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19篇
自然研究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对大悟县18年生的人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林设置样方,应用树干重(W.)=0.9815(D~2H)~(0.4759);枝条重(W_(br))=0.9852(D~2H)~(0.2525),叶重(W_i)=0.9825(D~2H)~(0.1532)和根系重(w_r)=0.9747(D~2H)~(0.1829)幂函数方程,分别估算出树干、枝条、叶和根的干重。马尾松总生物量为92.51t/ha,树干、枝条、叶和根器官的干重分别占59.68%、17.89%、10.62%和11.8%。采用直接收割法获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总干重为5.6t/ha。人工马尾松林总生物量为98.11t/ha。  相似文献   
32.
内吸杀菌剂根系打浆防治松针褐斑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松或火炬松1年生苗,用一定浓度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泥浆根系打浆处理,然后定植于苗圃中。30~50天后接种松针褐斑病菌(Lecanosticta acicola),又经50天左右检查感病情况;或将处理苗定植于发病林地上,任其自然发病,每年检查感病情况,共2~3年。所有杀菌剂处理浓度,在短期或1年内均可显著降低松针褐斑病的侵染,当年松苗感病程度与杀菌剂处理浓度没有明显相关性。但第2年或第3年,松苗感病程度随时间而增加,且与杀菌剂处理浓度呈明显负相关。结果表明,松苗定植前用含有效成分3%~5%多菌灵或含有效成分5%~10%甲基托布津泥浆处理根部,可在2~3年内有效地防止松针褐斑病的侵染。  相似文献   
33.
对在南京地区的马尾松49个种源试验9年生林分遭受-15℃低温后的冻害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耐寒性(冻害)变异极显著。种源冻害表现出从西南向东北逐步减轻;同纬度自西向东明显减轻的倾群地理变异模式。影响冻害的地理、气候因子主要有经度(负相关)、一月均温(正相关)和海拔高度(负相关)。冻害程度与高、径生长呈正相关,与冠幅、开花指数呈负相关。通过典范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将49个种源按冻害地理变异分成3个类群。  相似文献   
34.
本文对喜玛拉雅白皮松种子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胚乳和胚中脂肪含量高达57.57%和31.84%,且均可检测出6种脂肪酸;两种组织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4.15%和23.09%,其水解物均可检测出20种氨基酸;胚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糖,而淀粉较少。  相似文献   
35.
云南松的种群遗传与进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从种群遗传学的角度研究了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的遗传体制,种群内的多态现象,种群的遗传结构,演化潜力,生态小种和地理小种以及共交种等问题,得出的若干结论如下:(1)种内存在巨大的遗传变异,如在自然 群中表明的,几乎所有可见的形态性状都具有多态现象,这种巨大的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进化的一个必要条件。(2)自然种群中,大多数个体的基因型很多座位都是杂合的,它们常表现出杂种优势,并且也可能表明增强了生理上发育上的体内平衡。(3)由于种群大,而且又分割成许多相对独立的亚群,各种进化要素都有能同时起作用,并已分化出生态种和地理小种,(4)云南松具有拟态种子,其起源和适应意义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6.
本文在划分群落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石屏县牛达林区天然云南松中幼年林林木生物量和蓄积量与林木结构、林木密度、单纯林和阔叶树混交林以及与生境因子(海拔、土壤水分、坡向和坡度等因子)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云南松林的生产力指标。试图探索云南松林木高生物量的林分特征及其生境条件,为云南松营林造林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马尾松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成熟合子胚为起始材料,经过0.1%升汞溶液7~9min消毒后,接种于WPM培养基上,在温度26℃,光照强度2 000~3 000 lx,光照时间16 h/d的条件下培养得到无菌苗.采用无菌苗的各器官作为外植体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条件的研究,结果显示,以幼茎为外植体,在含GD 6-BA 4.0 mg.L-1 NAA 0.10 mg.L-1 0.3%~0.4%活性碳(CA) 500 mg.L-1水解酪蛋白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到93%.  相似文献   
38.
Host tree unsuitability recognized by pine shoot beetles in fligh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mmary In spring, the landing rate of flying European pine shoot beetles,Tomicus piniperda L., on injured Scots pine diminishes as colonization continues. This is due to olfactory cues that indicate progressive host degradation. Verbenone was shown to play a role in the beetle's recognition of this unsuitability of a formerly suitable host, since the compound was increasingly released from colonized tree sections as they aged, but not from uninfested sections. Also, the release of verbenone at natural rates in the forest inhibited the attraction of beetles to host monoterpenes.  相似文献   
39.
改进的硫酸盐蒸煮浆比常规硫酸盐浆有较好的漂白性,在相同的漂白工艺条件下,改进的硫酸盐蒸煮浆比常规硫酸盐浆所用的化学药品少而成浆白度高。用改良硫酸盐法制得的浆比常规硫酸盐法制得的浆易漂;用氧碱次氯酸钠漂白,蓝桉比例大的成浆白度高,比例少的白度较差,且氧碱次氯酸钠漂白比常规次氯酸钠漂白成浆白度可提高2~3倍;过氧化物H2O2的漂白过程聚合度下降较少,很适合强煮弱漂的制浆工艺,成浆白度与次氯酸钠相差不大,但可减少污染。用蓝桉60%的混合材制的浆粕,进行纺丝验证试验,纺丝的各种性能好,能纺出质量较好的粘胶纤维。  相似文献   
40.
药用植物松塔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松科(Pinaceae)华山松(Pinu sarmandii Franch.)松塔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期寻找活性成分。方法:松塔的乙醇冷浸提取浸膏,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的萃取物。氯仿和正丁醇萃取物用正、反相色谱法,MCI、Pharm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和HPLC法分离,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结果:根据理化性质和利用NMR、ESI—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鉴定了其中的4个化合物:异海松烷(Ⅰ);Dehydroabietic acid(Ⅱ);β-谷甾醇(Ⅲ);β-胡萝卜苷(Ⅳ)。结论:其中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