话宣讲作者个人的思想和理论,极大地损害了小说的审美价值,也对五四以后新文学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郑樵的《尔雅注》是南宋雅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本文通过与前代雅学研究的历时比较,认为其《尔雅注》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他的名物训诂多得诸目验,大多真实可信;二是他敢于疑经惑古,驳正旧注多精当。然而,他的《尔雅注》却在后世湮没无闻,这种局面应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由于相传为孙曹交兵的赤壁古战场有诸种不同说法,苏轼并不确知"周郎赤壁"之所在,三国赤壁之战发生在今湖北蒲圻市的赤壁镇;"故垒"的处所历来注释家都未言明,实是苏轼在黄州城东的住所"东坡";"羽扇纶巾"所指,从史籍记载、三国故事形成与流传情况、诗词艺术创作等角度分析,应是诸葛亮.  相似文献   
9.
《水浒传》中的梁山英雄在官逼民反的情况下上演了一场忠奸之争 ,而斗争实质上表现为在替天行道的旗帜下的反贪运动。梁山好汉有力地打击了一批贪官污吏 ,奸佞小人。一场卓有成效的反贪运动却因招安以失败告终 ,显示了深刻的社会体制原因  相似文献   
10.
邓析的“两可说”历来被视为是诡辩。如果我们用博弈论为工具来分析“两可说”的最为著名的一个事例“赎尸博弈”,可以说明,“两可说”的建议完全符合博弈论理论要求,决非诡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