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9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8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食用菌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抗氧化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nton 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DPPH(1,1-二苯基-2-苦基肼)还原法对平菇、金针菇、真姬菇和茶树菇的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平菇、金针菇、真姬菇和茶树菇子实体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7.12 %,9.24 %,8.96 %和7.68 %,菌丝体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8.32 %,11.33 %,10.54 %和9.75 %。平菇、真姬菇、金针菇、茶树菇子实体多糖和菌丝体多糖清除羟自由基(·OH)的能力大小顺序为:茶树菇>金针菇>真姬菇>平菇;清除超氧阴离子(O2-·)的能力大小顺序为:茶树菇>真姬菇>金针菇>平菇;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大小顺序为:茶树菇>真姬菇>金针菇>平菇。 结果表明,实验的4种食用菌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均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性能,且随着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大其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茶树菇多糖抗氧化性最强,菌丝体多糖的抗氧化性优于子实体多糖。  相似文献   
42.
四季樱草叶肉原生质体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四季樱草为材料,用国产纤维素酶一步法分离叶肉原生质体。用液体浅层静置培养的方法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基为B5基本培养基附加ZT0.5mg/L、2,4-D2mg/L和甘露醇0.65mol/L。细胞分裂旺盛,培养2天后观察到第一次细胞分裂,10天后形成小细胞团,15天左右添加一次新鲜的不含甘露醇的培养液,使渗透压减半。将形成直径为1-2毫米的小愈僵组织转到分化培养基上,再生成完整植株,而后将苗移栽到花盆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镀液组成、PH值、温度、时间、装载量对镀速及Ni—P合金中磷含量的影响。对化学镍镀波的循环利用作了系统的考察。结果表明:镀液再生后完全可以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44.
向日葵未成熟胚组织培养及再生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9B1、PR29、HA300、RHA265、RHA266、JK6、JK8、龙葵杂八种基因型向日葵为材料,对未成熟胚的萌动、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及再生苗的培养和移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授粉后10~12d的胚分化频率在MS 0.03mg/L,IAA 1.2mg/L 6-BA的培养基上最高,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45.
利用流动法微型反应器研究了不同固态物质(石英砂及Si—Al、Y—9、CRC—1催化裂化催化剂)在600~680℃反应温度范围内对CO氧化速率的影响。考察了CRC—1催化裂化剂的老化程度及污染金属(Fe、Cu、Ni、Na)对CO氧化反应速率的影响,为再生器模型的建立和生产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6.
本试验利用蜗牛酶和溶壁酶处理糙皮侧耳幼嫩菌丝,成功地分离出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数量为6.0×10~5~1.07×10~7个/ml;再生频率为1.38%,再生菌株出菇正常,生物学效率多在100%以上。  相似文献   
47.
本文提出一种在微机软件上实现18位地址磁带机与22位总线系统的联机技术,并研究了在一类 PDP-11宿主机上生成另一类具有不同型号主机和不同系统配置的PDP-11 目标系统的技术。利用这些技术对PDP-11/23和PDP-11/45两种系统进行了改造。实践证明,改造后的两个系统工作都很正常,实现了PDP-11/23磁带机的正常联机使用,并大大增加了其后备存贮容量。使 PDP-11/45的 CRT终端扩充到 9台,建立了PDP-11/45和 PDP-11/23机之间的正常通信渠道,共享软件资源。  相似文献   
48.
本文探索了用不可逆生化抑制剂(碘乙酸)抑制—亲株细胞某些酶活性的同时,利用两亲株细胞生理性差异作为啤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 anomala)原生质体融合选择性标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这一选择系统简便、可靠和适用。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率为1.48-2.25×10~8。经菌落形态比较,碳化合物的发酵和同化,DNA含量测定,酯酶型分析,细胞核染色和自然核分离实验,结果表明从选择性培养基上筛选到的菌株分为三种类型:84.4%异常汉逊酵母型:10.4%啤酒酵母型:5.2%是真正核融合子型。本文还讨论了三种类型菌株出现的机理。  相似文献   
49.
Zn~(2 )浓度与平菇菌丝体的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利用深层培养的平菇菌丝体进行富集、转化微量元素锌的过程中,不同浓度的锌离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并对各处理组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50ppm的Zn2 件浓度对菌丝体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20ppm的Zn2 浓度促进作用最为明显;100 ppm以上的Zn2 浓度对菌丝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0.
以袋栽凤尾菇的废弃料为原料,利用废料中含有的营养物,以废弃料75%,鹿粪20%,石膏1%,生石灰1%,过磷酸钙2%,糖1%的配方栽培凤尾菇,菌丝生长速度、出菇情况与棉籽壳栽培凤尾菇进行对照,均超过棉籽壳栽培凤尾菇的生长速度,生物效率达91 1%.可作为节约成本栽培食用菌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