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91篇
  免费   2042篇
  国内免费   3502篇
系统科学   4089篇
丛书文集   1361篇
教育与普及   1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4篇
现状及发展   546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44053篇
自然研究   27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21篇
  2022年   863篇
  2021年   968篇
  2020年   918篇
  2019年   715篇
  2018年   603篇
  2017年   817篇
  2016年   957篇
  2015年   1428篇
  2014年   1592篇
  2013年   1454篇
  2012年   2651篇
  2011年   2781篇
  2010年   2226篇
  2009年   2256篇
  2008年   2313篇
  2007年   3506篇
  2006年   3336篇
  2005年   3007篇
  2004年   2724篇
  2003年   2253篇
  2002年   1781篇
  2001年   1543篇
  2000年   1417篇
  1999年   1267篇
  1998年   858篇
  1997年   844篇
  1996年   768篇
  1995年   642篇
  1994年   589篇
  1993年   531篇
  1992年   467篇
  1991年   467篇
  1990年   377篇
  1989年   354篇
  1988年   291篇
  1987年   178篇
  1986年   100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1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详细介绍了双光头同步控制原理.对采集的伺服模块聚焦误差跟踪信号及共焦模块读写光头的聚焦线圈驱动信号进行了频域分析,并以此两路信号作为系统输入输出,分别对三种参数模型进行参数优化.根据3种模型的频率响应及阶跃响应,选择双光头同步控制过程的参数模型为[450]阶的ARX模型.实测曲线与模型仿真结果符合度(fit)为78.0259%.  相似文献   
72.
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氧化沟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当今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氧化沟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主要包括Carrousel氧化沟、Orbal氧化沟、交替式氧化沟以及一体化氧化沟。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从理论上详细叙述了高分辨率谱估计技术MUSIC和Minimum-Norm算法的机理,给出并比较了它们的空域谱平坦度、3dB谱宽度和谱峰值随信噪比的变化情况.文章对工程设计人员加深理解、选择算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4.
以乙酸四氢呋喃甲酯为原料,通过自由基氯化反应,合成双脱氧核苷类抗艾滋病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化合物5—0—乙酰基—2.3—双脱氧—D.L—吹喃戊糖基氯.对于此种不稳定的中间体化合物,用~1HNMR跟踪监测反应物的方法,研究了改变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摩尔比对反应产物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反应条件,使其收率从10%提高到50%左右.  相似文献   
75.
C~3I系统理论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C~3I系统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与现状,讨论了该系统的建模、效能分析以及影响理论研究的几个因素,并对未来C~3I系统理论的主要问题、难点以及解决手段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6.
用同工酶和栅栏现象鉴定香菇菌株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7.
测定了单斜ZrO_2纳米材料在各种粒度下的付里叶变换红外光声光谱(FT—IR—PAS),发现随粒度的减小,大部分的谱线位置蓝移,而有些谱线的位置红移,同时在不同频段,有的强度增强,有的强度减弱甚至消失。研究了量子尺寸效应和介电限城效应对其光学特征的影响,对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进行了物理机制探讨  相似文献   
78.
选择了结晶性含氟树脂添加改性剂为树脂基体,与炭黑制居复合导电体系。通过这个对体系不同条件下PTC特性的研究,对其配方与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DSC等分析测试手段,对体系的各种开矿结构进行了研究,阐明了该导电复合体系的形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79.
利用UPS、XPS、AES、△φ和热脱附等方法,研究了室温、低分压下氯在Cu(100)面上的吸附行为以及它对氧共吸附的影响。氯解离化学吸附在铜表面上,其吸附过程包括初始快速吸附,然后缓慢增加至饱和两个步骤。吸附引起铜表面轻微氧化,但表面没有重排,即使升温氯原子也没有进一步向下扩散,热脱附的唯一产物是氯原子。室温下,氯的预吸附降低甚至完全阻止了氧的接续吸附;而预吸附氧至饱和也不会阻碍氯的接续吸附,氯的接续吸附促使氧原子进入体相和铜原子向表层扩散。  相似文献   
80.
c ++起长浮点类的设计及π 的精确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利用C 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不受计算机位数和软件数据类型限制的,可以完成任意位数的浮点数存储,运算和输入输出的超长浮点类,并据此提出了基于级数的,对圆周率π和自然对数的底e精确到小数点后任意位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