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13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PMoV2/PANI/TiO2为催化剂,在紫外灯辐射下,研究了模拟染料废水龙胆紫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反应,讨论了催化剂投加量、龙胆紫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酸度等对催化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L的龙胆紫溶液在紫外灯辐射下最佳的质量浓度为5 mg/L,催化剂用量为0.005 0 g,溶液酸度为pH=4;降解率达93.0%.  相似文献   
92.
油溶性无色结晶紫内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制备了N,N-二丁基苯胺(Ⅰ)、对二丁氨基苯甲醛(Ⅱ)和间二丁氨基苯甲酸甲酯(Ⅲ).在浓盐酸、二甲基亚砜和尿素混合溶液中反应,N,V-二丁基苯胺(Ⅰ)、对二丁氨基苯甲醛(Ⅱ)和间二丁氨基苯甲酸甲酯(Ⅲ)与尿素的摩尔比为1.1:1:1:1,氮气保护,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7h,可以实现油溶性丁基取代无色结晶紫内酯(LBCVL)的合成,收率为53%,纯度可达94.27%,产品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2℃.经溶解试验证实,所制备的丁基取代无色结晶紫内酯LBCVL具有优良的油溶性.  相似文献   
93.
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三苯甲烷碱性染料结晶紫在紫外有强烈吸收,它与·OH反应生成无色物质,使体系的吸光度降低.中药提取物可以清除溶液中的·OH,从而使溶液吸光度下降的程度降低.据此原理建立了一种测定中药对·OH清除率的新方法.确定了体系最佳实验条件为pH5.5,结晶紫浓度2.8×10-6mol·L-1,Fe2+浓度5×10-4mol·L-1,1%H2O2用量0.4mL,反应时间5min以上.测得天然银杏叶和其药剂舒血宁片清除·OH的效果,结果表明:(1)在0.6~3.6g L的浓度范围内,两者对羟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率;(2)浓度相同时,前者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4.
革兰氏染色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染色剂三苯甲烷特有的分子结构、三苯甲烷染色剂在不同pH溶液中有不同的电离状态,当pH>3.2溶液时它将电离为带一个正电荷的离子的特质;以及不同细菌细胞壁的物质组成差异,构成细胞壁特征性物质——肽聚糖分子组成和空间结构存在的差异,不同细菌酸式解离以及等电点的差异;由此引发染色剂与细菌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论述了革兰氏染色的原理。使该理论更加完善,对相应操作和结果分析更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
用电化学方式持续向TiO2/UV光催化体系中供给H2O2,以促进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以碱性品红为模型有机污染物,研究了其在电化学生成H2O2-TiO2/UV体系中的降解,研究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碱性品红降解最快,酸性其次,中性最慢;在5.0~10.0 mA.cm-2的范围内,碱性品红降解率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明显升高,而当电流密度进一步增大时碱性品红的降解率并没有明显的增强;溶液中PO43-、SO42-对碱性品红的降解有抑制作用,而C l-则会促进碱性品红降解;电化学生成H2O2-TiO2/UV对碱性品红的降解率和COD去除率分别高于单一的电化学生成H2O2氧化、TiO2/UV光催化氧化的降解率和COD去除率之和,这表明电化学生成H2O2、TiO2/UV在对碱性品红的降解和COD去除上存在协同效应;碱性品红的降解及COD去除均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其降解及COD去除的速率常数分别为3.109×10-2m in-1和1.033×10-2m in-1.  相似文献   
96.
本文运用相对论理论较详细地讨论了高速运动物体顔色的相对论效应──“紫移”与“红移”以及亮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7.
在聚乙烯醇的存在下,当pH值为5.5~6.5时,Co(皿)—亚硝基R盐—乙基紫在水溶液中可形成稳定的三元缔合物。其λ_(max)=52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2.30×10~5L/mol·cm。钴(Ⅲ)含量在0~0.2μg/mL范围内吸光度遵从比尔定律,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选择性。方法用于合成样品中钴(Ⅲ)的测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8.
本文详细研究了对食品中微量锡的茜素紫光度法测定的可能性,对分析条件进行了选择,拟出最新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利用Sn~(4+)与茜素紫生成红色络合物,以正戊醇(或异戊醇)为萃取剂,试剂空白为参比,进行光度法测定是可行的。测定3~5件样品,在2~2.5hrs。即可完成。工作曲线相关系数(γ)为0.9996,回收率为97.5%。  相似文献   
99.
硫氰酸盐—结晶紫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吐温-80存在下,锌与琉氰酸盐、结晶紫生成兰绿色离子缔合物,可在水相分光光度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35×10~5L·mol~(-1)·cm~(-1),锌在0—9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应用于自来水和铝合金中微量锌的测定,简单、快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钛与邻苯二酚紫(PV)显色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在pH=3.2的苯二甲酸氢钾-盐酸缓冲溶液中,Ti(Ⅳ)与PV和CTMAB按照1:2:3的摩尔比形成绿色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730um,摩尔吸光系数为7.4×104L.mol(-1)·cm(-1),钛量在0.08~0.4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测限这0.02μg/mL.方法用于普碳钢和低合金钢中微量钛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