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7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The insecticidal protein produced by 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is purified from the suspension of the bacterial culture. As an intact molecule, the protein acts on the foregut, midgut, hindgut, vasa Malpighii and fat body, and kills locusts. The disinsection rates of feeding and injection are 63.3% and 65.7%, respectively. After 24h to 48h, it is observed that all these tissues and cells show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varying degrees, and so did the host cellular organs of these cells, such as cytoblast, mitochondria, endoplasmic reticulum and ribosome. Particularly, the changes of the mitochondria are much more serious than those of others. Detection of oxygen electrode shows the efficiency of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and the ATP synthesis decreases, while the activity of mitochondrial ATPase is almost not affected. That means the energy utilization of locusts is in gear, but the shortage of the supplying of energy results in their death. This research forms the substantial basis for controlling locusts.  相似文献   
103.
以油菜菌核病菌为供试病原菌,探讨11种金属离子对荧光假单胞菌P13的生长及拮抗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均对P13的生物量以及抗生素的合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对照相比,金属离子在0.002mol/L的浓度下,Ag^+,Cr^3+,Ni^+能强烈抑制该菌的生长;Ca^2+,Ti^3+,Fe^3+有微弱的促生作用;Al^3+能强烈抑制P13抗生素的合成,Ca^2+和Fe^3+则明显促进抗生素的合成.在不同浓度的Ca^2+和Fe^3+下,0.003mol/L的Ca^2+促进P13的相对效价提高到267%.0.003mol/L的Ca^2+与0.001mol/L Fe^3+共同使用时P13的效价增加到291%,说明Ca^2+和Fe^3+对P13抗真菌素合成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用全DNA转化法构建多功能石油降解菌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嗜蜡的不动杆菌4-1 作为受体菌,经溶菌酶破壁后,用嗜胶的假单胞菌Z17 的全DNA 转化,经再生后用只含高胶油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转化子不动杆菌ZH20.破壁及再生的最佳条件为:溶菌酶浓度1.5m g/m L,37℃水浴保温40m in,破壁率为93.8% ,再生率达到30.2% ;转化条件为:30% PEG6000,50m m ol/LCaCl2 ,于37℃保温20m in.ZH20 具有嗜高胶油和高蜡油的双重性状,50℃条件下使高胶油粘度降低22.2% ,使高蜡油的凝固点降低2.5℃,且保持了受体菌的耐热和耐盐性能.液蜡培养基连续传代10 次,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05.
对纯化得到的假单孢菌PKE117的胞外木素过氧化物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其最适pH为5.0,最适温度为30℃,以藜芦醇为底物,在25℃,pH3.0的琥珀酸钠缓冲液中与底物反应时的Km值为(0.277±0.0008)mmol/L,vmax为(0.049±0.001)mmol.mg-1protein.min-1。根据LiP已知保守序列设计引物,提取质粒,扩增得到一条199bp的DNA片段lip1和一条563bp的DNA片段lip2,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与已报道的白腐真菌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同源性不是很高。核苷酸翻译后的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发现,LiP1与Pycnoporus sanguineus的漆酶的同源性达到100%,与Mycobacteriumbovis的木素过氧化物酶的同源性达到80%;LiP2与Arabidopsis thaliana的过氧化物酶同源性达到100%,与Hordeumvulgare的过氧化物酶1同源性为75%。  相似文献   
106.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中的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对植物病原体具有潜在的拮抗作用,同时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能力.阐述了荧光假单胞菌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潜力.荧光假单胞菌可以通过产生生长素,增强土壤中磷、钾的可用性,促进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及产生谷胱甘肽、ACC脱氨酶等形式促进植物的生长.通过产抗生素(吩嗪、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藤黄绿脓菌素、硝吡咯菌素)、拮抗线虫等方式帮助植物体抵抗病虫害的侵袭.除此之外,荧光假单胞菌所具有的定殖与产铁载体能力在植物的促生与抗病方面皆发挥着重要作用.荧光假单胞菌在农业生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7.
    
《科学通报(英文版)》1991,36(4):339-339
  相似文献   
108.
通过纯培养和模拟实验研究一株铜绿假单胞菌JM1对磷酸钙的溶解特征及其对底泥中Pb的固定化作用. 结果表明: 菌株JM1对磷酸钙和磷酸铝均具有溶解作用, 96 h内释放的溶解性正磷酸盐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40.63,92.73 mg/L, 培养液pH值分别下降至464,512, 菌株JM1还可以利用卵磷脂进行生长但不释放磷酸根离子; 菌株JM1使灭菌底泥与不灭菌底泥中固定化Pb的质量比分别增加至14.02,11.83 mg/kg, 即菌株JM1对底泥中的Pb具有较强的固定能力.  相似文献   
109.
假单胞菌S-7菌株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糖脂和脂肽表面活性物质,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236mg/L,可以将水的表面张力由72mN/m降到29.7mN/m,油水界面张力由30mN/m降到1.3mN/m。发酵液在不同的温度、pH和矿化度条件下,具有稳定的表面活性。发酵液可以乳化原油,使原油的粘度降低86.95%。研究表明,表面活性物质是S-7菌株在微生物采油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0.
红罗非鱼\"突眼病\"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患“突眼病”的红罗非鱼眼球中分离出RT -E980 1菌 ,经人工感染试验确认为致病菌 .该菌大小为 (0 .6~ 1.0 ) μm× (1.3~ 2 .8) μm ,短杆状 ,单个、成对或链状 ,端生 3~ 4根鞭毛 ,革兰氏染色阴性 ,无芽孢 ,氧化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试验阳性 ,MR、VP、H2 S反应阴性 ,能在SS、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 ,认为该菌系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种类 .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氟哌酸、环丙沙星、氟嗪酸、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等敏感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