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5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篇 |
现状及发展 | 29篇 |
综合类 | 1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活性碳对红菜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德二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2):92-93
对五个红菜薹基因型的品种进行培养,研究活性碳对小孢子出胚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碳对SZ品种的红菜薹胚状体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对BJ品种的红菜薹胚状体的发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2.
凡纳对虾体内ACP、AKP酶的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对凡纳对虾体内肝脏(L)、肌肉(M)、心脏(H)和复眼(E)等四种组织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进行了细胞化学定位,并与感染病毒的凡纳对虾四种组织中ACP、AKP的细胞化学定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健康的对虾体内,ACP依次出现在各组织中的溶酶体、细胞核、细胞内膜、线粒体、内质网以及肝脏组织中的部分脂滴周围及微绒毛中AKP依次出现在各组织中的细胞膜、细胞核、溶酶体、内质网以及肝脏组织中的脂滴周围及微绒毛中.感染病毒后,对虾体内组织细胞出现了明显的病理变化,各组织细胞内均出现大量的髓样小体;各组织中ACP,AKP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也发生了明显的规律性变化,表现为相应细胞器内ACP,AKP酶活性均减弱或消失,并在多数组织的细胞质中检测到ACP,AKP酶活性的高电子密度颗粒,且大量出现的髓样小体均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93.
文蛤抗癌活性多肽的生理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新鲜文蛤为材料,经有机溶剂萃取,分子筛凝胶层析,得到一种具有抗癌生物活性的文蛤多肽,SDS PAGE电泳测得该多肽的分子量约为18kD.用该多肽处理人胃腺癌细胞BGC 823,结果表明,当多肽浓度为10μg/mL,细胞生长的抑制率达到50%.此外,探讨了该活性多肽在体外对几种与肿瘤代谢相关的酶的效应,实验结果显示,该活性多肽能够激活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当其浓度为10μg/mL时,可以使这两种酶活力分别提高150%和93%;该活性多肽对酪氨酸酶则是起到了抑制的效应,测定导致酶活力下降50%所需的效应物浓度(IC50)为1.50μg/mL,其抑制类型为混合型抑制,其抑制常数KI和KIS分别为4.37mg/mL和6.09mg/mL. 相似文献
94.
EDTA对合浦珠母贝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为实验材料,从其外套膜中分离提取碱性磷酸酶(ALP),分别用不同浓度的EDTA不同时间处理ALP,发现随着EDTA浓度的增大,酶的活力指数下降至完全消失,可见酶分子在脱除金属辅基后,活力完全丧失,它是一种金属酶,对酶活性中心金属离子替换实验中。发现分别加入Mg^2 、Mn^2 、Co^2 、Zn^2 后,酶活力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而同时加入Mg^2 、Zn^2 ,可使酶活力恢复到92%. 相似文献
95.
紫甘蓝色素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热、光、酸碱性、金属离子、抗坏血酸、苯甲酸钠、蔗糖、葡萄糖等对紫甘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对光、热较稳定,而对酸碱不稳定,Cu2+、Mg2+、Zn2+糖和防腐剂对其稳定性无影响,而Se3+、Fe3+、Al3-能降低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96.
长毛对虾酸性磷酸酶的纯化与性质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分别从健康和患病长毛对虾(Penaeuspenicilatus)肌肉提取一种酸性磷酸酶(AC-Pae,EC.3.1.3.2.),进一步用硫酸铵分级分离,SephadexG-200柱纯化,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并于BeckmanDU-8B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为单一区带酶液。该酶紫外吸峰在280nm处,荧光激发峰在284nm处,发射峰在347nm处。酶的分子量为73000道尔顿,等电点为4.7酶水解对硝基苯磷酸二钠(PUPP)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40℃。健康虾与病虾酶的活化能分别为41.03kJ/mol·L和45.78kJ/mol·L,米多常数km值分别为0.80×10-4mol/L和1.43×10-4mol/L。重金属离子Cu2+,Hg2+,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乙二醇等对ACPase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7.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海水中分别添加氨氮(以NH4Cl作为氨氮源)0(C0组,对照组)、10(C10组)、20(C20组)、30(C30组)、40 mg/L(C40组),胁迫24,48,72,96 h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组织器官中腺苷三磷酸酶(ATPase)和磷酸酶比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拟穴青蟹鳃Na+-K+-ATPase比活力,C10组、C20组在胁迫24 h时随氨氮浓度升高而增大,胁迫48,72和96 h时则随氨氮浓度升高而下降(p<0.05),C30组、C40组则随胁迫时间延长一直下降;而C40组拟穴青蟹鳃Ca2+-Mg2+-ATPase比活力却随胁迫时间延长而升高.氨氮胁迫48,72和96 h,拟穴青蟹鳃和肝胰腺酸性磷酸酶(ACP)比活力显著下降(p<0.05);肌肉ACP比活力则随氨氮浓度升高和胁迫时间延长而显著下降(p<0.05);鳃和肝胰腺碱性磷酸酶(AKP)比活力随着氨氮浓度升高而下降(p<0.05);肌肉AKP比活力在氨氮胁迫24 h时随氨氮浓度升高而升高(p<0.05).可见,氨氮胁迫显著影响拟穴青蟹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98.
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黑人女作家的代表。她在其长篇小说《紫色》中着力描绘了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她们所拥有的创造性。揭露了黑人妇女的艰难处境和她们抗争的曲折历程。这一历程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对黑人妇女的理解和对其解放之路的探究。《紫色》中以塞莉为代表的一群黑人姐妹,通过写作、反抗、缝纫、歌唱、旅行等方式,寻找自我解放,尽情挥洒其创造天性,最终摆脱枷锁,成为有尊严有个性的自由女性。 相似文献
99.
为了探究体外表达的斜带石斑鱼生长激素基因重组蛋白在海水鱼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将其酵母表达基因重组蛋白上清液按照2,4,8 mg/kg的添加量喷涂饲料(分组记为G1、G2和G3),与空白对照(记为G0)共4组,每组设3个平行,进行斜带石斑鱼室内工厂化养殖试验。饲养期间,早中晚各投喂1次,每日测1次水质指标,经10周的饲养,结果如下:①生长性能方面,G2组斜带石斑鱼增质量率最高,为293.16%,显著高出G0组23.75%(p0.05),饲料系数最低,为1.14,G2组斜带石斑鱼在体长增长率以及均摄食量方面显著高于G0组(p0.05);②形态学及体成分方面,G2组全鱼粗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G0组(p0.05),鱼体肌肉中粗脂肪的含量显著低于G0组(p0.05);③血脂方面,G1、G2和G3组鱼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均低于G0组,且G1和G2组的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G0组(p0.05);④消化酶活性方面,试验组斜带石斑鱼的淀粉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G2组最高,显著高于G0组(p0.05);脂肪酶活性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⑤抗氧化指标方面,试验组斜带石斑鱼肌肉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G0组(p0.05);⑥磷酸酶活性方面,G2组鱼的磷酸酶活性最高,在肝脏中G2组鱼的磷酸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4 mg/kg的生长激素基因重组蛋白对于斜带石斑鱼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能提高饲料利用率;还可明显降低斜带石斑鱼的血脂水平,提高其消化能力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0.
为阐明水华过程藻群动态对水-泥界面磷素变化的影响,采集太湖梅梁湾水样和泥样,以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为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76 d),研究藻体增殖、悬浮与沉降过程水-泥界面不同形态磷素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APA)的变化。结果表明:衣藻快速增殖与悬浮导致水体pH与DO含量明显升高,总磷和无机磷浓度迅速降低,但底泥有机磷含量平均高出无藻处理1.5倍。此外,衣藻沉降期底泥水溶性磷含量明显降低,这是由于部分沉降在底泥表面的藻体继续存活并吸收利用了水溶性磷。上覆水APA在藻体大量沉降后平均高于增殖和悬浮期1~3倍。相比较而言,底泥APA在藻体快速增殖与悬浮期达到最高,此后,APA降低,但仍高于无藻处理2倍以上。因此,衣藻水华过程加速了水-泥界面磷素的释放,部分沉降至底泥表面的存活藻体吸收利用磷素进而增殖和再悬浮,这可能是富营养化水体水华反复和多次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