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3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83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益首次从军时间地点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纠正了长期以来人们对李益首次从军时间和地点的错误认识,认为其首次从军时间应在大历九年至大历十二年间,而非建中初;地点在凤翔节度使李抱玉军中,而非邠宁节度使韩游瑰、凤翔节度使邢君牙或渭北节度使臧希让军中.  相似文献   
92.
【目的】尾叶樱桃[Cerasus dielsiana (Schneid.) Yu et Li]为中国特有分布野生樱属植物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杂交选育出适合中国栽培的樱花新品种有重要意义。【方法】樱花新品种‘胭脂绯’选自于福建省武平县大禾镇帽布村的尾叶樱桃变异植株,2016—2018年春季嫁接无性繁殖苗木100株。【结果】‘胭脂绯’为选育出的樱花新品种,具有花瓣开展、花色艳丽、花径大、花量多而密集,树形开张的特点,通过观察对比,嫁接苗性状表现一致、稳定。【结论】‘胭脂绯’为观赏价值高的樱花品种之一,在园林和景观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3.
有理系数多项式,或等价地说,整系数多项式的可约性判别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Eisenstein定理只解决了一类多项式的中约性判别方法,本文所给出的定理类似于Eisenstein定理,它可解决一些Eisenstein定理不适用的多项式的可约性判别问题。dir  相似文献   
94.
对于正整数n,设pn是第n个素数。本文证明了:不等式(√pn-logpn+1)/(√pn+1+logpn)≥(√3-log5)/(√5-log3)对于任何正整数n都成立。  相似文献   
95.
文章以兵器为切入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解析板斧与李逵的异质同构.一、板斧与李逵的契合性;二、从板斧的工具性、板斧下的四类阴魂透视出板斧把李逵人格的价值取向定性为维护梁山事业;三、亦物亦神的板斧.  相似文献   
96.
孙犁 1940年代下半期的“抗战小说”别具一种丰足的阴柔妩媚的幽美。这种幽美多情的作品是否“真实记录”了中国北方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神圣战争”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关键在于弄清向孙犁要求何种意义上的“真实” ?从“真实性”的角度追问孙犁“抗日小说”的价值 ,本无可厚非 ,但这种追问如果忘记了孙犁的生活道路和创作环境 ,便容易成为无的放矢。  相似文献   
97.
98.
本文把微商理论中著名的Herstein定理扩充到分配生成素near-环上。主要结果是下面的定理:设N是2-担自由的d、g素near-环,d1和d2是N的两个非零微商,I是N的非零理想,d1(I)真包含于I或d2(I)真包含于I,若对任意的x、y∈1 d1(x)d2(y)=d2(y)d1(x)则N必为可换环。  相似文献   
99.
从宋代义利之辩谈起,叙述叶适对朱熹“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批评。兼及南宋温州商业社会产生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的功利学说和重商思想,永嘉学派的功利学说及其重商思想对温州社会的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李涉的《井栏砂宿遇夜客》,是历代《唐代文学史》、《隋唐五代小说史》.以及《唐诗纪事》、《唐才子侍》、《唐诗鉴赏词典》等诸多图书乐于收录、鉴赏的一首名诗佳作。但长期以来,对它的写作时间、事发地点、诗赠对象姓名,以及传承因缘和传承中形成的某些差异,缺乏钩沉、解析和考证。文章在广泛搜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历朝收录此诗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发掘、考证、排比,使这些问题逐一廓清,正本清源,以增强此诗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