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51.
为克隆和筛选肝癌特异表达基因.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对肝癌及癌旁组织进行消减杂交,产物PCR扩增后,进行克隆.共得到1820个克隆,1776个克隆有100~800bp的插入片断,阳性率达98%,说明人肝癌组织特异表达cDNA消减文库构建成功,同时我们对cDNA克隆进行测序,证明这些克隆的功能是和肝癌的发生高度相关的.抑制消减杂交是克隆特异表达基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52.
将克隆在不同质粒上的thaumatin基因的两个片段连接起来,连接产物克隆到质粒pUC18上.测序结果表明,连接产物是一个完整的thaumatin cDNA基因.将此基因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构建了一个新的转化植物的表达载体-pBIl21-tha.  相似文献   
453.
结合PCR扩增快速筛选鉴定重组质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如何方便快捷筛选鉴定阳性克隆(重组质粒),本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简便快筛选鉴定阳性克隆的方法,用和Triton裂解液裂解菌落,离心后上清作为模板,再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2h就可以得出结果,本方法具有节约省时,重复性好,结果直观,准确等优点,这为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实验室快速筛选阳性克隆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454.
应用RT-PCR方法从人子宫内膜组织总RNA扩增出hLIF的全长基因,然后将其克隆至pcDNA3上,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LIF.利用脂质体介导将这一表达载体导入COS-7细胞和CHO-K1细胞,分别获得了hLIF的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为进一步进行hLIF生物学功能研究和hLIF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高表达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5.
杨树根际固氮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3个不同地点的21个杨树无性系及半同胞家系根系和根际的不同部位分离到151个菌株具有固氮酶活性,其中固氮酶活性高于100nmol/(瓶.h)(还原乙炔的量)的菌株有8个。杨树不同无性系及半同胞家系根际固氮细菌的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有差异。对固氮活性最高的5力株(125、3、71、74和134号)进行了初下鉴定,3号和71号菌株均属贝杰林克菌属(Beijerinckia),74号菌株属德克斯氏菌属  相似文献   
456.
多峰值函数优化的改进克隆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Castro提出的CLONALG算法在优化多峰值函数时存在峰值搜索能力弱、最优解易退化、收敛效率低等问题的根源,提出了一种基于记忆库小生境自适应克隆选择算法(MNACSA)。该算法首先采用小生境机制将种群分成若干类、分别从每个类中选出最优个体组成新种群;其次建立记忆库和自适应的高频变异率、且在库中引入最佳抗体抑制操作。对算法进行了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可以防止优秀个体退化、自动调节种群个体数目、提高优化效率、增强多峰搜索能力。  相似文献   
457.
应用RAPD和同工酶遗传标记鉴别彭泽鲫中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同工酶检测技术检测分析了18尾彭泽鲫,从样品鳍条提取基因组DNA,水平式淀粉凝胶电泳法检测同工酶,结果显示,肝脏GPI、肌肉GPI和肝脏EST3种同工酶均有变异出现,3种同工酶组合后可将实验鱼划分为遗传组成各不相同的8种克隆,6种引物PCR扩增的RAPD电泳图谱与同工酶的划分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58.
U6启动子是构建CRISPR/Cas9体系中驱动sgRNA转录的重要元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从华金6号金银花中克隆到3种U6启动子,并分别构建5个不同长度的启动子驱动GUS的植物融合表达载体。以CaMV35S作为阳性对照实验,农杆菌作为阴性对照实验,采用农杆菌瞬时转化法对烟草原生质体进行转染,GUS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原生质体的染色数量和效率。根据染色结果,成功筛选出Chr01 U6-F1这一高效转录的启动子,为后期开展金银花的基因编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9.
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杯果木属(Angophora)和伞房属(Corymbia)树种统称桉树,引入我国已有130余年的历史,是重要的工业用材林树种。我国桉树遗传育种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种子园建设和70年代后期的种源试验,一些技术显著促进了其进程,主要有:①早期的种子园技术促进了无性繁殖困难树种的有性扩繁;②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扦插和组织培养技术推动了优良无性系选育与应用;③20世纪90年代末分子标记技术开启了我国桉树分子育种研究的新纪元;④21世纪初转基因技术为品种创制提供了崭新的手段;⑤刚尝试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桉树育种策略和种质资源是其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已对一些树种制定了育种策略和育种计划,兼顾纯种内轮回选择和杂种无性系的选育,主要经济性状包括材积生长、木材密度、抗病虫和抗风等;累计已收集了近200个树种3 000余个家系的种质资源。我国桉树遗传育种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主要包括:①几个主要树种的轮回选择和世代改良,仅尾叶桉(E. urophylla)进入了第3个世代;②杂交育种的成效显著,培育了目前仍主栽的DH32-29和DH33-27等优良杂种无性系;③无性系育种结合无性繁殖技术(尤其是组织培养)的研发,极大地推动了无性系林业的发展;④开发了多种分子标记,包括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标记,并基于分子标记利用连锁作图和关联分析的方法,在尾叶桉等6个树种中检测了与生长、材性和/或抗逆等性状相关的基因组位点;⑤已对逆境响应、激素和木材形成等相关的功能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分析,一些功能基因显示了较好的育种应用潜力;⑥已优化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并尝试了基因组编辑的可行性。但是,我国桉树遗传育种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复杂性和高质量基因组/泛基因组的缺乏,种质资源流失,新无性系缺乏,尚待从头克隆和鉴定具有育种价值的优异基因,基因组选择实用性有待探索,遗传转化率需进一步提高等。桉树遗传育种研究对促进我国林业生产的意义是显著的,将有望在高世代改良、种质资源的长期评价、杂种优势的机制与利用、基因组选择的有效应用和转基因与基因组编辑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