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7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31.
【目的】为获得可应用于酯类水解及合成的脂肪酶资源,本研究通过筛选分离得到能够水解长链脂肪酸酯的脂肪酶产生菌,克隆表达其脂肪酶基因并研究脂肪酶的酶学性质。【方法】从环境中筛选分离出可水解三硬脂酸甘油酯的菌株,利用16SrDNA对其进行分子鉴定,并扩增其脂肪酶基因和脂肪酶分子伴侣基因。以pET-22b(+)为表达载体,构建共表达重组质粒,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进行异源表达,并对重组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经16SrDNA鉴定该菌株为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通过PCR成功克隆到该菌的脂肪酶基因(lipPA-9A)和脂肪酶分子伴侣基因(lipPA-9B),并构建共表达重组质粒pET22b-lipPA-9A-9B,实现脂肪酶LIP-9A的活性表达。酶学性质研究表明LIP-9A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反应pH值为10.5,最适反应底物为对硝基苯酚辛酸酯(pNPO);同时,LIP-9A还可以催化醇和羧酸发生酯化反应产生酯类物质。【结论】LIP-9A在碱性条件下具有较高活力,且可以催化酯化反应,在洗涤行业和酯合成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2.
上海地区不同植物根际荧光假单胞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荧光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有开发作为生物农药的潜质.以分离自上海周边地区12种植物根际的104株荧光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表型分类,并采用16S—rDNARFLP和REP—PCR技术,系统地研究了荧光假单胞菌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6S—rDNARFLP酶切图谱聚类分析在85%相似性水平上,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9群;REP—PCR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在76%相似性水平上,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26群,说明上海地区的荧光假单胞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还显示出菌株间亲缘关系与其分离地和所在植物具有相关性,表明环境条件对荧光假单胞菌的发育和遗传分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3.
研究发现甘薯“闽抗330”的叶片组织粗提液对甘薯薯瘟病原细菌(Pseudomonas solanacoarum E.F.Smith)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而感病品种“新种花”则无明显的抑制效应.IEF分析结果表明,这种不同的作用与一种特异性的蛋白质有关,其等电点pH在6左右,这两种甘薯品种叶片组织的粗提液经薯瘟病原细菌(低毒菌)吸附后,“闽抗330”品种中的这条蛋白质带消失,而感病品种“新种花”本身就无这条蛋白带,表明品种对薯瘟病的抗病性与这一蛋白质有关。凝集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叶片粗提液均存在对兔红细胞的凝集活性。  相似文献   
134.
MALDI-TOF MS对草莓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黏质沙雷氏菌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 MS)在草莓微生物风险监测的应用价值,确定草莓的危害识别微生物及其特征,采用选择性培养方法对50份草莓样品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黏质沙雷氏菌进行分离,MALDI-TOF MS对分离微生物进行鉴定,应用SARAMIS Premium软件对这2种食物感梁性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图谱进行分析和加权修正。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在草莓中的检出率为18%,黏质沙雷氏菌检出率为20%,实验获得草莓中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完全拟合特征峰12组,标识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差异较大;获得草莓分离黏质沙雷氏菌完全拟合特征峰有8组,标识峰加权聚类分析结果可认定分离的2株黏质沙雷氏菌同源。MALDI-TOF MS方法可标识草莓分离微生物的蛋白质特异性特征,且对微生物的溯源及特异性分析有一定优势,表明其在农产品复杂微生物环境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5.
136.
540株铜绿假单胞菌12年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导致临床感染的54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年来54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结果: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明显高于门诊患者,且以重症病房(ICU)尤为显著;下呼吸道感染是主要的临床感染来源;中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重症患者为易被侵袭人群;铜绿假单胞菌对多数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且耐药性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条件致病菌,耐药性严重。治疗中应根据分离株耐药特点选择合理用药方案,避免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7.
为了获得能高效转化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的溶磷微生物,从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里的车前草根际土样中,根据溶磷圈的大小筛选出一株溶磷能力较强的细菌P2。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系统进化分析,确定菌株P2归属于台湾假单胞菌(Pseudomonas taiwanensis)。经条件优化后,菌株P2溶解磷酸三钙的最大溶磷量(以PO■计)可达到1267.89 mg/L,约为优化前的1.43倍。菌株P2对磷酸氢钙、羟基磷灰石、磷酸铝、磷酸铁和磷矿粉也有不同程度的溶解,溶磷量分别达到1752.58、1644.33、67.01、46.39、72.16 mg/L。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显示磷的溶出率与培养液中总有机酸浓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菌株P2可明显提高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具有良好的微生物肥料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8.
溴氰菊酯降解菌Pseudomonas sp.P1-1-B3产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降解酶对去除农药残留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从海洋沉积物中筛选到一株高产溴氰菊酯降解酶的菌株Pseudomonas sp.P1-1-B3,研究了碳源、氮源、pH值、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接种量及溴氰菊酯对菌株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菌产酶的最适条件为:以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m(蛋白胨):m(酵母浸膏)=2:1为氮源,pH 7.5,温度30℃,培养时间2 d,接种量3%,溴氰菊酯含量15μmol/L.在此条件下,菌株产酶的比活力最大为113.3 U/mg.该降解酶对溴氰菊酯的降解,在12 h内降解率达54.6%.  相似文献   
139.
藏药螃蟹甲提取物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藏药螃蟹甲干燥块根水、乙醇、乙醚提取物体外抗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方法:以琼脂稀释法测定螃蟹甲干燥块根水、乙醇、乙醚提取物对33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及标准菌株ATCC27853、25922、25923的MIC、MIC50及MIC90,并计算其累积抑菌率。结果:螃蟹甲干燥块根水、乙醇提取物对标准菌株ATCC27853、25922、25923的MIC分别为26.04mg/ml、52.08mg/ml、13.02mg/ml;62.5mg/ml、125mg/ml、62.5mg/ml;各浓度乙醚提取物平板上均有菌生。水、乙醇提取物对33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MIC50、及MIC90分别为52.08mg/ml、62.5mg/ml;104.17mg/ml、125mg/ml。结论:藏药螃蟹甲干燥块根水、乙醇提取物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明显抗菌作用;乙醚提取物无明显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0.
假单胞菌SH1菌株对苯甲酸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SH1菌株能以苯甲酸、邻羟基苯甲酸、间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苯乙酸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研究了温度、pH、Ca2 、Mg2 、氮源和碳源浓度以及微量元素对SH1菌株生长的影响.在优化培养条件下SH1菌株在48h内对上述5种化合物的降解率分别为95%、95%、95%、93%和87%.讨论了苯甲酸分子中取代基的位置和大小与生物降解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