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研究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美人蕉与花叶美人蕉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西大学校园内,对美人蕉(C anna ind ica L.)和花叶美人蕉(C anna g lauca L.)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特性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曲线,1天中的最高峰出现在10:00左右,16:00左右出现第2个较小的峰。美人蕉的各项生理指标均高于花叶美人蕉,其中叶绿素含量和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分别是花叶美人蕉的2.67倍和1.78倍,而且,美人蕉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两者的蒸腾速率日平均值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62.
采用平板对峙法从黄瓜体内筛选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结果表明,黄瓜体内的细菌数量为2.9-25.6×103cfu· (g·FW)-1,其中,植株不同器官的内生细菌数量不同,以叶中的细菌数量最多,其次为花,最少的为果实;从所分离的细菌菌株中筛选到20株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不同程度拮抗作用的菌株;选择拮抗效果较好的10株菌株,用革兰氏染色、鞭毛染色、芽孢染色和生理生化测定等进行鉴定,发现其均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  相似文献   
63.
Brassica napus的花粉粒,在不同发育时期超微结构的特征如下:1)单胞花粉粒有一个球形的细胞核和明显的核仁,细胞质内出现液泡,缺少典型的淀粉粒。2)双胞花粉粒的营养核多为球形。生殖细胞纺锤形,无细胞壁,细胞核比例大,细胞质呈薄层,细胞器少。3)三胞花粉粒有一个裂片状的营养核和两个纺锤形的精细胞,精细胞无壁,以两层质膜与营养细胞的细胞质相隔。每个精细胞的一端有多条索状、弯曲的原生质外突。  相似文献   
64.
二元分类法在皱皮木瓜品种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皱皮木瓜是木瓜属植物中品种资源最为丰富,经济价值最高的种群.然而目前国内外对木瓜属植物"种"以下资源没有系统的分类、一致的定名;致使木瓜栽培生产中品种名称混杂.该文在多年调查研究基础上,采用"二元分类法"对皱皮木瓜资源进行系统分类,形成了1系、2类、6群、15型(含23个品种)的"2元4级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65.
检测了来自4个商场的20种海鱼,共120个样品,按3管MPN计数法每100 g鱼肉中李斯特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氏菌的平均值分别为396.72和214.78,平均出现率各为80.8%和43.3%,其中4月份的李斯特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氏菌数量远高于其它月份;按季节分,则各数值从大到小依次是春季、秋季、夏季和冬季;检测次数在3次以上的不同种类海鱼中都有李斯特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氏菌的检出,其数量和出现率与海鱼的种类密切相关,其中海鲶中的感染最严重;各个商场的海鱼都有李斯特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氏菌的检出;所分离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氏菌的血清型以1型和4型为主。  相似文献   
66.
紫菜腐霉侵染条斑紫菜叶状体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北方沿海条斑紫菜栽培海区发生的条斑紫菜赤腐病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病原菌紫菜腐霉(Pythium porphyrae)侵袭条斑紫菜叶状体的过程.紫菜腐霉的丝状菌丝侵袭并穿透紫菜细胞,导致细胞色素溶出,细胞萎缩,最后死亡.紫菜腐霉发育到一定阶段,在菌丝末端形成孢子囊,孢子囊成熟后,形成排放管,放出游孢子,游孢子可以再次侵袭紫菜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紫菜腐霉可以进行有性生殖,通过藏精器与藏卵器结合,形成卵孢子,卵孢子沉入海底,在条件适宜时可再次萌发.冷藏网上细胞同样可以被病原菌所感染,然而使用冷藏网可以阻止病害的蔓延,并能提高紫菜品质.  相似文献   
67.
基因枪法转化香蕉薄片外植体的参数优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果用香蕉(Musa spp.)的薄片外植体作为转化受体,通过对GUS基因瞬间表达的研究,找出了较适合的轰击条件和外植体培养条件,研究表明,高渗处理对转化的影响较大,轰击前后对体外植体进行高渗处理的瞬间表达率(14.11%)是对照(3.68%)的3.86倍。预防培养外植体转化的瞬间表达率(17.5%-42.11%)普遍高于没有预培养的外植体(12.20%),并以预培养6d为好。最适压力和射程分别  相似文献   
68.
Two new species of the commensal shrimp genus Periclimenaeus Borradaile, found in the waters of the Maldive Islands, Indian Ocean, are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P. tchesunovi sp. nov. is related to P. rastrifer Bruce. The former may be distinguished by its deeper rostrum, with dentition 6/1, the presence of supraorbital tubercles, and broad, spatulate fingers on the first pereiopods. P. zarenkovi sp. nov. closely resembles P. diplosomatis Bruce in the presence of minute denticulations on the dactylar cutting edge of the major second pereiopod, but differs from it by a deeper rostrum with 5 dorsal teeth, more robust chelae of the second pereiopods, and small dorsal telson spines.  相似文献   
69.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2012,46(45-46):2829-2843
A total of 200 soi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cotton fields of 10 different districts of the state of Tamil Nadu in India were evaluated for the presence of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 (EPN) belonging to Steinernematidae and Heterorhabditidae during 2008–2009. This survey detected the occurrence of EPN in arable lands through the use of a standard insect baiting bioassay technique. EPN were recovered from all 10 cotton growing districts with 27 positive sites (13.5%) ranging from irrigated to rain-fed cotton fields of varied soil types (sandy to clayey), soil pH (4.9–8.4),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0.11–1.25 dS/m) and organic matter content (0.21–3.8%). Both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tools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isolates. Among 27 positive samples, 20 samples yielded steinernematids (74%) and seven samples yielded heterorhabditids (26%). The Heterorhabditis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as 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The Steinernema included Steinernema carpocapsae, Steinernema siamkayai and Steinernema monticolum. Steinernema carpocapsae was the predominant species. The cropping patterns comprising cotton–vegetables had higher EPN prevalence (26%) than cotton–pulses (22%), cotton–banana (3.3%) and cotton–millets (2.8%). Steinernema carpocapsae was recovered from cotton–pulses, cotton–millets and cotton–vegetables cropping patterns, whereas H. bacteriophora was isolated from cotton–pulses, cotton–vegetables and cotton–banana cropping pattern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EPN are prevalent in the cotton fields of Tamil Nadu, India and could potentially be incorporated into biological control or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programmes.  相似文献   
70.
禾谷炭疽菌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PI-PLC)作为植物病原菌G蛋白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在对植物侵染、定殖、扩展等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禾谷炭疽菌侵染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引起炭疽病,给各国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基于酿酒酵母典型PI-PLC序列,利用Blastp以及关键词对禾谷炭疽菌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比对、搜索,以及通过SMART保守结构域分析,明确该菌存在7个典型的PI-PLC;同时,通过对上述氨基酸序列进行细胞信号肽、跨膜结构域以及二级结构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上述PI-PLC在蛋白质二级结构组成、信号肽等方面均具有一定差异,除Cg PLC1具有信号肽外,其他均不含有;7个PI-PLC中4个定位在细胞质中,其他则定位在细胞核、高尔基体上。此外,通过对禾谷炭疽菌中的7个PI-PLC与其他物种中的30个同源序列进行遗传关系比较分析,发现禾谷炭疽菌中的PI-PLC与C.higginsianum、C.fioriniae等炭疽菌属中的病菌具有较高的同源序列,较近的亲缘关系。该研究为深入开展禾谷炭疽菌PI-PLC定位、功能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展其他炭疽菌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